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居里夫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同时也是两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她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诺贝尔奖章被拿来作为孩子的玩具,二战时还差点被主动销毁捐献法国作为军费……
她饱经风雨,磨难重重,最终光耀于天地万物间。
世界上只有一位居里夫人,想成为她这样的人,有什么难的?
在成为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之前,居里夫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她本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出生在波兰华沙。
彼时,波兰被沙皇俄国占领,任何一个波兰家庭都处在残酷压迫之下。
玛丽亚的母亲因长期的肺结核侵扰不得不辞掉工作。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在沙俄政府派驻的校长监视下工作,七口之家靠着一人微薄的工资撑着,生活困苦。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玛丽亚对生活的苦难感受不深,却对读书认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母避免她被过早“开发”,常会限制她接触书本,只是让她去公园玩耍。
一个优秀的人的潜能,是压不住的。
当时波兰的大学不收女学生,玛丽亚中学毕业后,不得不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一方面贴补家用,另一方面积攒着她求学的钱。她梦想成为巴黎大学理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相比柏林和彼得堡的压抑,显然法国巴黎自由的空气让她着迷。
24岁那年,她终于成行巴黎,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双学位。
1894年,玛丽亚遇到了一个改变她的名字和人生的人,比埃尔·居里。
来巴黎之前,玛丽亚曾尝过初恋的苦涩,与学生的恋情无疾而终。
入学后,这个26岁的女子将爱情抛诸脑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看起来与浪漫的巴黎格格不入。
玛丽亚在著名物理学教授李普曼的实验室工作,研究各种钢铁的磁性,苦恼的是,狭小的实验室总是无法合理安置机器,让她的实验无从开展。
比埃尔·居里时年35岁,是法国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
他和哥哥雅克·居里发现了一种重要晶体现象“压电效应”,后来又在磁性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顺磁质的磁化率与温度成反比,被命名为“居里定律”。
这位法国冉冉上升的青年物理学家,和波兰女学者玛利亚的交谈,一开始就点燃了火焰。
他们发现了彼此众多的共性:对科学的热忱、同样聪明高尚、相似的成长轨迹、以及失败的初恋。
在科学的泥土中,爱情萌芽了。
接下来的会面中,比埃尔几次询问玛丽亚结束学业后是否会离开法国,每次玛利亚都会给出坚定的答案:“波兰人没有权利抛弃自己的祖国。”
在比埃尔眼里,玛丽亚是个“天才的妇女”,他的梦想就是和一位同样热衷于研究的女性结合。
他告诉玛利亚,“你没有权利抛弃科学”,实际上内心最想说的是“你没有权利抛弃我”。
这个身材高大、严肃优雅的物理学家,虽然比自己大9岁,但在脸上丝毫看不出岁月雕刻的痕迹。
他的学识和谈吐,以及对物理学的热情,每次都会感染着自己。
玛利亚考虑过嫁给一个法国人是怎样的后果,在波兰人看来,这无异于叛国。
被爱情炙烤的两个人,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暂时分开。书信成为了彼此交流的唯一工具。
比埃尔努力说服玛利亚回到法国,成为他的妻子,共同做物理研究,许给她光明的未来。
比埃尔曾发誓永远不结婚,青年时候的热恋,遇到悲哀的结果,使他从此退缩,躲避女人,始终相信结婚与献身科学的生活是不相容的。
然而,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这个长着一双灰色眼睛的波兰女子,将一切都打破了。
她的天才、勇气和高尚,与自己之前见到的任何女人都不一样,拥有着成为伟大人物具备的性格和天赋。
十个月之后,玛丽亚回到了法国。
1895年,她接受了亲朋好友对她的祝福,接受了比埃尔的求婚,嫁做人妇,自此改名居里夫人,长居法国。
一个人是否爱国,不在于是否生活在哪片土地上,而在于是否心中始终惦念着祖国。
婚后的第一年,二人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伊雷娜,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居里夫人的生活再也不是简单的实验,她要照顾女儿、家庭、在实验室和厨房忙忙碌碌。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其中任何一项,对科学的渴望让她挤出时间来完成了一篇重要论文。
接下来,她和丈夫比埃尔的一个重要发现,让居里夫妇这个称呼站上了科学的高峰。
居里夫人从小具有探险家的性格,喜欢尝试。在看到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发现金属中“放射性”现象后,居里夫人非常感兴趣。
她在实验室中不断试验铀和钍的放射性,却发现在不同的矿化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比铀和钍含量加起来的强度要大很多。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矿化物中,还有神秘物质具有强大的放射性,至今仍是未知。
这个放射元素到底是什么?
居里夫妇和物理学家们探讨,但都被简单粗暴地认为实验错误,并且劝他们谨慎。
他俩做了几十次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坚信自己没有弄错。
与其他物理学家相比,居里夫妇不仅拥有敏锐的嗅觉,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气和行动力。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既然有做某种事情的天赋,那么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种事情做成。”居里夫人曾这样说。
居里夫妇互相提携,在无人行进的道路上行走。
1898年4月,居里夫人在沥青铀矿和铜铀云母中发现两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元素。
对于第一种可以确定的元素,居里夫人征求比埃尔的意见,我们给它命名为“钋”(po)好不好?这个字来源于他的祖国波兰(Poland)的国名。比埃尔欣然同意。
不久,他们确认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提议命名为“镭”。
实验结果公布后,引发了物理学界和化学界的轩然大波,有人提出质疑:“至今为止,没有人看见过镭的原子量。你把镭指出来,我能看见,就相信它的存在。”
为了让人信服,居里夫妇花费了四年时间来证实,提取纯镭和纯钋。
这一切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首先,沥青铀矿矿化物太贵了,而且要从国外运到巴黎,居里夫妇投入全部积蓄仍捉襟见肘。
他们不能求助于任何机构,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其次,没有人愿意资助他们一间条件成熟的实验室,他们只好回到居里夫人原来的小实验室,那里四处漏风,旁边还有一个废弃的医学系的解剖室,阴森森的。
正当居里夫妇对高昂的沥青铀矿矿化物一筹莫展时,奥地利政府愿意支持这两个怪人原料,铀矿炼制后的残渣,并允诺愿意以优惠价格出售给他们。
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那些被麻袋装着的铀矿残渣,竟然蕴含着近代物理学的巨大希望。
从1898年到1902年,居里夫妇在旧棚屋中整日与炉火为伴,提炼残渣中百万分之一的元素。
二人做了分工,比埃尔负责在实验室内研究镭的特性;
居里夫人每天早上照顾完孩子后,便离家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院子里忍受着浓烟和咽喉的疼痛,连续几小时搅动溶化锅里沸腾的放射性材料,提取纯镭盐。
她要的是精度极高的提取物,却常被大风和飞屑骚扰,要付出巨大精力与之搏斗。
在耐心上,男人永远不是女人的对手。
比埃尔开始对这种重复的生活感到厌烦,数度想放弃,居里夫人却拿出超强的耐心,不断地坚持和突破。
她对比埃尔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我想看到那一天。
“每天都筋疲力尽”,这是她给家人信件中常用的描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含有镭的化合物堆积的越来越高,居里夫妇越来越接近心中的设想。
1902年,经过上万次实验,从8吨铀矿残渣中,居里夫人终于提取出了十分之一克纯镭,并且初步测定了这种新元素原子量为226。
那些质疑的声音,因为一个不甘放弃的女人,消失不见。
装在瓶子里的镭,散发着蓝色的光芒,居里夫人凑上前去,比埃尔看到了夫人眼睛那样明亮。
他抚摸着夫人的头发,喃喃的说着话,那是他们的镭,就像初生的孩子。
为了得到这些镭,比埃尔的四肢常常无力,健康每况愈下;
居里夫人的脸色常年煞白,紧张的神经让她的体重在四年内降低了七公斤。
她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这个可怕的病症也钻进了她的身体,不时短促的几声咳嗽,都在提醒着她要休息。
然而,居里夫妇二人不能休息,为了继续实验,他们需要钱;
他们不得不低头拜访那些官僚,希望得到教授岗位,来平衡开支。
成名之后,居里夫妇被记者和各种宴会包围,每日疲于应付。
比埃尔和居里夫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他们更希望拥有以前宁静的生活,从事实验研究。
镭不仅是实验发现,而且可以用于医学治疗癌症,这让美国比利时等国计划大规模提取,但他们却没有提取纯镭的方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镭的发现兴趣盎然,纷纷来信索取提取镭的资料和方法。
关于是否公开,比埃尔和居里夫人进行了讨论。
如果不公开,取得专利执照,就意味着一大笔钱,足以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但二人决定不能这样做,因为违反科学精神。
他们无比梦想拥有一个条件优秀的实验室,但最终选择了继续与贫穷为伍,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造福人类。
他的风湿病越来越严重,发作起来四肢无力只能躺在床上。
有一次,他低声对居里夫人抱怨:“我们选择的工作太苦了。”
居里夫人想反驳他,但只能温柔地劝慰比埃尔。
对于居里夫人来讲,让她一生铭记的日子,除了提取出放射性镭的那天,就是1906年4月19日。
比埃尔·居里在这一天被马车撞倒意外离世。
居里夫人从此永远失去了这个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这个承诺共守一生的爱侣。
当她听到这个噩耗时,没有哀嚎,像被什么击中一样,僵硬地询问送信的人:“比埃尔……死了?他……真的死了?”
她见到了比埃尔那张熟悉的脸,她吻上去,抱着尸体久久不愿放开。
直至第二天,见到了远道而来的比埃尔的哥哥雅克·居里,她的眼泪决堤了……
她回忆起比埃尔生前曾对她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即使一个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还应该照常工作。”
比埃尔走了,留给居里夫人的是,代替比埃尔的教学工作,照顾两个孩子,继续完成未竟的科学探索,以及心底的思念。
作为一个成年人,痛苦往往不再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仅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一旦好好地去体会它,让它在你心里流动,这种感受就会成为一份能量。
居里夫人在公众面前迅速停止了悲伤,她要投入到工作中。
她开始了新的研究实验计划,在与人合作中,成功离析了金属镭,并发明了用镭射线来测量镭的重量,制备镭的第一个国际计量单位,这对放射疗法的标准至关重要。
法国科学院提名居里夫人为院士,但遭到了固有偏见的抵制:“女人不能当选为院士!”
最终,居里夫人以一票之差落选,成为法国科学界的耻辱。
1911年,瑞典科学院纠正了法国科学院这个错误,将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这位44岁的中年女人。
居里夫人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人,而且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在科学界,以往人们提到居里这个姓氏,都是以夫妇的名义,比埃尔·居里去世后,人们认为玛利亚·居里足以单独扛起这面旗帜。
然而,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居里夫人将自己的成就与比埃尔·居里绑在一起,没有比埃尔的支持,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在居里夫人声望达到顶点时,那些躲在背后的同行们却对她放了冷箭,歪曲诋毁她的寡居生活,这让她不寒而栗。
多年的放射性物质研究,不断摧毁身体的造血功能,贫血的症状常常袭击她,头晕、消瘦,脸色苍白;肾脏也受到了损伤,这几乎让她站不起来。
当祖国波兰要为她筹建实验室的消息传到她的耳朵中,她似乎满血复活,拖着病体前往华沙,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法国,她和比埃尔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座先进的实验室,也终于要实现了。
这次她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一间大房子,豁亮的窗户每天都可以洒进阳光,甚至还准备安一台升降电梯。
时间来到了1914年。
众所周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年份,战争的阴霾让居里夫人和家人天各一方,她的实验也几乎被中断。
波兰已经被德国占领,第二祖国法国被德国铁蹄践踏,巴黎朝不保夕。
居里夫人想做点有益的事情,她想到了X射线设备可以帮助那些受伤的士兵,不必手术便可确定弹片在体内的位置。
她带着X光机设备辗转于各大医院救死扶伤,所救助的伤员超过100万。
她忘了吃饭,忘了休息,忘了自己身体的病痛,只记得能多救一人,便增加一份希望。
她把自己仅有的金子捐出作为军费,甚至想到把诺贝尔奖章也销毁融化,被工作人员严词拒绝了。
居里夫人将她储备的镭,不容侵犯的镭,拿出来供国家用于医疗救助。
在她的带领下,紧急培训了上百名放射科护士,帮助医生开展手术。
当战争的炮火渐渐熄灭,无数英雄获得了荣誉,但居里夫人什么都没得到,尽管她的贡献并不弱于那些上战场的战士。
她不计较,认为自己收获良多。
镭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且被证明是有效的。
她的大女儿伊雷娜成了自己的助手,决心走研究镭的道路。
还有什么荣誉比得上呢?
居里夫人常有时不我待的感觉,加紧了工作节奏,她担心镭研究的命运无常,从实验室回家后还要写专著。
身体在一天天的垮掉,每次医生见她都会告诫她:立刻休息,停止工作。
只要有一点活力,她便开启马达行驶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
1934年,她的女儿伊雷娜和女婿约里奥发现了人工放射现象,于次年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全家都是诺贝尔奖,世间仅此一家。
不仅如此,她的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放射性元素研究阵线上的骨干科学家。
居里夫人多年的心血将人类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然而,好消息并没有冲掉居里夫人的疾病。
由于镭的强放射性,她得了严重的贫血症,急速吞噬着她的身体。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在疗养院去世,享年67岁。
居里夫人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但给世界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从波兰热爱读书的孩童,到两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她的一生承载着爱国梦和科学梦,伴随着成功与磨难,但她没有一次消沉和放弃,她用无比强大的信念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她像一盏探照灯,照亮了民族和世界的未来。
她的祖国波兰曾受人欺辱,但所有人都尊重这个伟大的波兰人。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留下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会变,但是我始终如一。”
我想,这句话似乎为居里夫人订制。
虽然不必人人成为居里夫人,但人人需要成为自己。
本文转载自“真实人物”(ID:
本文转载自“真实人物”(ID:shuolishi008),作者:张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