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盘锦正心学堂的于跃。从今天 起,我与大家讲述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生平的经历是什么,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我们每个中国娃都应该知道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1.传说
在距离今天2567年前,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在鲁国陬邑,(今山东省的曲阜市东南处),伴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男婴出世了。
没错,这个娃娃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
根据以往中国历史的前例,但凡有伟人降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异相”出现。所谓的“异相”就是平时很难得见到的现象。
比如,据传: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的那天,有两条龙在院落的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
——梁太祖朱晃出生的那天夜里,他们家的房屋上面有红气升腾,乡人看见了,都惊慌地飞奔而来,喊着:"朱家失火了!"等跑到跟前,却发现屋舍俨然,并没有失火,而只是生了一个男娃。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的时候,赤光缭绕室内,异香一夜都没有散。赵匡胤身体呈金色,三天金色都没有消退。(这个应该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呃,可能比较严重。)
——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梦见神人捧着太阳授给她,因此受孕。赵光义出生的时候,赤光像火一样升腾,异香充满了街巷。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雨过天晴、霞光满天呀、什么百鸟朝贺呀、彩云相送呀......
凡此种种,创意非凡。
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孔老师——如此惊天伟地之才、千古第一人,这样的人物出生,怎么可能没有传说呢? 不可能嘛!
关于孔子出生的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叫做“龙生虎养鹰打扇”。
据传:孔子的母亲有一天夜间梦见了两条龙投入自己的怀抱,醒来后就发现怀了身孕——这叫“龙生”;
一朝怀胎,十月分娩,谁知孔子生了下来,长得太奇怪,父母都吓坏了。原来孔子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等,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父母就把孔子扔在野地里了。但是孔子被扔到野地里,立刻就有老虎跑过来保护他,谁也不敢伤害他,这就叫“虎养”;
天气太热,小孔子躺在野地里 身上冒汗,老鹰在天上看见了,就飞下来用自己的翅膀当扇子,给孔子扇风乘凉,这就是所谓的“鹰打扇”。
这个“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唉,真是很好奇这个传说的来源依据是什么,我们孔老师的长相虽然有点不符合时下的审美,可是也不至于丑到被爹妈嫌弃呀。依据古代“相法”,我们孔老师才是正经的“贵人相”哪!
不管怎么样,这个传说我们就姑且听一听。圣人嘛,总是不同凡响。
孔子出生的时候,头上凹顶,所以父母为他取名为“丘”。
还有一种说法,据传孔子出生前,他的父母曾经向尼丘神祈祷,希望能生下一名男孩。
所以当孔子降生后,为了感谢尼丘神,便为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丘,字仲尼。
2. 先祖
孔子: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关于“子”姓,是有来源的,这个要追溯到孔子的先祖。
孔子的先祖是殷商之后。
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纣王死后,他的儿子武庚以及殷商的遗民被封在朝歌,奉行商汤的祭祀。
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中非常可敬之处——继绝世,举废国。
由于殷商的先祖契曾经辅佐舜治理百姓,推行五行教化: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也让人们学会亲近他人,以诚善待人。因此,后人十分感念他的恩德。
圣王商汤,也是位令人尊敬的仁君。他曾经拯救百姓于水火,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盘庚迁殷、武丁求相......商代王室的传承中,圣主贤君们对百姓的仁慈与爱护有许多。这些有趣的故事 在我的下一部长篇《中国娃通读中国史》中都会讲到。
所以,我们不会轻易让任何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的、其先祖曾为人民做出许多贡献的家族轻易灭绝,而是要尽力延续他们的血脉传承——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仁慈。
至于我们所知的“斩草除根、赶尽杀绝,动不动就满门抄斩、株连九族,那是后世帝王为了他们的统治地位所做的坏事,那并不属于我们中国人真正的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永远是博爱、仁慈、有力量并生机勃勃的。
所以,就因为殷商历史上有几位圣主贤君们对百姓的仁慈与爱护有许多,也不应该让他们的后嗣断绝,以至于无人祭祀,那样他们就很可怜。
所以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依旧分封纣王的儿子
武庚与殷商的遗民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市区南部淇河边),让他们奉行商代先祖的祭祀。
不过武庚不甘心。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辅助幼主周成王。那周公的弟弟们也不甘心——凭什么一样是王叔,你姬旦就能做摄政王,我们兄弟就不行呢?所以,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武庚勾结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与霍叔一起造反,结果失败,武庚被杀;管叔被赐死,蔡叔流放。
即便如此,周公也没有断绝商朝的祭祀。他让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商后裔,让他建立宋国。
宋国都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并将殷商的部分遗民迁居到这里。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祠,继承商代文化。
我们讲几句“祭祀”,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传统。
古人祭祀天地、山川、神灵及先祖,其实是极有智慧的事情。
天地、山川、自然、生长万物与我们人类,并供给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阳光、空气、水、粮食、疏菜瓜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
逝去的先祖经历过许多挫折与困难,甚至灾难,才有我们的生命诞生。
这厚重的生养之恩,难道不应感念?
所以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祭祀传统,并非都像他人所认为的“落后的迷信”;更是真正善良感恩的心念。
中国人保存至今的“清明祭祖、祭先人”,便是这种文化的传承。
那么,
孔子的先祖是春秋时期的宋国王室,而宋国又商朝的后裔。所以,孔子是殷商之后。
当初宋国始封之君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衍继承了微子的爵位,被称为微仲。
微仲之后第四代宋国国君是宋熙公,生了两个儿子弗父何及鲋祀。
弗父何便是孔子的十世祖,他本有机会继承君位,却让位于自己的弟弟鲋祀,是为宋历公。
弗父何以及他的后人世世代代做宋国的卿(官名)。
弗父何生子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甫(一说正考父)。
这位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
正考甫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
据说正考甫家里有一个鼎(古人用来煮饭),鼎上面刻着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走路时避开道路中央,靠墙而行,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他是如此谦恭的人。
这一点很难得,一些修养不足的人,通常是得志便猖狂。即便不猖狂,也难免会沾沾自喜。只有人生真正有高度有智慧的人,才会成就越大便越谨慎、越懂得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有多重、越小心为人与处事。
有一个小故事:官员裁衣......
“及正考父(弗父何曾孙)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
“一命而偻lǚ,再命而伛yǔ,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zhān於是,粥於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史记.孔子世家》
到正考甫生了儿子孔父嘉,已经有五代,分出同族,所以后来有一支以“孔”作为姓氏的族亲。
也有一说“孔父”这个名号,是出生时君王所赐的号,所以子孙便以此作为姓氏。
3章. 诞生
孔子的七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官居大司马。
这个官位很高,大约相当于宋国国防部长,主管宋国军事。不过,他的下场并不好。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都是美女惹的祸。
孔父嘉的妻子是个大大的美女,当时宋国的太宰华督见孔父嘉的妻子“美而艳”,就想将她抢过来。于是华督设计将孔父嘉杀害,谋夺其妻。
华督将宋国国君宋殇公一并杀死,另立新君——宋庄公,宋国内乱。
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为躲避宋国的“华氏之祸”逃亡到了鲁国,定居下来。
孔防叔生了儿子伯夏,伯夏生子叔梁纥,这便是孔子的父亲。
叔梁纥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任鲁国陬邑大夫。是“鲁国三虎将”之一。在一次战斗中,他曾独自一人双手举起厚重的石门,掩护自己士兵撤退,他很受陬邑人的尊敬。
叔梁纥的原配施氏夫人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他的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孟皮,可惜这个孩子的脚有残疾,身体又不太健康。
叔梁纥很想要一个儿子,便向颜氏求婚,只是当时的他已经66岁了。
颜家有三个女儿,小女儿名叫徵在。
颜先生很敬重叔梁纥的为人,以及他对鲁国所做出的贡献,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不过要先做好女儿们的工作,听取她们的意见。
颜先生回家问他的三个女儿:“陬邑孔氏(叔梁纥)的父辈和祖辈虽只是士,可他们的祖先是圣王(商汤)的后裔。
现在求婚的叔梁纥是鲁国的英雄。当年偪阳之战,鲁军刚进去一半,悬门突然掉下,多亏叔梁纥大夫反应迅速,力大无穷将悬门抵住,直到鲁军完全撤退,方才放下悬门,这件事震惊诸侯各国,大家都知道了鲁国有叔梁纥这样的勇士。
前两年防邑大战,十万齐军团团包围了防邑城,防邑中臧纥绝望地准备自杀,增援的鲁军因为齐军强大的声势吓得不敢解围。
如果不是叔梁纥将军率三百士卒拼死救出臧纥,又突入城中奋力抵挡齐军,最后齐军只好退兵,如今防邑城早已沦为齐国土地,鲁国也将灭亡。陬大夫是世间大英雄,让人敬服啊。”
可是三个女儿站成一排,姿态恭敬,却没有一个人给出反应。
颜老先生又说,“现在,叔梁纥有九个女儿,虽然他有一子,但又有残疾,不能继嗣。
如今他托人准备聘我家女儿为妻,也是我颜家的光荣。
叔梁纥大夫,实在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年龄大了点,性格严肃一点,我看这都不算毛病。”
他问三个女儿:“你们三个谁愿意做叔梁纥大夫的妻子?””
大女儿与二女儿都没有说话,小女儿征在17岁,她见两位姐姐没有表态,便走上前说:“做孩子的应该听从父亲的安排。”
就这样,颜征在嫁给叔梁纥。
一年后的一天,东南方天上一对麒麟飞奔而至防邑(哈哈,另一个传说),叔梁家里一声男婴啼哭声如天籁一般动人。
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
“征在夜梦二苍龙,自天而下,固生夫子,有二神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之,天奏钧天之乐,列于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感生圣子……”
中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大乘至圣先师孔子诞生!
4章.葬母、飨士退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葬于防山。
母亲一个人将他养大,很不容易,受了许多苦。
孔子自小便是个非常好学的孩子,尤其对礼仪感兴趣。(他看到每到祭祀时......人人守礼,没有争吵、没有伤害、没有争夺、很和谐——和谐社会。孔子就觉得“礼”真是好呀,它让所有人幸福谦让、相互体贴宽恕,这实在是太棒了。)
所以,孔子小时候做游戏,经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时的礼仪动作。模拟礼官上香、献爵、奠酒、行礼的样子。
母亲见他如此,尽管当时家中没有什么钱,还是特意买给他一些礼器供他嬉戏,孔子爱惜这些器具如宝贝一样。
这里我又要说:每一个人才的背后,都一定有一位聪慧的妈妈或者爸爸,她会懂得顺应人性去教育孩子——惟有如此,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不停努力、进步、直至成功。
大概从那个时候起,对中国礼乐文化的关注 便在小孔子心底扎下了根基。
孔子就这样,在学习与玩耍中渐渐长大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很懂事,尽力帮助母亲分担家务,虽然生活清苦,却也不失快乐。
只是这样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在他17岁那年,操劳过度的母亲去世了。
母亲的离世令孔子非常伤心,再也没有人比母亲更爱他了。
周代有“合葬”的风俗,诗经上说:“死则同穴”。
孔子希望能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可是他不知道父亲的墓究竟在哪里。
这大概是因为那时的人们不墓祭。他们祭祀先人通常是在家中祭拜先人的神主(牌位)的。并且,古人埋葬先人的时候,“不树、不封、不堆土”,时间一久,便很难找到墓穴的具体位置。
孔子将母亲的灵柩暂时停放,从别人口中得知父亲的埋葬之处——据说是有一位同乡人曾经参加过叔梁纥的葬礼,还记得他父亲的埋葬之处,孔子请求他帮他找到父亲的墓地,然后才将母亲迁去防山与父亲同葬在一起。
还有另一种说法,孔子为什么不知道父亲的墓地呢?据说因为孔子的母亲只是他父亲的妾第二任妻子。而他的父亲是有原配夫人的,而孔子上面还有原配夫人生的九个姐姐。而这九姐妹和原配施夫人一直都不喜欢孔子和他的母亲,所以不让她参加丈夫的丧礼,所以孔母也就不知道孔父的墓地所在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孔母其实知道孔父的墓地,但是并不想与之合葬。
究竟真相是什么,我们现在难以断定。
总之,
少年孔子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自此孤身一人生活了,这一年,他19岁。
(也有一说孔子的哥哥孟皮与他住在一起,孔子一直在供养哥哥与姐姐们)。
孔子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我很难过的事情。至于少年时的孔子是否难过,我们就不知道了。
孔子要yāo dié绖,季氏飨xiǎng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史记.孔子世家》)
当时在鲁国,国君的权力被三家贵族所把持,分别是季孙氏、孟孙氏与叔孙氏。其中以季孙为首,其权力甚至大于国君。
这一天,季孙氏要宴请鲁国的所有士族子弟。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陬邑大夫,是“士”,所以孔子也具有“士”的身份,于是他去了。
可是还没进入季家,便被季家的一个家臣阻拦住。
这个家臣的名字叫阳虎,我们记下他的名字,后面还有他的出场。他与孔子也算颇有渊源,据传他们两个的长相还有些相似。
阳虎拦下孔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季氏宴请鲁国士子,可没请你呀!”
每读到“孔子由是退”,我便感到心酸。
那时候的孔子才不过十八、九岁,失去母亲,生活无着落。
他去季家,也许是抱着一分希望能够得到季家的常识。结果现实很残酷,给他迎头一击——他不得门而入。
年轻孔子是怎么“退”的呢?会失望、羞愧、悲愤吗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是:
之后不久,孔子为母亲服丧期满。他脱下丧服,独自去了宋国。
5章. 结婚生子为吏
孔子为母亲服丧期满,他脱下丧服,独自去了宋国。
我们之前讲过,宋国是孔子先祖所在的国家,并且是殷商文化的留传之处。
孔子曾经说过:“我曾经想研究学习夏朝的礼,所以去了杞国(杞国是夏朝的后裔)。可是因为年代久远,杞国所保留至今的资料习俗也有限,我已经无法全面验证夏礼了,我只得到了夏代的历书《夏时》。
我想学习殷商的礼,所以去了宋国,却也无法验证,我只得到他们的易书《坤乾》。《坤乾》中体现了事物变化的义理;《夏时》记载了四时运转的程序,我就据此来考察夏代与殷商时代的礼。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
在这一年,孔子结婚了。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中记载: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娶了宋国亓qí官氏的女儿为妻。一年后,孔子的儿子出生。
这是一件喜事,不只是因为孔子有了后代。
当时孔子已经回到鲁国,在儿子出生时,鲁国的国君鲁昭公送给孔子几条鲤鱼!
这可是很荣誉的事情,孔子得到国君的赏赐感到很荣耀,所以给儿子取名 鲤,字伯鱼。
(遗憾的是后来伯鱼活到五十岁,比孔子先去世。)
孔子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而字伯魚,魚年五十,先孔子卒. ——《孔子家语.本姓解》
国君赠鱼,无疑是对孔子学识与品行的认可。
之后不久,鲁国执政大夫之一的季氏,便来请孔子做他的家臣。只是给他的职位都很低微。
《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史记.孔子世家》
6章.办学
《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升为司空后不久就离开鲁国,他离开了鲁国(原因不详)。
他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后来鲁国又善待他,他就又返回了鲁国。
据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很高,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从十五岁便立志,要一生致力于学问,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期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
而30岁的孔子,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教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在孔子之前,我们古代的教育事业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尚书》中记载,在尧、舜之时,便开始教化人民,教他们互相亲爱尊敬、和睦相处、不犯罪恶、伤害他人......
《尚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
到了夏朝是奴隶制国家,那个时候,国家教育主要针对贵族战士,特别注重习射、培养武士,还有宗教教育以及人伦道德教育。
商朝时,根据我们已破译的甲骨卜辞来看,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对于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礼乐书数教育已经颇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商朝文化中对鬼神的推崇与信念深入人心。
到西周时,人们思想上从重视鬼神 逐渐转变为注重人文文化。
后人总结我们的先秦文化特点时说“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
孔子也说:周朝的文化,是在夏、商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如此丰富绚丽,我追随学习周的文化。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也正因为周朝对人文文化的重视,使得统治者更加注重人文教育,并将“受教育”的权力垄断在手。
庶人平民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设学施教,每一闾(25家)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500家)设有学校叫庠xiáng,每一遂设有学校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有大学。
新生每年都可入学,隔年考试一次。
第一年考察学生文章断句、分析经文义理并辨认他的学习志趣;
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敬师长,能否和学友和睦相处;
第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广学博览,亲敬师长;
第七年考察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和择友的眼光,称之为“小成”。
第九年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通达,临事不惑,不违背老师教诲,称之为“大成”。
学业大成,然后就足可以教化臣民,移风易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人心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纲要。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我们已经了解古人的智慧有多了不起,古代的学校教育也搞得有声有色。
不过在那个时代,“教育”是贵族阶级的特权,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
孔子办学,打破了这一现状。
有教无类。
孔子曾经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关于这句话,很多解释是:“凡是给我十条肉干做学费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
我一直对这句解释耿耿于怀,怎么也无法将肉干与孔子联系起来。
束,除了“捆”、“扎”之外,还有约束、控制、掌控的含义;
脩,除了“肉干”之外,还有“修正”之意。
所以,我更愿意将这句话理解为:
孔子说:凡是愿意约束自我、修正自我、努力求进步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
孔子的学生很多,并且很杂,做什么的都有。贵族子弟、没落之士甚至贩夫走卒.....
以至于在多年后,南郭惠子问子贡说:“你先生的弟子,人员怎么那样混杂呢?”
子贡说:“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况且,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啊。”
《荀子.法行》: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yǐn guā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是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第一人。因为他,使普通百姓可以开启智慧,使他们有了创造不一样人生的机会!
感谢孔夫子!
7章.学无常师 苌弘
孔子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
很多人都对此好奇。
卫国的大夫 公孙朝就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子贡说:“周文王、武王以及周公的大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世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 我们的老师哪里有不学的呢?任何人的长处智慧,老师都会向其学习,却并没有固定的哪位老师教导他老人家呀!”
《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没错,孔子就是这样,他观察并学习生活中的所有人和事物,取长补短,总能有所进益。所以他老人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曾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子,学官于郯tán子,问乐于苌cháng弘。”
此外,当他听说哪里有贤者、智者,便会立刻去向对方学习。
我们之前讲过,在母孝期满后,他去宋国考察殷商的礼仪文化。在《礼记》中也记载着他去杞国考察夏代文化。
这一次,他要去洛阳——周天子的王都。
“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cháng弘。”便是这一次游学的收获。
在孔子的弟子之中,有两位身份最高的:孟懿子与南宫敬叔。
他们是鲁国当权三大夫之一孟孙氏的公子,而孟懿子还是后来孟孙氏的家主,身份十分尊贵。
这一天,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向他学习。”
南宫敬叔回答说:“我遵从您的意愿。”
说实话,在当时的鲁国,孔子的这两位学生是世家子弟,恐怕比老师的地位还要高一些。
于是南宫敬叔就跑去见鲁国国君昭公,对他说:“我父亲临死之前曾嘱咐我说:‘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的先祖在宋国消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最初拥有了宋国,后来给了弟弟厉公。到了正考父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三次接受 任命,他一次比一次恭敬。因此他家鼎上刻的铭文说:“第一次接受任命,他弯着腰;第二次任命,他弯着身子;第三次任命,他俯下身子。他靠着墙根走,也没有人敢欺侮他。在这个鼎里煮稠粥,煮稀粥,用来糊口。”他的恭敬节俭就到了这种地步。’
鲁国大夫臧孙纥曾说:‘圣人的后代,如果不能执掌天下,那么必定有圣明的君主使他通达。孔子从小就喜好礼仪,他大概就是这个人吧。’
所以我父亲嘱咐我说:‘一定要拜孔子为师。’
现在孔子将要到周国去学习,观看周先王遗留的制度,考察礼乐所达到的高度,这是大事业啊!您何不提供车子资助他呢?我请求和他一起去。”
鲁昭公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说:“好吧。”于是送给孔子一辆车,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人侍候他。
就这样,南宫敬叔(也有一说陪同孔子的人不是南宫敬叔而另有其人)和孔子一起去了周国考察学习。
所谓的周国,便是当时东周的天子王都洛邑,大约在今天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
孔子到了周国,向苌弘询问乐的文化。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苌弘的故事:
苌弘,字叔,又称苌叔。是周天子的大臣刘文公 所属下的大夫。
苌弘学识渊博。《淮南子》是这样描述他的,“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
苌弘对周王室非常忠诚,公元前492年,晋国内乱,和当时的鲁国相似,晋国国政也由几家卿大夫把持着。
苌弘的上司刘文公与晋国范氏为世代姻亲,为达到削弱晋国实力、辅助周王室的目的,苌弘暗中为范氏出谋划策。结果范氏失败,晋卿赵鞅就以此为借口要征讨王室。
当时的天子周敬王是依靠晋国的支持,才登上王位的,他迫于压力,为息事宁人,讨好晋国,就下令杀了苌弘给赵鞅陪罪。
忠心耿耿的苌弘最终做了“替死鬼”。
据说,因为苌弘死得悲壮冤屈,使人们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于是,我们有了“碧血丹心”这个成语,后世常用“碧血丹心”来称颂为国捐躯的忠诚之士。这就是“苌弘化碧”的故事。
8章. 观周 慎言人铜像
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在周国考察,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古代祭祀先祖之处)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
《孔子家语》就有记载:
孔子观看明堂,看到四门的墙上有尧、舜、桀、纣的画像,画出了每个人善恶的容貌,并记载着关于国家兴亡告诫的话。
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成王背对着屏风面朝南 接受诸侯朝见的画像。
孔子走来走去地观看着,最后对跟从他的人说:“这就是周朝兴盛的原因啊。明亮的镜子可以照出形貌,古代的事情可以用来了解现在。任何一位君主不去努力沿着能使国家安定的路上走,而是忽视国家危亡的原因,对问题视而不见。这就好像一个人在倒着跑,却想追赶上前面的人一样,这难道不糊涂吗?”
原文《孔子家语.观周》 :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 斧扆yǐ 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
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孔子在周国观览,进入周太祖后稷的庙内。
庙堂右边台阶前有铜铸的人像,嘴被封了三层,铜像的背后还刻着铭文:
“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警戒啊!不要多言,多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后悔的事。不要以为话多不会有什么伤害,祸患是长远的;
不要以为话多没什么害处,祸患将是很大的;不要认为别人听不到,神在监视着你。
初起的火苗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怎么办?
涓涓细流不堵塞,终将汇集为江河;
长长的线不弄断,将有可能结成网;
细小的枝条不剪掉,将来就要用斧子砍。
如果能够做到事事谨慎,就是福的根源。
人的口能造成什么伤害?——是祸的大门。
强横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会遇到对手。
盗贼憎恨物主,民众怨恨长官。
君子知道天下的事不可事事争上,所以宁愿居下;
知道不可居于众人之先,所以宁愿在后。
温和谦恭谨慎修德,会使人仰慕;
守住柔弱保持卑下,没人能够超越。
人人都奔向那里,我独自守在这里;
人人都在变动,而我独自不移。
智慧藏在心里,不向别人炫耀技艺;
那么即使我地位尊贵高尚,人们也不会害我。
有谁能做到这样呢?
江海虽然处于下游,却能容纳百川,因为它地势低下。
上天不会亲近人,却能使人处在它的下面。
一定要以此为戒啊!”
孔子读完这篇铭文,回头对弟子说:“你们要记住啊!这些话实在而中肯,合情而可信。《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立身行事能够这样,哪还能因言语惹祸呢?”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jiān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ch;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sì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yōng,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zhá,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yú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xǐ。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zh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zhi4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