刘玉文
前不久写了《〈旧唐书.天文志〉中的“碣石”》一文,有人提出为什么引用《旧唐书》,而不用《新唐书》。其原因是《旧唐书》的“星宿分野”的地域都配以“唐代州县”之名,唐代州县之名与现代地名比较接近,论述起来相对方便些。其实《新唐书》与《旧唐书》《天文志》的论述观点是一致的,并无任何矛盾之处。
现就《新唐书.天文志》中的“碣石”定位,加以辨析。
《新唐书.天文志》(一下简称《新唐志》)载:『贞观中,淳风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以唐之州县配焉。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河源自北纪之首,循雍州北徼,达华阴,而与地络相会,并行而东,至太行之曲,分而东流,与泾、谓、济渎相为表里,谓之“北河”。』
《新唐志》又载:『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为三齐,夹右碣石为北燕。』又载:『须女、虚、危,玄枵也。……其分野,自济北东逾济水,涉平阴,至于山庄,循岱岳众山之阴,东南及高密,又东尽莱夷之地,得汉北海、千乘、淄川,济南、济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古齐、纪、祝、淳于、莱、谭、寒及斟寻、有过、有鬲、蒲姑氏之国』。『尾、箕,析木津也。……(其分野)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汉河间、涿郡、广阳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古北燕、孤竹、无终、九夷之国。尾得云汉之末派,龟、鱼丽焉,当九河之下流,滨于渤碣,皆北纪之所穷也。』
通过《新唐志》的上述段落,就可明确:
(一)黄河至太行之曲分而东流,与泾、谓、济渎相为表里,谓之“北河”。“北河”之下流即“九河”。“碣石”在“九河故道之南”,起码是在“九河”最北一条支流之南。
(二) “玄枵分野” 包括汉代之淄川、济南、平原郡、渤海等郡,即古之齐、谭、有鬲、蒲姑氏之国”等地域。的北界是“渤海(郡)、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无棣县境属于汉之渤海郡,古之蒲姑氏之国。
(三)“析木分野”包括汉代之涿郡、广阳郡、辽西等郡,即古之北燕、孤竹、无终、九夷之国”等地域,其南界乃“当九河之下流,滨于渤碣”。今昌黎县境属于汉之辽西郡,古之北燕、孤竹国。
(四)“九河故道”、‘碣石,是“玄枵”与“析木”两分野的分界线。并且是“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为三齐,夹右碣石为北燕”。
很明显,“九河故道”和“碣石”是“三齐”和“北燕”的基本分界线。
《汉书.地理志》载:“燕地,尾、箕分野也,…..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及燕国的都城曾设在今易县、容城、霸州一带,其南还有长城等防御设施。所以,燕国领土的最南部当在北纬39º线之南。最北的控制区当在北纬40º线附近。
而今昌黎碣石的地理纬度为:北纬39º42´。如果以今昌黎碣石为基准来个“夹右碣石为北燕”(即“碣石之北为北燕”),请翻开地图看一下,岂不连北燕都城和“督亢”一带的大片土地给“夹”掉了吗? 北燕地盘所剩无几,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也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大相径庭。
因此,《新唐志》中的“碣石”,不可能是今昌黎碣石。尽管有人说“碣石与九河根本无关”,但通观《新唐志》的相关论述,此“碣石”恰恰就在“九河故道”附近,绝不远在五百里之外的昌黎。春秋战国时代齐燕比较稳定的疆界大体是“以河为境”,无棣碣石的地理纬度为北纬38º01´,接近北燕的南部疆界,与“南距岱山为三齐,夹右碣石为北燕”之文相合,也与苏秦所云“燕南有碣石之饶”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