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剑法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越过叫做青青的姑娘从白猿身上领悟的一套剑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要灭掉吴国,为了训练士兵,就在民间广征高手.有个女子来到军中,传了士兵一套剑法,传了以后,却不肯留下姓名。后来人们就以越女剑法来称呼这套剑法。
关于越女剑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
原文:
《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
“其时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人,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曰: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多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名)竹,竹枝上颉桥(向上劲挑),未堕地(‘未’应作‘末’,竹梢折而跌落),女即捷末(‘捷’应作‘接’,接住竹梢)。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五板之堕(‘堕’应作‘队’)高(‘高’是人名,高队长)习之教军士,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译文: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剑法之道,微妙而简易;剑法之意,幽远而精深。剑法的规律在于门户和阴阳,也就是守住自己的门户而设法打开对方的门户,放下外在的形式而直追内在的本质。
手搏的技术在于:精神的专注和身体的放松。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一旦得到战机就像猛虎扑羊一样迅猛出击。
调整好形态和气息,让其随着精神的调度而随心所欲,意到气到力到,一气呵成。
对方进攻我,就像追赶太阳一样,看似就要追到了,而实际上怎么也碰不到,永远遥不可及,就算对方有熊的力量,连碰也碰不到我,能奈我何。
又像逃跑中的兔子一样,不断变化着行进路线,对方不得不跟着时刻改变方向、控制和调整速度,就算对方有豹的速度也无法打到我。
我进攻对方,就像追魂索命一般,我的剑和对方的要害如影随形,不管对方逃到哪,怎么逃,也不管对方如何防守,如何抵挡,我的剑都刺在他的要害上。我的剑与对方的要害仿佛是光与影子的关系一般,只要光一出现,就如影随形,无处可逃。
呼吸的技巧、攻防的技巧,纵的、横的、顺的、逆的,都一概不问,只管绕开其锋芒,直追其要害。
如此剑法,出手不空回,剑剑索命。一人敌百,百人敌万。大王如果想试试,立刻就会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