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如《中国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极多;而胎又涉及众多窑口,即使同一窑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尽相同。
2,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3,14C衰变法
14C衰变法首先用于考古中对甲骨文的断代测试。据介绍应用于这个方面是完全可以的,起码揭示了现代的甲骨文中的伪作。
因为14C是一种可衰变的元素,存在于宇宙中,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后被植物吸收,再由生物链的关系,又进入到动物及人类身体中。活着的人及动物其身体中的14C在不断吸收、不断衰变,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一旦人或动物死了之后,14C则不再进入体内,而体内积存的14C则慢慢衰变(减少)。该技术就是测定出体内原有的14C多少,经过多少年后体内存留多少14C之间的动态关系来推算该体内骨骼或甲板所具有的年代。这种办法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它仅适用于有机体内,对于无机物的矿石、瓷土都是不适用的。所以用此法鉴瓷只能是一个想像,并不存在现实意义。
4,润涩感
新旧瓷器润涩感的差异十分明显和巨大。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手感上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而且是越古越润、越老越爽。
5,对瓷器“望”“闻”“问”“切”:看器形大小、工艺、釉料色彩、什么时代的画法、轻重厚薄、听声音情况,闻是否老产品,是否出土,是否用高锰酸钾消毒、去光、腐蚀,是否用HF酸腐蚀过,用心琢磨来路因缘。
6,成分鉴定法.原理古陶瓷是由瓷石、高岭土等天然矿物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方经过各种处理手段加工成型再烧制而成,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的天然原料、配方、粉碎、淘洗等处理方法。首先,由于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土壤和矿物中的元素迁移和富集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
7,一看瓷器的外表,还有几个特征:永乐年间瓷器的底部中 央大多是外凸内凹,底圈的边比较宽,这和当时瓷坯有关;明朝中期的瓷器上下接触处(腹中部》有明显的接痕,眼看手摸都感觉得到;清代以后,制瓷技术大大发展,采用了旋削对接方法消除了接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没有这条线来断定是清代初期还是清代后期的作品,以及分辨真伪品。
民藏斗宝
视频|媒体|资讯|行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