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瓷器模具制胎历史的真相
最近接触一个拍卖公司的经理,从收藏瓷器聊起了宋代瓷器,他说宋代瓷器有许多现代注浆的瓷器,国际上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公司和国内的拍卖公司内,以及国内文博鉴定瓷器的专家,几乎全是这样认定的,于是在有些“专家”在电视节目中,在全国“寻宝”“鉴宝”现场中,口口声声称凡是模具成型及注浆工艺的古代陶瓷器都是现代工艺品及仿品,把一些古代珍品拒之门外。“天下收藏”的王刚先生高举“护宝槌”砸碎“现代仿品”。我看了只有一种感觉:“心疼和无奈”。
中国古代用模具拉铸造器物有漫长的历史,现在可以考证的历史在夏商周就开始用陶范铸造青铜器了,陶范里面灌进炼好的铜水,就可以铸造青铜器,灌进去稀释的瓷泥就可以制造瓷器了。这在工艺上和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看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的工艺流程,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镜背图案、铭文,阴干后在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器成品。
1、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钟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心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钟方法适用于大型器。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以上是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而瓷器注浆坯的生产过程和青铜器的铸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要考虑高温问题。
注浆坯是利用石膏容易成型、吸水的特点和原理制作出瓷坯。
首先制造出模具,待模具干燥后,利用干石膏具有较好的快速吸水性这一特性,用泥料加入悬浮剂和水搅拌成泥浆(泥料在水中可以长时间均匀悬浮),注入模具内,石膏模具迅速吸收水分,在模具内壁,形成上下左右基本薄厚一致的坯体,控制好吸附时间,然后将没有吸附在模具内壁上剩余泥浆倒出,之后,待坯体收缩与模具内壁自动脱开,再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坯体;这种工艺出来的产品,基本可以保持一致性。
注浆坯必须要有模具制成,而模具必须为两块或多块,注浆时合在一起,每块模具的对接处就会产生一道缝隙,从而肯定影响石膏的吸附性能,这样就造成这个位置的坯体密度与其他部位的不同,烧成后会出现一条 “合缝线”此外由于模具一般都是有底足的,在足圈内底有一圈与足相对应的下凹,俗称“注浆线”也就是说注浆瓷器外面有突出,由于坯体是靠吸附石膏才能成型的,那么内壁就一定有下凹,而下凹无法填补。
一般“合缝线”等工艺痕迹都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掩盖,所以在辨别是否是注浆胎,比较可靠的方法是观察瓷器内底部边缘是否有下凹的注浆线,再则需仔细寻找合缝线和其他一些注浆痕迹,如用手上下滑动抚摸器体,注浆胎上下十分平整,手拉坯拉的再好,也难免有隐隐约约起伏不平的手感。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有一些瓷器,口子大,器型又比较矮(浅)的,这种瓷器,成型后便于车削,注浆时故意加大坯的底部厚度,再通过车削的方法让下凹的“注浆线”消失,这就是所谓的仿手拉坯。对于这类瓷器如小香筒炉、笔筒、水洗等应该格外小心了。
倒浆坯的特点就是可以做的很均匀,瓶身也可以做的很薄,纯粹从观赏角度比较手拉坯,灌浆坯具备一定的优势;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适合数量大、交货期限比较短的大生产订单。现在许多鉴定专家认为瓷器的灌浆坯技术是近现代才开发出来的泥土成型技术,故在收藏品里,如果是灌浆坯的瓷器,它的历史肯定不久远,不可能是来自某个朝代的藏品了。
但是经过调查研究瓷器的注浆工艺的使用,在宋代的大量的,我们必须从史料中寻找答案,因为专家要史料为证。现摘录一段南宋人叶寘的《垣斋笔衡》关于宋代汝窑、官窑的一些记载(摘自中国古陶瓷古籍集成一书172页),和全国陶瓷专家、陶瓷收藏家共同学习交流。摘文如下:“本朝以定州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油)色莹澈,为世为珍。”
这二段文章的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宋代官窑、汝窑瓷器的珍贵资料。他把宋代官窑、汝窑瓷器的迠立原因,时代、沿革及迠窑地点作了明确叙述。使我们对民窑“受命”烧造“贡瓷”至“皇家自置”官窑的烧造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今天重点叙述“澄泥为范,极其精至”八个字。这八个字明确了官窑瓷器是泥制造的范模生产的。极其精致,是说器型周正、美观。我们知道官窑瓷器是宫廷专用,必须乎合皇上及宫廷大人们的喜好,一般由宫廷画师设计图样,经审定后交窑场的制模工匠设计制作模具、(模具材料除泥以外、应另有木料、銅和鉄料、但泥模应用最为广泛)。模具制成后交制瓷工匠制作瓷器成型、成型后涼干一段时间才能由窑炉工装窑点火、控制炉温、冷却后再上釉或上彩,二次、三次不等进行焙烧,才能成为一件瓷器。模具成型的瓷器都是形状复杂无法用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皿。窑主一般对于上述工序都能全面控制的人,现在叫行业带头人。
由于模具成型、有的用手工捻压泥料、有些须采用注桨工艺。就像现在做石膏像一样。“注浆”看来只有二个字、可其中“秘诀”有谁知道?如瓷浆的含水量、流动性、重量、泥范的吸水性、透气性、强度等等一糸列的工艺措施要控制在最佳状态、这些只有工匠们自己心里明白、外行是看不明白的,这些手艺从不外传。由于工匠们一般没什么文化,更无史料记载,都是由师傅“口传”徒弟“心受”。我们现在从史料中看到的都是古代文人对瓷器的赞美之词、如“薄如纸、青如天、面如玉、蛋壳瓷、秘色瓷、太阳瓷、”等形容词。我想试问:这些美妙瓷器如六棱、八棱、镂空瓶能用手工拉坯成型吗?如果不相信,就请专家们把当今国内制瓷高人用手工拉坯做一件宋汝瓷“三梄尊”或宋官窑的“玉尊瓶”看看是否能成功?如果现代人做不到、古人也同样做不到,因为他们是人不是神。瓷器的原料是瓷泥、它的可塑性、拉力、强度、是有限度的。这是一般的常识,我们的“学者专家”为什么不懂?因为他们是文人,不是工匠。
让我们细心观察祖先留下的历史遣存,就会发现陶器生产利用模具成型早在龙山文化就巳出现,如龙山黑陶。胎厚只有0,25豪米,进入商周青銅器时期、哪些精美的青銅器那件不是泥范鋳成?两晋时期、瓷器制造也利用模具贴花。到唐宋时期、陶瓷器模具成型工艺得到广泛发展、各种贴花、印花、还有形状复杂的六棱、八棱、镂空瓶等,都是采用了模具成型工艺。不但是官窑采用、民窑也广泛采用。不要认为模具成型就是机械化、它只是古老文明的传统手工艺生产的一种手段、为提高生产力而也。
瓷器的数量是从宋代开始多起来的,瓷器做坯大规模用陶范,也是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的,这是由于宋代皇帝宋徽宗竭力改革礼制,他在诏书中认为:去古既远,礼失其传。没有礼制的传承,整个社会没有信仰,缺少道德,所以宋徽宗要改革礼制,于是恢复古代的祭祀,礼仪和祭祀是为家室及国家的先决事物,比日常吃喝的用品及衣冠华服更重要,故而完备和完美各种制度和秩序,尤其是礼乐制度,实为一个树立国家形象不可缺少的根本标志,哪怕到今天,这种理念也不可更改,一如如世界各国都须拥有自己的国旗国歌一样,来象征和表达自己的国家与尊严。
考察北宋官窑的缘起,从星散于各种史籍的记述中不难推出端倪,首先与朝廷制作礼器用于国家礼仪祭祀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史料所载,宋代使用陶瓷作为礼器的时间大致应在北宋中后期,《永乐大典》卷五四引用的宋《郊庙奉祀礼文》中,便有“礼院仪注,庆历七年,礼院奏准修制郊庙祭器所状,……臣等参详古者祭天,器皆尚质,盖以极天下之物,无以称其德者,……今伏见新修祭器改用匏爵、瓦登、瓦罍之类,盖亦追用古制,欲乞祭天神位。……故扫地而祭,器用陶匏,席以薰秸,因天地自然之性”的记载,记述了北宋仁宋庆历七年(1047年)新造的用于祭天的祭器中,就有匏爵、瓦登、瓦罍等陶瓷礼器。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朝中的总理、大臣、部长等肉食者以及帮闲文人、知识分子,考证了古代的祭祀活动,亦曾上言讨论礼器的材质及使用制度,其言之凿凿,致使神宗再次下诏将部分礼器改用陶瓷制作,以契合和随顺“天地自然之性”,并“追用古制”,以祈达到或符合“古者祭天”对礼器的要求。为此,(清)蒋廷锡所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卷一五五《天地祀典部》汇考九之七引《宋朝仪注》也专门记有:“(元丰六年)郊之祭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椫用白木,以素为质,今郊祀簠、簋、尊、豆皆非陶,又有龙杓,未合于礼意。请图丘方泽正配位,所设簠、簋、尊、豆改用陶器,仍以椫为杓”之言,明确提出“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的古制和古礼,由此也确立了陶瓷礼器在国家祭祀等重要礼仪活动中的地位。
自此瓷器在中国得以大规模发展,延续的元,明,清以致到现在,瓷器的生产工艺,一直延续传承,使用陶范制作瓷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宋代已经大规模使用。
2014年我去欧洲考察博物馆,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参观一个青花瓷博物馆,博物馆的后面就是一个工厂制造青花瓷,我看了工厂的瓷器制造工艺流程,发现他们不使用手工拉坯,而是使用一种模具,铸造瓷器,工厂的老板发现我感兴趣,就让工人给我表演一下,全程拍摄照片了,问老板这个工艺是谁发明的,老板介绍他们这个工厂的工艺是当时的荷兰航海家从中国明代宣德时期带回来的,工艺流程现在基本没有变化,沿用几百年了,是中国古代的工艺,中国的制瓷工艺是具有传承性的,明代的工艺肯定也是从青铜器铸造哪里流传下来的,那么宋代为什么就也可以也使用这种工艺那。工艺制作具有传承性,不但宋代可以有注浆瓷器,明代也要有,清代也有,到了清代不但胎体是注浆的,连画画也改用印刷的了,瓷器是绘画的印刷,清代就有了,不是现代才有的贴花技术。
所以注浆瓷器的工艺根本不是现代发明的,这个工艺的历史应该在青铜器之前就有了,理由是向陶范里灌泥浆比灌烧化的铜水工艺要简单的多。
以下是我在欧洲荷兰的一个瓷器生产厂考察的过程
这个工厂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在中国明代由荷兰人到中国学习来的,中国制瓷的工艺随着传入,自此欧洲人学会了制瓷。中国制瓷业的危机开始了。
以下是他们的制胎过程,就是用模具制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