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万里孤臣致命秋:那一年,范成大踏上他的危...

这趟旅途,要么死,要么开挂建奇功。

当然,他赢了!

因为这次开挂,他成为南宋中兴四大天王之一。

现在的姑苏城外不仅有寒山寺,还有宋代孝宗皇帝御赐的“石湖”,晚年的范成大便曾在此安度余生,自号石湖居士,留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集》于世。

孤贫少年

现在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公元1126年,这一年正好是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举国颠沛,范成大便出生在这种国破山河在的环境。

公元1127年四月,靖难爆发,徽宗、钦宗被金兀术点了全家桶。

公元1129年,发现全家桶里面少了个鸡腿的金兀术再次领兵南下,发誓要搜山检海捉赵构,次年攻破平江(苏州),守臣不战自退,金兵烧杀抢掠,一片哀鸿,城内十室九空。

此时的范成大是幸运的,提前跟着他爹躲到了昆山去,逃过一劫。虽然只有四岁,这一波惊吓估计也给他留下了不少童年阴影。

老爹范雩是宣和五年进士,是枚老儒生,严于家教,范成大也是年少有为,十二岁“读遍经史”,十四岁作文行云流水。只可惜父亲走得早,留的少,公元1144年(绍兴十四年),范父因病身亡,范家一夜回到解放前,十九岁的范成大看着一大群弟弟妹妹们,作为老大的他只能既当兄长又当爹,白天烈日下搬砖,晚上青灯伴苦读。

公元1154年(绍兴二十四年),穷得连路费都没有的范成大在朋友乐备的资助下参加了礼部组织的锁厅考试,放榜之日,张孝祥高居榜首,范成大、乐备也幸运在列。

接下来范成大便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不辱使命,怒怼金主

范成大“C位出道”开了挂的危险旅途是哪一回呢?

坐好,听我说。

公元1162年,完颜亮领兵南下找赵构收保护费,被范成大同期进士的同学虞允文给干趴下了,然后金国内乱,完颜亮挂在了长江边上。

虽然赢了,赵构却吓傻了,直接禅位给了赵昚!

这个赵昚,就是宋孝宗。

公元1163年,孝宗觉得机会来了。

这宋孝宗赵昚什么人?

南宋最牛逼的皇帝,没有之一!妥妥的NO.1!

三十多年的备胎生涯让他见够了他叔父赵构在逃跑时屁股后面卷起的那阵青烟,所以一上来就想翻滚起来,所以赶紧召集老将张浚去痛打落水狗,结果反而在符离被咬得惨不忍睹,完败!两年后,双方都耗不起了,就签了个《隆兴和议》。然后赶紧恢复生产,争取再战,南宋便有了“乾淳之治”,金国也在完颜雍的带领下进入到“小尧舜”时代。

其实吧,输了也没啥,反正协议也签了,大不了卧薪尝胆再干,但这宋孝宗就是和赵构不一样,突然有一天,他越想越想不通,因为之前赵构签的《绍兴和议》中明确规定宋向金称臣,每年交二十五万两保护费(岁贡),然后金国使者送国书来时,宋朝皇帝要起身迎接,就是一个君臣之礼。

但当时《隆兴和议》签订的背景不一样,当时双方都陷入拉锯状态,谁也干不赢谁,所以协议中改了很多内容,比如给金国的保护费“岁贡”改成了“岁币”,给他们的文书“奉表”改称为“国书”,这样一改,面子上也过得去,南宋不再向金称臣,而是国家了,但这份协议中最悲催的事情就是刚才那个递交国书的礼仪那句话忘了改。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局部

所以孝宗皇帝不爽了,本来上来吧,想着烧一把火,证明一下自己很牛逼,没想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还要每年去低头哈腰一次,自己作为皇帝,这面子上太过不去了啊。

公元1170年,受够了的赵昚找到当时右相虞允文商议更改和议事宜,一是要收回土地,二是更改礼仪。

这虞允文一听,头都大了,弱国无外交啊,自古国家的战事大多都是因为自己认为自己翅膀硬了,不认同之前承诺所引发的,这可不是小事,思前想后,虞允文给赵昚出了个馊主意:以孝为名,以使带话。

什么意思呢?要土地,委婉一点,说是出自孝道,要回先皇陵寝之地。至于改礼仪,干脆不写在国书上,直接让使者口传,这样对方也没有证据说是你孝宗干的这傻事。

这孝宗大腿一拍,妙计!

但群臣听到这个消息,头更大,汉代的苏武牧羊就是前车之鉴啊,谁也不敢上,像事先约好的一样,一片反对,首先站出来的是左相陈俊卿,他丝毫不给赵昚面子:“陛下痛念祖宗,思复故疆,臣虽疲驽,岂不知激昂仰赞圣谟,然于大事欲计其万全,俟一二年间,吾之事力稍充乃可,不敢迎合意指误国事。”《宋史.陈俊卿传》

什么意思呢,赵昚你个菜鸟,翅膀才开始扑腾就想飞,还是算了吧!

当然孝宗也不是好惹的,然后陈俊卿就打包回家了......

接下来是愣头青吏部侍郎陈良祐也上书劝孝宗死了这条心,言辞恳切,据理力争,孝宗十动然拒,也请陈良祐回家抱孙子去了。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局部

这下虞允文为难了,自己挖的坑,说什么也要去踩啊,接下来就轮到他的心腹李焘了。

李焘一想到要去与虎谋皮,决不肯去。

这下麻烦了,连自己心腹都搞不定,这个坑难道虞允文自己去填吗?不行,还得继续找。

我们的主角范成大该出场了!

接下来虞允文找到了范成大,压根不用什么三寸不烂之舌,范成大一听到消息,慨然应允。

就这样,公元1170年,范成大抱着必死的决心,安排好后事,哼着“枕风宿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准备出使金国。

临行前,孝宗密诏范成大,让他亲传口谕和金商讨国书礼仪事宜,这下不是与虎谋早餐了,直接变成了与虎谋皮了。

没办法,反正都是九死一生,无所谓了。范成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他的危险旅途。

路过汴梁,范成大填词一首: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范成大【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就这样,范成大一路风餐露宿,啃雪食毡,跌跌撞撞来到金都燕京(北京)。

一到燕京,范成大赶紧写好请求更改国书礼仪的笏板,偷偷藏了起来。

大殿上,范成大进献孝宗准备好的国书,慷慨陈词,一番恭维,世宗听得如痴如醉,一看完颜雍开始飘了,范成大话锋一转,赶紧将事先打好腹稿的受书礼仪事宜说了出来,然后掏出了笏板,这完颜雍一脸懵逼,然后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玩阴招啊(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金朝大臣也慌了,赶紧一拥而上要把他拖出去,范成大想着反正都是一死,干脆跪立不动,你不收国书老子就不起来

这完颜雍也很尴尬,一直崇尚汉文化的他深知即便两国交战,也不斩来使,何况现在是和平年代,为了缓和气氛,就只能说考虑考虑,让范成大先回酒店等候通知,结果范成大杠上了,还一直跪着,你能想象出保持跪着的姿势被人架出皇宫的抬回驿管,大臣民众群起围观的场景吗?

金人受得了吗?

受不了!

太子完颜允直接不爽了,准备带兵直接冲进驿馆击杀范成大,一了百了,幸好越王(完颜雍庶长子)衡权利弊后及时阻止才罢。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局部

经历一番惊心动魄,范成大最终毫发无损而归。金世宗虽不同意修改国书的受书礼仪,但还是同意按照先前国书所述归还宋钦宗棺椁,并且允许南宋迁走河南皇陵。这次出使,范成大虽没有满足孝宗私心,但却让金国君臣刮目相看,最后保全气节凯旋归来。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最后对范成大此次出使的评价是:范成大牛逼啊!

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

范成大在金这二个月,除了前文的《水调歌头》,在驿馆中他还写了一首《会同馆》表明心迹: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范成大【会同馆】

老子就是汉代的苏武,不要问老子公羊产不产奶,有本事把老子丢到蒙古去放羊吧......

然后还将一路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流水账——《揽辔录》,一本按照陆游嘱咐写的旅行日记,表面是旧都汴梁的一片残破,中原遗民“习胡俗已久”的黍离之悲,实则还隐藏了各种间谍军事信息,甚至还将东京城中一门一楼的名字都作了标注……

平生故友端有几

自打南归后,范成大也深得孝宗皇帝赏识,随即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一路青云直上。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受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这里他和陆游开启了两个老男人间“平生故友端有几”的温情友谊。

很多人认为陆游范成大相识相知于成都,其实不然,如果梳理他们各自的时间线,你会发现有很多相互重叠的地方。

要说范成大陆游的死生之交,还得把时间倒拨回公元1154年的那场锁厅考,那一年人才辈出,由张孝祥领衔,虞允文、范成大、杨万里紧随其后,悲剧的是陆游,本是状元之才,却因秦桧插足毛线没捞到一根。那一年范成大顺利完成了平民到公务员的华丽转身,陆游也就此别过,转身回去完成了他和唐婉的千年绝恋。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局部

公元1162年,孝宗上位,范成大进京临安,监管太平惠民和剂局,同年,陆游得以平反,恢复了进士身份,授为枢密院编修官,孝宗主战,同为主战派的范成大陆游自然无话不说,再加上两位同志各种兴趣爱好又志同道合(诗歌,书法),自然形影不离,经常一起煮酒论英雄,把酒话桑麻。

然而陆游本身更加激进,不仅主战,还管孝宗私生活,出卖老板花边新闻给了张焘,这孝宗刚备胎扶正,肯定要翻滚几天的啦,很快孝宗就把陆游踢到镇江府去当通判了,范成大作为同僚,人微言轻,也帮不了陆游什么,长亭外,古道边,范成大只能手书《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为其送行,以示安慰:

宝马天街路,烟篷海浦心。非关爱京口,自是忆山阴。

高兴余飞动,孤忠有照临。浮云付舒卷,知子道根深。

是说云门好,全家住翠微。京尘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边锁风雷动,军书日夜飞。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违。

——范成大【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

诗中有“孤忠有照临”,“知子道根深”两句,说明真正懂陆游的还是他范成大,最后这句“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违”说的是范成大拍着陆游的肩膀说:陆兄,功名对于你来说就是信手拈来,你安心去吧,要相信未来,相信自己,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不要碰瓷了。

下一次相遇是八年之后了。

公元1170年,范成大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身在山阴老家的陆游本来已经准备好打包全家老小前往夔州任职了,得知消息后立马跑到京口(镇江)去守望范成大路过,摆下盛宴迎接,酒过三巡,陆游抛出他此行京口的核心话题:自己现在是没什么用武之地,你范成大牛逼,就想让你去当一回探子,记录一下沿途民风民俗,绘制清楚道路,地形,军备什么的,要是回不来了就当我没说,要是回来了那就大有用处了!范成大一听也挺悲壮,然后牢记于心,最后不仅不负使命,全身而退,还真把这两个月的见闻记录写成了一本《揽辔录》,同期,陆游也游山玩水写下《入蜀记》。

再下一次见面还有五年——

范成大出使金国归来,领命中书舍人,陆游却在夔州想着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发呆。

这五年里,范成大无论是身居朝廷高位,还是地方历练,都混得如鱼得水,上下赞服。而陆游则是先在南郑磨刀霍霍,后在四川败走残年。

当时陆游日子并不好过,1172年好不容易追随王炎等着实现抗金大业,仅仅八个月,幕府解散,梦就破了,旋即被丢到成都去当安抚司参议官,他在《剑门道中遇微雨》说自己是骑驴入川,郁闷至极。

南宋 赵禹功 雪中梅竹图

1175年,陆游范成大终于再一次重逢了。

范成大到任,看到老朋友这么颓废,立马特邀陆游为其参议官。

两个人一生都是主战派,当时也都是和主和派相爱相杀不得志,知己相遇,一个人独浪,变成了两个人一起浪,借酒消愁愁更愁。

两个人在成都那是放浪形骸,彻底放飞了自我,没事就饮酒赋诗、笔耕不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而且一不小心,两位大爷还活成了唱酬网红。

安于享乐,抗金大业忘了吗?

没有啊!报国无门啊,看两人写的: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属橐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陆游【成都大阅】

北郊征路记前回,三尺惊尘马踏开。新涨忽明多病眼,好风如把及时杯。

青黄麦垄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来。游骑不知都几许?长堤十里转轻雷。

——范成大【上巳前一日学射山万岁池故事】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他们就被主和派举报了,陆游领了一顶“不拘礼法”、“燕饮颓放”的高帽子,直接被CTRL+X,到浣花溪去锄耕不辍、自号“放翁”去了,范成大身居高位,相安无事。

被罢官后,陆游更浪了,不仅自号放翁,还自嘲“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读书入仕一辈子为了啥?几十年后,张载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游却是一生心怀壮志,始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所以选择浣花溪,那是因为他懂得杜甫当年的国破山河在,懂得杜甫当年的有志无时。

公元1177年五月,范成大意外被召回临安,陆游更意外,但也无可奈何,只能依依惜别,长亭更短亭,一路上跟屁虫一样送了十几天,走了一百多公里才终须一别,好基友一辈子,可见情谊至深。

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秋,陆游转任江西常平提举,次年四月,江西发大水,饿殍遍地,陆游直接先斩后奏,开仓放粮。被赵汝愚一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气得直接辞官回了山阴老家。

这时的范成大也好不到哪去,几经起落,却只能转辗于地方,离庙堂越来越远,虽有作为,终不得志,最后愤而辞官,回到石湖(江苏苏州)老家养老。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田园生活。

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朝庭又征召范成大为福州知州,范成大推脱不了,就想了个损招:走到半路(婺州,现浙江金华),范成大装病说老子不去了,朝廷拿他没办法只得准了(以病请闲)。

而同年的陆游好不容易在孝宗卸任前一天领到了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结果又去关心光宗的后宫花边八卦,光宗皮笑肉不笑地给陆游亲自戴上一顶“嘲咏风月”的大帽子,让他滚回山阴老家。

这俩老头一人住江苏苏州,一人在浙江绍兴,相隔不到两百公里,自此就开启了飞鸽传书,遥相唱和的田园生活。

南宋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局部

但这样的田园生活不太长,倒不是因为哪个小人又嫉妒他们种地种得欢,而是范成大去世了。

公元1193年,噩耗传来,陆游正读到他《揽辔录》中的《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

范成大的无奈,像极了陆游自己所写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想到如今故人阴阳两隔,故国遥遥无望,这眉宇雕镂的陆老头不禁老泪纵横。

公元1209年冬,陆游也病倒了,翌年一月,仅余一丝游气的陆游奋力写完绝笔诗《示儿》也随范成大而去,人之将死其言也哀,这一辈子啥都可以放下,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自此,两位巨星,带着遗憾,带着悲愤匆匆走过了这悲剧的时代。

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姑苏城外范文穆公祠,穿越尘世迷雾,溯一路流光,长满青苔的石碑刻着岁月如潮......

参考文献: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元 脱脱等

《宋史纪事本末》元 脱脱等

《史记·袁盎传》汉 司马迁

《续资治通鉴》宋 李焘

《词林纪事》清 张宗橚

《横渠易说》宋 张载

作者:浅浅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范成大  范成大词条  万里  万里词条  踏上  踏上词条  致命  致命词条  
综合

 yesuo聊历史||诸子百家之法...

关于“法家”并不像“道家”、“儒家”、“墨家”一样有一位“开山祖师”并形成门派和传承,法家大多独来独往,各行其是,他们师承儒家,却又崇奉道家,最后的实践自成一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