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讲义(第十讲)

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21至22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和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用辩证法的思想,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做到“不争”,委屈求全。

 

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②。道之为物③,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⑥。窈兮冥兮⑦,其中有精⑧。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⑩,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注释】

①孔:大。容:样态。  ②从:依从,依顺。唯道是从:依顺于“道”。③物:在此指形象。  ④惚、恍:犹“仿佛”。  ⑤象:征兆之显现。  ⑥物:在此为品类、标记的意思。  ⑦窈:深远、幽深。冥:昏暗、不明。  ⑧精:最微小的原质。  ⑨信:信验、信实。  ⑩名:事物之间的区别。去:消除。  ⑾以阅众甫:以观察万物的起始。  ⑿以此:“此”,指道。

【译文】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纳万众的意识),

唯道是从(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道之为物(道作为未知世界的事物规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万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识深远冥灭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华)。

其精甚真(其精华的真实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这就是你确信无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从古至今),

其名不去(这种悟道的方法就没有失去过),

以说众甫(用它可以了解众生万物的规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

以此(就是用这种方法感悟的)。

大德的内容,就是一切按道的样子去做。道作为一种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来历没有形状。说它没有形状没有来历,这里面却也有一种形象;说它没有来历没有形状,这里面却也有一种实物;它既遥远又不分明,其中却有“精”。这个“精”实实在在,里面包含着信息。从过去到现在,“精”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据此可以了解万物的各个方面。我是怎么知道万物的情形的?就靠上面所说的这些。

【评析】

老子在本章阐明了“德”的含义,在老子看来,大道的本体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在宇宙里无形无象地运行,人都是从大道中运化、裂变出来。这样,每个人身上都有大道的成分,这些成分就是德。道与德是一回事。区别开来说,道的本体指的是宇宙存在的道,德的本体指的是人身上具有的道。换句话说就是,外在客观上的道就是道,人身上的道就是德,这个“德”现代人称做道德。可见,悟道便是悟德,修道便是修德。道与德是紧相关联,不可分离的。任何德的显现,都是与道相联系的。用实相来解释道德,是恍惚的。在模糊中忽然似能看到它的景象;在忽然间又能模糊的感觉到它真实存在。在深奥幽静中能感觉到道德的精神。这种精神与道本性相同,这种精神让人崇奉。从古到今,道德这个名字一直在世间流传,因为道德是衡量众生行为的准则。我为什么能知道先人们的行为的对错,就是用道德来衡量的。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德是道真气在个体中聚集的显现。德的生成及表现,完全依据道的准则。有德必定有道,有道才能生德。道德之容貌,空空无物;道德是道性的显现。德性即道性,空虚混沌,无善无恶。"恍"是人们有限观念对无限事物观念的反映,"惚"是人的有限意念对无限创造意念的造意。简单讲‘恍惚’就是人们对可解释的、不可解释的现实事物的一种意念。

道德的体现和作用,模糊、混沌、迷离难于捉摸。在混沌模糊之中,好象有道的形象;在迷离瞬息之间又好象有很现实的事物存在。道深远曲折,深奥迷蒙,但其中有精(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生万物而不穷;其精浑朴纯真,确信其生化万物,"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种精神永不调敝,恒常不变。道德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道德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善行及其它举动,是人们追求道德的法门。学人应当以道的行为规范为准则,由善聚德,自然进入德行圆满、无善无恶的境界中,与道相合。

【学习札记】

上德表现唯道从,微妙精深似窈冥。大道恍惚不易辨,确有精信在其中。

道本无形似若存,实存不虚亦无声。从今溯古探其名,追求美德铸灵魂。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①曲:偏,部分。全:全面,全体。  ②枉:弯曲。  ③洼:低凹。  ④敝:衰败。新:更新。  ⑤得:在此为适时得宜之意。  ⑥惑:迷乱。  ⑦抱:守。一:少到极处。执一,即守此形变之始,也就是“守于中”。式:法式、法度。  ⑧见(xiàn):显露、炫耀。明:明显。  ⑨自是:炫示自己。彰:显著。⑩伐:积功。  ⑾矜:自夸。长(zhǎng):长进。  ⑿岂虚言哉:难道仅仅是一句空话吗?  ⒀归:本、宗旨。诚全而归之:要真正以此为宗旨。

【译文】

曲则全(弯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则直(大的弯曲则象是一条直线),

洼则盈(身置低洼处才会获得盈满),

敝则新(鄙弃旧观念才能推陈出新),

少则得(爱好越少越容易获得感悟),

多则惑(爱好越多反而会感到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所以圣人悟道会专一致志),

天下式(这样才能成为天下的榜样)。

不自见故明(不自持己见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负蛮干反能获得成功);

不自矜故长(不自认圣贤反能成为首领)。

夫唯不争(正因为你与世无争),

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反而没人与你相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古人所言“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怎么会是虚言呢)?

诚全而归之(诚信此道者天下将归属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圣人抱定不为人所知的态度而成为天下的典范。他不表现自己,因此十分显著;他不标榜自己,因此非常突出;他不夸耀自己,因此能有所成就;他不自负,因此成为领导。正因为他不去争什么,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他去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等的那些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实在是任何事物都在遵从这一规律。

【评析】

老子在这里告诫人们,要摒弃急功近利,只图眼前的喜好,准确把握事物间的依存关系。既看正面,又看负面;既得,又不得。遵循大道不争而得的法则,就能有大的收获。抱一不争,方能自善其身;谦虚谨慎,自然周全已身。能柔曲顺应(自然)就能自我成全,行为不合乎正道(自然)就不能弯曲,谦虚低下能自我充盈,事物有凋敝就有新生,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因此,圣人以道作为行为的楷模和处理天下复杂矛盾的法则。不执着于己见,所以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彰显道德;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德显要;不装腔作势,所以能图谋长远。正因为他与天下无争, 所以天下就不会(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古时候所说的"能柔曲顺应(自然)就能自我成全"的道理是空话吗?它是实实在在能使人保全而善终的。

 “曲则全”是道的规律。‘曲’是万事万物无为的对自然发展的迎合,是保全而善终的方法。“枉则直”,“枉”是违背事物自然的规律的有为的办法,是违背‘道’的理论的。枉就是人为的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直是人为的、暂时的、勉强的。人强以争直,结果反至于枉。所以圣人顺其枉而不逆,枉而求直,屈而忍之,顺而化之,故能固其全德。“洼则盈”,是说水性下流,凡是低洼的地方,最容易盈满。圣人心性以洼下自处,以谦虚为怀,不敢为天下先,不与天下争,就好比地之洼下一般,虽无心求盈满,但其洼下之德未尝不满。洼而能盈。“洼”即谦下之德,甘处人不愿处的卑下之位。正因为有处下不争之德,故天下人亦不能与之争。由此可知处下不争而得的道理。

    “弊则新”。“弊”者,指故旧的东西。有“弊”方能知新,有“弊”方知更新,温“弊”方能图新,修道(将自身的性与道合为一体)者修于内而不修于外,自处谦下,自受弊薄,不与人争新,而心境却常常自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圣人深知道德贵乎隐,所以常养于弊,使旧可以化而为新。

    “少则得”,人心险恶,莫过于贪,“少”就是简单、小、舍,得就是德。“少则得”,就是人的私心欲念与道德的对应关系。私心愈少,公心愈得,欲望愈少,德心愈得。圣抱元守一,少私寡欲,不使七情妄动,专心养性,不致五性失和。抱一之道既得,一贯之理时行。自取其少,得而反多。这种有形与无形的转化之理,是天道“佑谦”的法则,故曰“少则得(多)”反之‘多而惑’即是反理。财富愈多,痛苦越深。辩证法告诉人们:凡事凡物,凡名凡利,追求多者,必失于一,失一就是失道。故曰“多则惑”。圣人舍其多而守其一,舍其繁而就其简,舍其奢而就其朴,所以其理不惑,其事不乱。故圣人观万物之理,即一物之理。观万人之事,即一人之事。能化万为一,又有何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此句是总结上文六句,都是讲的抱一之道。老子说:自古以来,有道的圣人,必是“抱一为天下式”,巍然而不拔,固守道一的原则自处。“一”就是道,无极就是‘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万物,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世间万事万物虽千差万别,但皆是禀受道之一气,得天地‘阴阳’而生。“一”是混元无极大道。在人身即为一点虚灵不昧之光,在物则为自然之本性。圣人守一,乃知万事万理,所以成为天下人修身、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式。天下万物各具一理,同出一源。以一理推之,物物皆此理,事事无不通。圣人所抱者虽一,所应者却无穷。所以天下之人,不教而自一,天下之物,不齐而自一。这就是“抱一法式”之妙,也是万物“归一”之道。“抱一”就是修心。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云“明心”,道名“炼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修持虽各有小异,证果却无不同归。

    “不自见故明”,‘自见’是一种‘执者于自我’的表现。是被俗心蒙蔽了真性智慧,固执己见的行为,其所见既不全也不远,所知既不明也不彻,故而误人又害己。圣人因物观物,因事论事,穷其理,尽其性,上能察于天文,下能察于地理,中能参人事物。其中显隐之机,皆能洞然而见,这些都是圣人“不自见”的明见。故曰“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是说有谦虚美德的人,虚心处下,心地无云遮雾罩之蔽,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心常清明,其理不扬自彰。世间常人自己所认为的“是”,只是个人的偏见和认识,不合乎大道常理,能自欺己心,未必能信服于人,不易被人接受。圣人不以自是为是,而是因物性之是为是,因事理之是为是,因道德之是而是之,毫无半点主观痕迹,纯属天然之是。故合于道德,合于天理,其道理自会彰现于天下

    “不自伐故有功”,。“自伐”就是自我夸耀。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绝不自卖自夸,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肯定,其名不自彰而彰。夸功的目的在于求名,其功终不会有,别人也不肯附誉。凡自夸功者,必损心德。圣人不夸其功,将功归于大道,归于天下,所以天下人未有不归功于圣人者。

    “不自矜故长”。“自矜”就是傲慢,傲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不能长久。

   “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以上所说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四不”,都是在有“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到此句,只有去除“四不”;去除私心,才能做到“不争”。不争就是只知奉献,不求索取,慈悲爱人,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事物。一切为了天下,不计较得失。圣人心中无‘争’,也就与天下无争。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祸患、有痛苦,都是因为有欲望因此产生了‘争’的概念,只有去除自心与世间的‘争’,世间就没有什么与你‘争’。圣人与天地共一体,与万物同一心,大公无私,无欲无念,毫无个人半点私利,何争之有?所以天下人与万物,皆与圣人合其德、同其心、同其利。闻到圣人的声音,心悦诚服。沐浴在圣人的德光之下,倍感幸福。所以天下人没有与圣人争夺之心。天下百姓无论尊卑上下,无论贤与不肖,皆被圣人的不争之德所感化。人民明白了不争之理,故而人人谦让宽容,这便是“圣人抱一而成天下之道”。

    本章要旨,重在阐“一”之道。大道之生,生之于一,天下万物,起之于一,历数之始,始之于一。故“一”为万事之本始,万理之统宗。所以天地万事万物,纷纭交错,万象万异,莫不是出自一,莫不具有无极之性。圣人抱一之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争”,故能成全天地大业。

【学习札记】

委曲求全勤补拙,弱已饶人小自我。虚心谦逊柔亦韧,骄傲自大易受挫。

抱一不争无所夺,事业成就免蹉跎。自静自知增智慧,诚全归一与道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讲义  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讲义  讲义词条  《道德经》讲义词条  
国学

 君子慎独五则

 语出︽中庸︾︽大学︾君子慎独中庸《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展开)

国学

 論精神

論神曰天之神在日人之神在目光照万物舒畅四体眼明则神清眼昏则神浊清则贵浊则贱人有一分神一分衣禄十分神十分衣禄无神者不贫则夭眼有瞟视亦有近视二者聪明而贵有凶恶而贱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