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朝之前山水画笔墨风格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山水画自魏晋萌芽、隋唐形成以来,对笔墨风格的探索就从没停止过,无数大家为其穷其智慧。在表现形式及风格上,更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位大家都有自己的面貌。纵观历史,山水画家之多,作品之众,理论之丰,使得山水画一直处于中心地位。

山水画艺术风格发展总体上是从写实到写意。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但出现了山水画,还出现了专门的山水画论,如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唐代山水画独立分科,山水画技法和理论成就有了新高度。荆浩在《笔法记》中,记录了其山水画创作的思想和过程,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这是对山水画创作规律的精要概括,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笔墨同时提出,在山水画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笔墨二字已经包含了中国画的审美特性、造型规则和品格档次。荆浩的笔墨观和绘画理念开启了五代至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以荆浩为代表的山水画传统,笔墨要“隐于形”,无论勾勒、皴擦,还是水墨渲染,都是为了构建笔底的山水境界。之后的关仝、李成和范宽皆属荆浩一脉,各有侧重和发展,李成强调染,范宽强调皴,皆为强调笔墨。

董源巨然是与荆浩关仝同时代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作品重“虚静恬淡”“平淡天真”“朦胧缥缈”“悠远深邃”,与荆浩关仝重“图真”“笔墨”“朴素玄淡”“心随笔运”“删拨大要”形成对比。荆关董巨代表着同时期南北方山水画风格的不同特点,他们不仅开创了南、北山水画派,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山水风格,其影响对元明清乃至当代都很深远,尤其对文人画影响巨大。比如董源山水对“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及后来的“四王”“四僧”画风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就把董源一派定为南宗主脉。

山水画风格演变到李成范宽是为三变,一变为二李,开创重彩山水,二变为荆关董巨。李成范宽继承发展了荆浩的理论技法又有创新和突破,一个重“皴”,一个重“染”,皆是“隐迹立形”,又开始显现皴法的自由。因此说,到李成范宽时期,山水画笔墨线条已经从“以形隐迹”慢慢演变发展到了“以迹立形”,这种村发的自由即“线条”的解放,也为文人从事绘画并成为潮流提供了技法上的可能。四变的刘李马夏,即南宋的院体山水画,特点是水墨刚劲,董其昌将其列为“北宗”,“文则南,硬则北,不在形似,以笔墨求之。”即所谓北宗画用笔硬,而南宗画用笔文。

五变的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与吴镇、倪瓒并称“元四家”,他们生活在同时代、同地域,或师承、或密友,各自有着自己的山水画风格。如黄公望师董源,章法多变,有浅绛和水墨两种风格,特点是浑厚华滋。吴镇师董巨,画江南之景和渔夫之图,草木郁茂,墨气陈厚。倪瓒既师董源又参以荆关,创折带皴,笔简清萧。王蒙师赵孟和董巨,画面山重水复、繁茂苍茫,善用解索。他们四人不仅有历史上无可替代的开宗立派地位,对后世影响也是有目共睹。

又皆由荆关董巨一脉继承和发展起来。明清两代是山水画流派纷呈的时代,首先以戴进和吴伟为代表的浙派,继承南宋院体风格,师法刘李马夏,善用大斧劈。其次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主要代表的吴门画派,属文人画体系,承元代风格,又将元代简疏放逸变为文雅蕴藉。接下来是强调传统的“四王”、锐意创新的“四僧”和崇尚自然实景的“金陵八家”。“四王”一味继承,泥古不化。“四僧”不守前人风格,笔情意纵,个性鲜明。“四僧”的艺术成就在清代使得传统文人画达到了新高峰。

他们不仅学识修养高深,创新精神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这一变又一变,演绎着山水画风格从真山真水到胸中之意的变化。元以前师造化,重形似,元之后发心源,重意趣,宋元交替之时,正是艺术追求上的分野时期。在转变的过程中,文人画形成并把书法融入绘画,于是笔墨在山水画中,除了写形之外,还具有了某种可供欣赏的抽象美。尤其是生宣的出现,更放大了笔墨的效果,更适合文人们对笔墨情趣的追求。以上所有积淀都为现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山水画  山水画词条  笔墨  笔墨词条  清朝  清朝词条  轨迹  轨迹词条  之前  之前词条  
收藏

 揭秘葫芦为什么不能送人

说到葫芦还是很多人喜欢的,其实葫芦的外表非常的有趣,感觉象征性也不错,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葫芦其实在风水里面也不简单的,好是好东西,但是却非常的有讲究...(展开)

收藏书画

 石涛山水画

   《独峰石桥图轴》。山石皴笔虽取法于梅清笔意,但已明显地流露出石涛纵恣豪放,郁茂酣畅的笔墨个性,反映了他艺术创作风格已处于递变...(展开)

收藏

 中国老铜器漫记(六)

如何鉴别古铜真伪·埋于土中千年之久的铜器,是我国文物之珍品,这些贵珍器皿,被列为国宝。这些长年累月深埋土中之铜器,颜色纯青,犹如翡翠。早上颜色稍暗些,中午以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