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17至19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顺应自然,功成事遂,无为处事不扰民;至德之世,大道兴隆,做人要安守本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①;其次,亲而誉之②;其次,畏之;其次,侮③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④。悠兮其贵言⑤。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⑥。”
【注释】
①太上:最上、最高。之:执政者。 ②亲而誉之:爱戴颂扬。 ③侮:轻慢、戏弄。 ④信:前一个“信”字为守信用,实践诺言。后一个“信”字为相信、信任。 ⑤贵言:说话很慎重。在此指慎重发布政令。 ⑥自然:指自己如此,独立自在。我自然:我本来就是这样的。
【译文】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赞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惧他)。
其次,侮之(更次的,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悠兮其贵言(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帮助人民实现心愿),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最上等的君主,百姓只知道有他(感觉不到他的作用)。次一等的君主,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君主,百姓惧怕他。再次一等的君主,百姓就蔑视他。君主的信用不足,就会导致百姓对他的不信任。最上等的君主总是一副忧思的样子,很少说话。事情做好了、成功了,百姓就都说是我们自己成为这样的。
【评析】
本章论述治国之道,主张无为而治,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无不为。把统治者的优劣分为四个等级,虽然是从民众的反映上分的,但内容却是从怎样治国上说的,最后落脚到最好的治国之术是大道治国。
上古盛世之时,圣君治理天下,上顺天理,下应民情,以道德教化人民,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万民皆处于自然之中。生活幸福,道德宏扬,民风淳朴,唯道是尊,唯德是从,心道合一。圣王以无为治世,不显迹于天下;不显山不露水,所以百姓不知道圣王治世之功,也无需知道谁在治世,生活安然,上下皆相忘于无为之中。各遂其性,各安其生,悠然自得,安享太平。民心被道德同化,性情质朴浑厚,无知无识享受自然幸福生活,毫无后天识心痕迹。故天下一体,万民一心,这就是“太上,下知有之。”(下知有之与不知有之寓意相同,不必过求其义。太上可看做一切统治者,延伸到国家、企业、团队、家、身等,这就是道德经高深之处。)
“信”是道根,就是中,就是天地人之本心。是五德最根本、最关键的道性物质。“信”是将仁义礼智归于一“心”、归于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道性物质。上君丧失信德,不能以身垂范,不能以德服人,而以烦杂政令、苛捐杂税扰民;或施行暴政,或以刑罚镇压人民,万民也被(恶)感而化,必以邪念而对抗;统治者无信于下民,万民也被教化不守信德。君民互相“不信”,离心离德,君民失去亲合力,国家丧失凝聚力。君民相怨,国运不昌,社会不和,就会导致国破民丧。
圣王施无为之治,百姓只知上有其君,并不知其圣德之厚。对圣王普施大德,恩惠天下,觉得这都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所以并不为其歌功颂德,也不刻意恭维。民耕种而食,凿井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心性清静,悠然自得。圣君的无为而治不为民见,圣君的不言之教不为民知,百姓尽享天然淳朴之乐,不起亲誉之念,无有分别之心,一切皆出于自然。这就是无为之治的美好胜境。圣王于是功成,民仍无知,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应当的。
无为之治是治国的最高胜境,是国强民富的根本大计,是人民德化、超凡入圣的自由王国。不切身经历此境,永远也难以理解“无为”的真意。治国与治身同于一理,家不殊俗,国不异政,身不陷邪,心不妄思,道境于此,则无所不治。如日月之经天,相忘于太虚之中,惟尽施德照明之本份。在下之众生万物,虽受日月恩惠,却无识无知,无有亲誉之情,没有畏侮之意。又比如鱼游在水,并不知水的存在,也不知水的养育之恩。水以无为天性养鱼命,鱼以无为之心归于水,鱼水相依,自自然然,各尽天然无为性,各享自在无为乐。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只有由法治到德治;由有为之治到无为之治,才能达到理想的社会。
【学习札记】
仁君治世民敬仰,太上高明在庙堂。无为之治施仁政,百姓感恩又赞扬。
王覇专横乱朝纲,生民畏惧怕祸殃。世道衰微思复古,道法自然乐安康。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①废:破缺。 ②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译文】
大道废(大道废除),
智慧出(智慧频出),
有大伪(自然混杂大伪);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 ,
有孝慈(自然彰显孝慈);
国家昏乱(国家昏乱),
有忠臣(自然产生忠臣)。
大道废弃了,才有仁义出现;六亲不和了,才提倡孝慈;国家混乱不堪了,才需要忠臣。
【评析】
本章陈述失道沦丧现状之痛,更显道德教化之重要。从理论上说明大道治国的合理性。
道德观念日渐的消减,就有了仁义观念的出现。有了智慧的推崇,就有了诈伪的出现。有了六亲的不和睦,就有了孝慈的推崇。国家混乱之时,就有忠臣的出现。
上古之世,民俗敦厚,人皆纯朴,各正其性,定其命,与大道为一,就像物随天时而动,率性而行,相安无事,不待安排,浑浑沦沦,无思无虑,故俗安、业乐,民和融融。这个时候,大道昌明,人心浑噩,无知无识,不知有道德而生活在其中,就像鱼儿游于水而不知有水。中古时期,统治者心起欲望,人心随变,大道将废,统治者为稳基业而推出仁义之说。然统治者此时尚能兢兢业业、不敢荒废。由义居仁,也是圣贤美事。但终究大道与仁义还是不同,仁义即起,上与下慕仁义者居多,窃其名而自诩;假仁义者行其诈者倍出。虽仁义犹是,而作为坏矣。此时仁义虽不及大道之真,但尚未至于大伪也。
父慈子孝,原是天经地义,家庭之正轨,不需赞扬。大道隆盛之期,子有孝而不知其为孝,父克慈而并忘其为慈。然大伪起,致三党六亲不知,忤逆之风日烈,阋墙(邻里)之衅时闻。国家即危,就会出现忠肝义胆、欲安邦定国的人,虽成败利钝,不能预知,仍竭尽全身心力而狂挽,鞠躬尽瘁,一片忠心可歌可泣。然而忠臣出现,即使危乱能除,一洗干戈之气,化为礼义之邦,终不如皇古之无事世境。
【学习札记】
倘若大道被弃废,仁者爱人有机会。投机取巧弄虚伪,失去本真取智慧。
六亲不和德失位,提倡孝慈才可贵。国家遭难昏乱时,忠臣良将出宫闱。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⑥。
【注释】
①绝:摒弃。智:智巧,聪明、巧言。 ②此三者:指智辩、伪诈、巧利。③文:文饰,浮文。 ④属:归属,适从。 ⑤见素抱朴: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没有雕琢的木。⑥私:占有。欲:贪欲。
【译文】
绝圣弃智(崇高的圣贤志士不用奸诈治国),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获得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崇高的仁爱之士不搞义气用事),
民复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复忠孝仁慈之心);
绝巧弃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争夺名利),
盗贼无有(盗贼自然不会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仅此三者作为法则是远远不够的),
故令有所属(所以另外还须心有所属):
见素抱朴(保持纯朴的心态),
少私寡欲(减少自私的欲望)。
绝学无忧(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不去追求圣人的名分、不去使用智慧,就可以使百姓获得百倍的利益;不去追求仁和义,就可以使百姓恢复孝慈的本性;不去追求巧和利,就可以根绝小人的祸害。把这三句话作为行动准则还不够充分,还要有更为基本的准则,那就是:不加修饰雕琢,保持本来面目;少想自己,不生欲望。
【评析】
此章三绝三弃之说重在回复纯真。见素而明,抱朴而宁,少私寡欲,质朴淳厚。这一章说明推行天下大道的方法:绝圣弃智,国家治理应无圣贤之分。圣者固圣,贤者固贤,不竭力推崇,一如平常,就像钻与石,不过都是石头罢了。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投机取巧,获取利益,始作俑者人的欲念,哪知欲念无底,越欲越大。奸商贪官,欲取民利益而施巧获利,随欲念的膨胀,利益的熏心沦落到作奸犯科而不顾。统治者将民置与水火之中,以至民为娼为盗而不羞,到了这时,民不能安,天下必乱,就像水起大浪船易翻一样。所以为官为商,应以民之需而巧,以民之利而利。解民之急而施巧,为利民而得利,自自然然,规规矩矩,同居安乐祥和之地。
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圣智、仁义、巧利,用文字来叙述,难成直观全面,所以只有让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回归到民俗敦厚,人皆纯朴,浑浑沦沦,无思无虑,无私心欲念作怪;没有了追求后天知识的渴望,也就杜绝了后天的欲望之门,没有了后天欲望的追求,就自然回到了先天大道的正途,从此远离一切烦恼和哀愁。
【学习札记】
张圣玩智欺民生,干扰清静祸良民。假仁伪义莫标榜,敬老爱幼复天性。
杜绝伪诈逐利心,防范盗贼来侵凌。见素抱朴去浮华,自然淳厚归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