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砚台精品(第七册)

砚台是中国毛笔书法的必备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砚台的材料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几十种。自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shè)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táo)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属陶)被并称为"四大名砚"。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性已是很低,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种有着很高观赏价值的文物性工艺品,而且只要是中国的书画艺术存在,砚的实用价值就依然存在。

清乾隆 白玉五福祥云砚。(RMB:150000~250000)

端砚 · 端石饕餮纹四足石渠砚

端砚·坑仔岩端石海浪纹淌池砚

歙砚

歙砚

洮河绿石云纹砚

红丝砚(澄泥砚) 右文堂制红丝石椭圆砚

澄泥砚· 明·李杭之鳝鱼黄澄泥石螭凤纹淌池长方砚

陆俨少画、徐孝穆刻老坑端砚

清乾隆 御制诗文井田方歙砚

清乾隆 御制诗文井田方歙砚

清 仙桃形红 洮河石砚

清 钟形澄泥砚

清乾隆 红丝石夔凤长方砚

四川苴却砚

宁夏贺兰砚

清康熙 御铭松花石砚

思州石砚

清康熙 御铭松花石砚

紫袍玉砚(紫袍玉,产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及江口县一带的梵净山区。玉带石走向数公里,上下是碳石、花岗岩依附夹层,平均厚度为8~15cm,开采难度大,产出较少。该石中有多种层次清晰的颜色,平行延伸,分布均匀,似条条玉带,其表层的精美图案,形如紫袍,故称紫袍玉。)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紫袍玉砚

河北传统名砚。产于易州(今易县),故名。也称“易水古砚”,相传始于唐代。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雕山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易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艺人因材施艺,精心设计,巧用砚石,刀法精湛。千百年来,易砚以其悠久的历史、天赋的优等石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在中国博深精美的砚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松花石砚又名松花玉砚,是由产自长白山区的松花石加工而成的。用松花石雕刻砚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品。松花石砚具有“发墨益毫、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贮墨不固”的特点。砚石以绿色为主,还有深绿、浅绿、黄色、紫红色,紫绿相间等。纹理有的如刷丝,有的如大海的波涛,有的如溪水旋涡,有的如平行之纹理等。其中,以翠绿色的刷丝为上品。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或思州砚,亦称金星石砚,产于贵州省岑巩县,因岑巩古称“思州”而得名,是中国八大名砚之一。该石砚历史悠久、图案精美、易于发墨、研汁如油、久藏不臭、理顺笔毫,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和收藏价值。思砚石质细腻,内含金星,经磨耐用,“水石殊质,云滋露液,浑金璞玉,惜墨惜笔”。

贺兰砚,产于宁夏蓝宝。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比较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产于攀西大裂谷的金沙江畔深谷里,此地古称苴却,砚因产地而得名。苴却石色泽异彩纷呈,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扣之如金钟声,抚之如婴儿肌肤。石品绚丽丰富,有碧眼、青花、金星、冰纹、绿标、黄标、火铼、眉子、金线、银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香等近百种。其中明静鲜活、碧翠神溢的石眼为苴却所独有,其石质温润细腻,所制砚品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溢毫、历寒不冰、呵气可研,被誉为“并驾端歙”、“砚林珍品”。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端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端现的历史悠久,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又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现列为“贡品”,端砚也因此而蜚声中外。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红丝石砚 青州红丝石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文献记载,自晋代就已开始生产,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红丝石砚产自青州城西40里的黑山,黑山顶峰有一个不显眼的洞穴,洞口的石壁上刻有“红丝石洞”四个大字。洞内生产一种石头,色如晚霞,丝如鸡血,坚而不脆,硬而不滑。用手一握,像有温柔的感觉。轻轻一敲,则发出清脆的响声。雕凿为砚,更是妙不可言。其颜色红黄相间,鸡血色的丝线莹于石面;其纹络或如林木,或如月晕,或如山峰,或如云雾、花卉,可谓千姿百态。用来研墨,像是自己能浮泛润膏,凝墨如漆;写字画画,十分流利,且不伤毫毛;把研好的墨盖在盒子里,数日不干;不管用过多久的砚台,只要用水一洗,就点污不染,光洁如新。

歙砚出产于中国东部古歙州地区,其中婺源出产的歙砚又称“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龙尾歙砚为天下冠”的美誉。歙砚的制作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南唐时(公元937~975年),李后主(公元961~975年在位)曾在歙州设立制砚作坊,专门生产歙砚。 歙砚质地精良,色泽优美,石质细腻,具有出墨快,不伤笔毫,墨水不干的特点。在雕刻装饰上,歙砚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花纹浑厚朴实,美观大方,线条挺秀,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尤其以实用朴素著称于世。

澄泥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顾名思义,澄泥砚为泥所制,而且是烧制。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  澄泥砚创于汉,鼎于唐,迄今已逾2000余年,与后起之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是其中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也是唯一不以产地命名的砚台。它风韵典雅,窑变奇幻,巧夺天工,雅俗共赏。历代文人学士奉为案上珍品,苏东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钟,著文记之。清乾隆皇帝在磨试了内务府收藏的澄泥砚后,亲感其妙,赞誉:“抚如石,呵生津”。并称:这是用沉淀了几千年水渍泥做的澄泥砚,不渗墨,研得下墨快,能去掉墨中的松油,写字入木三分。

清 周梦坡藏、奚冈铭长方澄泥砚

清中期 洮砚

清康熙 御铭凤纹松花石砚

清 门字形淄石砚

贵州思州石砚

四川苴却砚

宁夏贺兰砚

甘肃洮砚

甘肃洮砚

山东鲁砚

四川苴却砚

贵州思州石砚

宁夏贺兰砚

四川苴却砚

贵州思州石砚

吉林松花御砚

吉林松花御砚

贵州思州石砚

河北易水古砚

pingpu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砚台精品  砚台  砚台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精品  精品词条  中国砚台精品词条  
收藏

 红山文化玉器的那些事儿

红山文化玉器的那些事儿   1,凡鸡骨白色红山红山文化玉器真品的沁裂内,多有玉中年久的酱色“沁浆钙化物”,把沁裂、沁孔“封闭”,呈现出重色凝固条纹,人工钙化的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