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学习《道德经》第20章;有关“老子哲学”的论文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独异于人,贵于食母。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等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①,唯之与阿②,相去几何?善之与恶③,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④,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⑤哉!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独泊⑨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⑩;儽儽兮若无所归⑾。众人皆有馀⑿,而我独若遗⒀。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⒁兮。俗人昭昭⒂,我独昏昏;俗人察察⒃,我独闷闷。澹⒄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⒅。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⒆。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⒇。
【注释】
①绝:摒弃。学:效法、模仿。忧:忧虑。 ②唯:应诺。阿:诃问。“唯”、“阿”在此含有卑贱与高贵的意思。 ③恶:丑陋。 ④畏:敬重。 ⑤未央:没有穷尽。 ⑥熙熙:喧闹纷杂、熙熙攘攘。 ⑦享:祭祀。太牢:牛、羊、猪三牲具备。 ⑧春登台:春天登台眺望,泛指春游。 ⑨泊:淡泊、恬静。未兆:没有迹象,在此形容无动于衷。 ⑩孩:婴儿笑。句意为好像还不会笑的婴儿。⑾儽儽(lěi):集聚、积累。归。终结、完结。 ⑿有余:在此意指占有财物。⒀遗:通“匮”,在此意指不占有财物。 ⒁沌沌:愚钝无知。 ⒂昭昭:明白。昏。糊涂。 ⒃察察:急躁。闷闷:淡漠不觉。 ⒄澹:混沌、朦胧。 ⒅飂:渺茫。止:限度、尽头。 ⒆顽:愚顽不灵。鄙:蔽固不通。 ⒇食(sì):养。母:根本。
【译文】
绝学无忧(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唯之与阿(应诺与呵斥),
相去几何(相差多少)?
美之与恶(真善美与假恶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里)?
人之所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
不可不畏(也畏惧人吗)?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悬而未决的道理)。
如享太牢(比如去参加盛大的祭祀活动),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临楼台远眺美景)。
我独泊兮其未兆(我们确淡泊恬静好象未开窍),
如婴儿之未孩(如婴儿刚出世还没有学会笑)。
儽儽兮(随风漂泊啊),
若无所归(仿佛找不到归宿)。
而我独若遗(而我们却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们这种愚人的心灵啊),
沌沌兮(多么象混沌无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独昏昏(惟独我们得道之士仿佛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独闷闷(惟独我们得道之士仿佛蒙在鼓里)。
澹兮其若海(沉静啊就像地平线上的大海),
飂兮若无止(却有着无法遏止的生命动力)。
而我独顽且鄙(惟独我们冥顽不化而且鄙陋寡闻)。
我独欲异于人(我们与众人不同的理由),
而贵食母(是因为推崇从道中得到养份)。
不去追随、效仿别人,就不至于左右为难。应诺与呵斥相差能有多少?善与恶相差又能有多少?别人所畏惧的我就不能不畏惧吗?荒唐啊,简直不着边际!
众人都兴高采烈,如同享用盛大的宴会,如同春日登台远眺。我却独自呆在一旁,没有作出任何行动的决定,就像还不会笑的婴儿。一脸倦容,好像不知该往哪里去。众人都有余裕,我却偏偏若有所失。我这一片愚人之心,实在是混混沌沌啊!一般人都那么明白,我却偏偏糊涂。一般人都那么精细,我却偏偏粗疏。平平静静,就像无边的大海;如同高空的西风,永远不停地吹向东方。众人都有指靠,而我却偏偏笨得像个乡下人。我偏偏与众不同,而看重“吃饭”的根本。
【评析】
这一章以抒情诗的笔触,说明个人修道的方法,描写得道的人与俗人的不同,可以看作是老子的自况。此章阐述淡泊名利,是老子的思想独白,也是其思想精华。
无知无识就没有忧虑。谦卑的应答与阿谀逢迎相差多少呢?善恶之别,这相差应该有多大呢?众人所认同的俗理,个人不能不认同,于是如此荒谬的思想言论将会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的流传和散播。众人的生活是那样的畅意乐陶,好像参加盛典;多么的兴高采烈,好像春游花间亭台。而只有我,淡泊明志,无动于衷,像婴儿一样细声,无知、疲惫、慵嫩,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宿。众人好像都得到了很多的满足等,而我却好像遗弃了很多。我愚人心智,混混沌沌。(大智若愚)。他人是那么明辨事理,我却糊里糊涂;它人是那样心思缜密,我却头脑简单。我的心胸恬静、安然、像大海 一样水波纡缓;我的举止洒脱、自如,像飘风一样,没有什么能让我停留。众人各有其能,而我却不被世人所理解,被世人所遗弃。我与世人大不相同,世人追求的是利益,而我追求的是"道"的精神。我就是所有悟道、向道潜心修道的人。
世上本来没有善恶的分别,人类有为地按照人类约定俗成的观念理所当然地把世界上好的现象称之为“善”,坏的现象称之为“恶”。所以,随欲念的膨胀,利益的熏心,为求利益的最大化,于是求知欲望上升。然而这些知识无非是为后天名利的工具而已。有了后天知识的普及,于是就有了美与丑,恶与善,上与下,尊与卑,正与反等的观念存在,甚至说话语气的不同,也要以分别心进行考究,这种后天远离大道的知识普及世间,从此世间人心不真,尔虞我诈,上下相欺,就远离了昌平大道的社会。因为众人所认同的俗理,个人不可能不认同,于是如此荒谬的思想言论将会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的流传和散播。
只有我(老子)。我深明“道”理,摆脱了世俗的困惑,远离了世俗的欲望,我与众不同,我天真无虑,言语随性坦诚;我追寻大道母亲,所以糊里糊涂,头脑简单。但我的心胸恬静、安然、像大海 一样水波纡缓;我的举止洒脱、自如,像飘风一样,没有什么能让我停留。众人各有其能,而我却不被世人所理解,被世人所遗弃。我与世人大不相同,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世人追求的是利益,而我追求的是“道”的精神。我就是所有悟道、向道、潜心修道的人。
原始人类,无知无识,道德具足,浑浑沦沦,无思无虑,无欲无求,随性而安。随物欲有始,人类繁衍,欲念经过代代相传,日积月累,原始道德不断离失,众人不免沦落为欲望深厚的俗人,追求道德的人反而成了俗世的异类。要知道人生在世无非是天地一团真气(道德)斡旋身中。无知无识就无美无丑,无恶无善,无上无下,无尊无卑,而与大道为一。民随天时而动,率性而行,故无忧无患。
这一章是《道德经》一书的重点,有很多被后人传颂的名言警句。这些警句作为一种思想,对后来的世道人心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种理论,则对国家的政治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作用。老子叙述了自已的行为方式,那就是甘守淡泊,追求精神的提升。
【学习札记】
唯诺呵斥相对比,美好丑恶何处异。盛宴春景众生乐,得道之人独若尼。
逐物忘道故多虑,守虚自静可无欺。万物之根源大道,逍遥自在莫贪利。
【论文赏析】
《老子》哲学: 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
千百年来,一部《老子》,不知倾倒了多少有识之士,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和王侯将相,下至文人墨客和山野村夫。
《老子》所阐释的内容囊括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双重宇宙,穿越时间隧道,将整个宇宙的变化玄机揽于手中,把乾坤旋转集于一掌之中,它自由地跨越了太极图的黑白两界,人们曾把它称为“包含无限玄机的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这是颇有道理的中肯评论。作为一部帝王之师的专著、一部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它不但是当政者案头的必备之书,更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
从政治、社会和人的思想境界而言,它不仅提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且也深入地研究了人的行为准则,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关联的高级思维模式和充满智慧的治国方略。它是一部关于调节生态世态心态各类关系,参透万物、人生变幻无限玄机的中国传统文化巨著。它深入分析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人类是依赖于诸多关系而存在的类存在。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有三种——即人与自然(生态)、人与人(世态)、身与心(心态),简称人类三态。目前,人类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类人文素质和思维方式的精神病态。当代人正逐步从现实文明困境的切肤之痛中觉醒,从而开始进行一场比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更为深刻的精神革命。
《老子》承袭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个华夏子孙或多或少都传承着中华精神的文化基因,这其中就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老子》元素。所以说,《老子》是炎黄子孙心灵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透视出中国世情的真实面貌,可以考量出一个人性格秉性、精神境界品位的高低、俗雅……而世界人民也可以借助《老子》这个彰显中华民族文明风采的窗口,认识中华民族——一个珍爱生命、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厌恶战争的伟大民族,了解中国天下为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大国风范,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和海纳百川、慈悲为怀、谦和待人的博大胸怀以及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老子学说具有非常抽象的理论概括性和具体操作的实践普适性,它既讲道,又讲术;既讲学,又讲技。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真理光芒,在社会、自然、人生、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医学、武术、音律、书法、围棋、饮食、养生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启蒙意义。再者,管子、孙子、孔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所谓诸子百家皆在《老子》所载王者之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子》不仅是国史第一书,也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发源地之一。
对于炎黄子孙来说,研读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老子》和其他中华文化元典,有助于了解、认识、继承、创新中华人文精神,促使炎黄子孙世代延续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脉。正如《周易·贲卦·彖辞》所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已化成天下。”中华人文大观文字性的源头活水,就在《老子》和其他中国文化元典之中,炎黄子孙可以从中寻找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乐苑,这也是世界范围特别是华人圈出现此起彼伏的易经热、孔子热、老子热、孙子热等文化思潮和精神文化启蒙运动的深层次原因。而从微观层次讲,倘能潜心研读《老子》之学,在其古朴简短的文字中领悟世间的道理,大可用以行世治国,小可用以养心修身,中不愧于公道良心——自然生而无憾,坦荡终生,无悔无怨。 作者:李俊岭 朱秋贤
老子哲学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的贡献
老子哲学的历史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老子的本体论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一元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老子之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论及世界本原时,尚处于多元本体论阶段。其中包括“八卦”说、“五行”说、“阴阳”说等。而老子创造出以“道”为万物本原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这就用哲学一元本体论代替了以往种种形式的多元本体论。由此,决定了中国古代两种互相对立的哲学路线的发展方向。老子之后,一些哲学家把“道”理解为“无”或“无有”,建构起中国哲学史上精神本体论的哲学路线。后来的宋明理学家所建构的理本体论,正属于此类;再后来又有一些哲学家把老子的“道”理解为“精气”、“元气”,由此而演生出中国哲学史上气一元论的哲学路线。从稷下道家的精气说,到黄老学者的元气说,再到宋明时期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所倡导的“气本论”学说,都属于此类。
第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学说,对中国和世界建立辩证思维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朴素辩证法大师,有着无比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上:一是强调“有无相生”,二是强调“反者道之动”,三是强调“大小多少”(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这三个命题的关键,是分别体现了“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等表达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这更是一个伟大创造,不仅中国历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辩证法成果同老子保存着渊源关系,而且世界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也同老子的辩证法颇有相似性。老子关于辩证法的三大理论创造,比黑格尔关于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论述,早问世两千三百余年。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哲学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三,老子以“知常”为标志的认知理论,对后世确立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影响至深。
老子所谓“知常”,即把握常道,用今天的话说,即认识客观规律,或曰把握真理。强调遵循规律,这正表现了老子对真理的追求。它启迪着后来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理论探索。无论是荀子的“天行有常”论,还是韩非的“缘道理”论,乃至唐代刘禹锡关于“推数”、“乘势”、“揆理”之论,都表达了遵循客观规律的思想倾向,因而同“老子”关于“知常”思想,一脉相通。
第四,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对完善传统治道观贡献巨大。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老子的政治谋略自成一家,其中心内容,就是倡导“无为而治”。作为政治谋略,不仅有利于提醒统治者在治民实践中,避免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注重给民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弥补儒、墨、法诸家实施“有为之治”的某些缺陥,并矫正其失误。強调无为之治,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求统治者清虛自守,卑弱自持。这表现了“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李世民语)的特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黄钊(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