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版的《百家姓》中,张姓排在第二十四位,但张姓人丁兴旺,分布广泛。根据最近的人口户籍调查来看,张姓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姓,人口总数将近有九千万,比整个韩国人口还要多。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非常多,古有张良、张仪、张骞、张居正等国之重臣,有张仲景、张衡、张遂、张旭、张择端等各行各业的大家。近代有张澜、张学良、张自忠、张大千等杰出人物。现代有张学友、张国荣、张靓颖等家喻户晓的明星艺人。
人们常常开玩笑地说,同一个姓的人,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但却少有人知,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姓氏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即使是同一个姓,也未必真的就同宗同源,不同地区的人,姓虽同,姓氏的起源却可能不同,甚至是彼此毫无关联,比如张姓就是一个例子。
张姓在我国的云贵、川陕、江淮等地均有聚集,张姓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其中,能找到确切文献依据的张姓来源就有三个。
第一个来源,也是目前知道的张姓最早的来源,见于《礼记注疏》,张姓的先祖是黄帝的孙子,叫做“挥”(张挥),“挥”是掌管弓箭制造的长官,一般认为他也是弓箭的发明者和最早的使用者,居于河北清河。今天很多北方的张姓都与他有关。
弓箭,是我国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兵器之一。它可攻可防,几乎纵横于整个冷兵器时代,直到清末,依然是军队最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之一,鸦片战争以后才渐渐被火器所取代。由于这项伟大的发明,“挥”的后人一直以“张”作为自己的姓,“张”的本义,就是“使弓开”。而隶书中的“张”字,则更像一个扎着步子,挽弓待发的人。
第二个张姓的先祖叫“解张”,字“张侯”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大夫。公元前403年,周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晋国被韩、赵、魏三个家臣正式瓜分,周烈王册封他们三家为新的诸侯,承认了他们的地位。这件事被称为是结束春秋时期,开启战国时代的一条分界线,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以后,这位晋国大夫的子孙后代就流散各地。
在周朝,不论是诸侯还是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而没有继承资格的旁支子弟也会居住在那里,因此中国最早的姓氏,都是来源于自己祖祖辈辈的封地的地名。三家分晋以后,晋室不复存在,这个大夫张侯的子孙后代当然也就没有自己的封地可以安身了,于是他们只好以张侯的字为姓氏,就称张氏。这一支的张姓虽然出现的不是最早的,但是却把张姓的范围扩大了不少,川陕乃至江淮等地的张姓大都于此有关。
第三个来源则没有那么神秘,他是来源于赐姓。也就是说,那个人原本不姓张,但出于某种意义(多为嘉奖),而改赐给他姓张。赐姓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古代的皇帝,出于对臣下的褒奖,而赐给他国姓,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比如唐朝时,唐明皇就给自己看重的几个亲信大臣赐李姓。
第二种是由于古代的中国中原地区是农耕文明最发达的地方,综合实力最强,而且被视为是礼仪之邦。中原地区的皇帝、重臣经常给周边一些自愿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首领赐汉姓,这个汉姓通常是汉族比较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姓,表示不以对方为外族,亲近友好之意。在中国历史书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足可以拥有姓名的以张为国姓的王朝。但张姓毕竟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中原一大姓,足可以被用来给少数民族赐汉姓。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就曾经给一位本姓龙的少数民族首领赐姓为张。因此云贵地区,一些明显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人们也姓张。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这个来源也成为张姓的重要来源之一。
姓氏起源,傲故不足资傲,谦亦何以为谦。中国人喜欢追本溯源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寄托和传承。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大槐树早已无处可寻,让人记得的,是这首代代相传的古老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