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孤独的父亲:玄武门血案后的李渊

唐朝贞观九年,五月庚子日。这一天是公元635年,阳历6月25日,唐帝国的开国皇帝、69岁的李渊,在风烛残年中,终于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这是一位老来英雄,却最终孤独至死的开国皇帝。

千百年来,人们从来都只关心他那位英雄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在玄武门之变后,日渐苍老和衰竭的李渊。因为历史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今天,最爱君带大家来看看这位孤独的君王:李渊。看看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痛苦和悲凉,以及孤独落寞的晚年。

这一切,都要回溯到李渊去世前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那天的上午。

恐惧:玄武门之变

在此前的一个晚上,李渊心里震撼。因为二儿子李世民对他说,太子,也就是他的大儿子李建成,以及他的四儿子、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

史书记载,“愕然”的李渊从震撼中回过魂来,说,你们明早三兄弟,一起来当面对质。

他哪里知道,这是李世民为了血腥政变,所埋下的一个恶毒狠招。

不知道玄武门之变前的夜晚,作为父亲的李渊睡得怎么样,反正第二天早上,他应该起的很早。

李世民的手下第二天一大早,已经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时,李渊正在长安城的太极宫里面,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重臣一起,在皇宫里的海池里泛舟。

▲作为父亲和皇帝: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惶恐忧惧。

或许是为了排解抑郁的心情,又或许是并未意识到事态的超级严重性。反正,当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浑身是血,穿着铠甲、握紧长矛冲进太极宫时,李渊这才知道,出大事了。

尉迟敬德闯进皇宫时,李世民的手下,仍然正在同忠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军队四处混战。随后,李渊被尉迟敬德胁迫写了一道手谕,要求所有军队全部接受秦王李世民指挥。

一夜之间,唐王朝已经变天。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在杀了两个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同时又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后,完全掌握了长安城内外的绝对军权和政权。

在屠刀之下,连李渊这个当父亲的,也感觉到了内心的震撼和恐惧。

夺权:老皇帝被架空

他非常怀疑李世民,很可能会趁机杀了自己。

李世民政变成功后,跪下来扑在李渊怀里痛哭,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李渊心里都是战栗恐怖的。他对李世民说,今天以来,我几次都有想“投杼”的感觉。

投杼,说的是坊间传言孔子的弟子曾参杀了人,许多人都来说,曾母最终恐惧逃跑的典故。

对于李渊而言,他从51岁起兵,52岁创立唐帝国当上皇帝,此后九年间他的儿子和部下已经分别平定天下,眼看着人生已经功德圆满,却不料家庭内部却发生了如此的惊天血案。

他内心感觉孤独、凄凉,以及莫名的恐惧。短短几个小时之间,他的两个儿子、十个孙子全部死于非命,而制造这起血案的凶手,也是他的亲生儿子。

李世民依靠血腥政变,成功上位。

在痛苦还没来得及消散的时候,李渊就被迫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下了一道诏书。里面的内容,是大肆斥责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说他们罪行累累、死有余辜。而在另外一道《立秦王为皇太子诏》中,则极力赞扬秦王李世民是“气质冲远,风猷昭茂”,“遐迩属意,朝野具瞻”。

作为受害者的儿子被极端侮辱,而作为凶手的儿子却恬不知耻。

他已然全被架空,迫不得已下旨:以后所有的大小国事,统统交由新太子李世民处理,然后再报给皇帝我听听。

老皇帝已经被架空,报不报其实都无所谓了。

夺位:李世民的怨恨

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逼迫自己的老父亲“心甘情愿”地退了位。国事纷杂,由于李世民政变,逼得李建成的盟友、庐江王李瑗也起兵反叛。

不久,突厥也趁着唐朝内乱,率领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下,尽管战火相继平定,李渊的内心仍然是不自安的。

这位出身大贵族家庭的官宦子弟,七岁就袭封唐国公。作为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李渊聪敏,但也仁慈犹豫。母亲去世时,他赤脚行走20多里路葬母,以致脚底磨破、鲜血淋漓。

李世民对皇位虎视眈眈,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势同水火,他早有耳闻。只是在作为一个皇帝和一个父亲之间,他始终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一宗子女骨肉相残的千古惨案。

李世民对于这位父亲,心里也是怀着愤恨的。

李世民看来,尽管他英明神武,但父亲一直坚持正统的嫡长制,“偏袒”着他的大哥李建成。因此政变成功后,李世民开始大肆安排自己的部下进占要职,为自己的登基做好准备。

随后,他又开始一次次缓慢地“制裁”报复自己的父亲李渊。

▲在夺权后,李世民一直记恨李渊。

李渊虽然英雄,但也好色。在起兵攻进长安后,短短数年间就跟一堆妃子们,生下了20个小皇子,并且他喜欢到处征召宫女。当皇帝的时候,自然没人敢说什么,可老皇帝一退位,李世民的手下们,就开始冒头来攻击李渊这位太上皇了。

贞观二年(628年),雨水比较少,于是中书舍人李百药就上书说,这是因为太上皇征召了太多宫女,皇宫里“阴气郁积”,才导致干旱的。

于是李世民很快下了一道诏令,将李渊身边的宫人裁减了3000多人,全部逐出宫中。按照李世民的说法就是,你们都各自去追求幸福吧,“任求伉俪”。在李渊看来,这是儿子对自己的一次示威,当然,宫女们少就少一点,退了位,能忍就忍了吧。

识相:老皇帝的悲哀

这事还没有完。

当了皇帝,自然要一个个治治以前那些不听话的人。对此李渊信任的老臣裴寂,也成了李世民整治的对象了。

玄武门之变前,裴寂一直支持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的当天,李渊惶惑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身边的萧瑀、陈叔达纷纷拍马屁,说秦王人心所向,都是太子、齐王太险恶才导致被杀的,对此裴寂却不予评论、默默不言。

李世民当然是记在心里,因此先是将裴寂免官“遣还乡里”,接着又将他流放到位处今天四川阿坝一带的静州,活活就是要搞死这位李渊信任的股肱老臣。

这一切,李渊一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作为太上皇,李渊非常“识相”。

他是识相的,儿子李世民当上皇帝三年后,李渊从太极宫中搬到了大安宫居住。大安宫低矮狭小,夏天非常闷热,李世民却经常不管不顾自己的老爸,自己则经常在大夏天跑到隋炀帝留下的九成宫里避暑,对老爸却不予过问。

对此,有的官员看不下去,上书建议李世民说,老皇帝年岁已高,陛下你却经常不去看望,并且你经常自己跑去避暑乘凉,却把老爸扔在长安,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好像不太好。

但,李世民并未理会。

李渊心里是清楚的,作为一位被逼退位的老爸,他心里知道该怎么做。

一直到贞观八年,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八年后,或许心里也释怀了一些,于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邀请老爸李渊在夏天去九成宫避暑。但李渊的回话是,隋文帝杨坚就是在那里死的,而坊间纷纷传言当时是隋炀帝杨广杀了他。李渊“恶之”,最终推辞说,我就不去了吧。

孤独:晚景的挣扎

此时李渊的生命,已经剩下不了多少时间了。

玄武门之变后七年,唐帝国在他那个血腥上位的儿子手中,形势越来越好,并且攻破突厥,平定了让李渊心中一直隐忧的大患。

这一年,李世民在汉朝原来的未央宫举行宴会。李渊难得地放松了一回抑郁多年的心情,让降服的突厥颉利可汗起来跳舞,又让南蛮的酋长冯智戴咏诗助兴,非常高兴地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李世民趁机拿着酒杯上前给李渊祝寿,说,以前刘邦曾经在未央宫这里,讽刺过他的老父亲,刘邦妄自尊大,儿子我不跟他那样子,我给您祝祝寿!

也不知道李渊此时,该是作何感想。

但随着时间流逝,李世民心中的愤恨和恼怒也开始慢慢沉淀下来,毕竟是自己的父亲。而李渊日渐衰老,在他看来,时日已经无多。

就在去世前的一年,68岁的李渊(按照古人的虚岁算法,李渊当时是69岁)宴请西突厥的使者用餐,李渊再次又感慨起来说:“如今蛮夷都降服了,这是自古未有的事情。”

▲李渊和李世民:晚年的父子仍然心结重重。

李世民则不知道为什么留下了眼泪,他给老父亲李渊敬酒祝寿,说,“父亲,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也是遵从父亲您的教诲啊。”随后,李世民又和长孙皇后一起,向李渊进献了御膳和衣物。

《资治通鉴》对此的记载是,至此父子俩才“一同家人常礼”,一直到了父亲李渊人生中的最后光景,这对父子,心里才算解开了一些不可言说的心结。

李渊已经老了,太老了。尽管他心中也有恐惧、怨恨,尽管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孤独、寂寞、隐忍地生活着,但儿子毕竟是儿子,贞观九年五月庚子日,公元635年,69岁的李渊临死前交代了自己的遗嘱。

他说,我死之后,就跟汉朝的皇帝一样薄葬就可以了,皇帝(李世民)也没必要太遵循古人守孝三年的死规定,就用一天来代替一个月执行就可以了,至于陵墓,一切俭约从事。

这位一生奢华的父亲,到老了,也不知道是为儿子着想,还是知道自己的尴尬地位,很识趣地安排了自己的后事。

一切都无关紧要了。尽管他是开国皇帝,但他在政变中走向帝位的儿子却更加光耀夺目。生命既然走到了这个终点,那就平静地接受死亡好了。

自古至今,一切的君王都不例外。尽管他们曾经坐拥天下,但孤独,却成了他们最后的终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玄武  玄武词条  血案  血案词条  父亲  父亲词条  孤独  孤独词条  
综合学习

 蚌埠怎么读 蚌埠拼音

最近很多人被什么蚌埠徽州宴老板娘的事情刷屏了,这件事情怎么样我们就不去评了,大家懂的也都懂,作死,但是小编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蚌埠徽州宴老板娘”中的这个“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