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装疯卖傻36年的唐宣宗李忱,被戏称为“智障人士”“废柴”,以卧薪尝胆之功继得帝位后,立马显示出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强皇权、息党争,重人才、整吏治,善从谏、明法度,通过把帝王政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巧妙运用,开创了晚唐最后一次辉煌的“大中之治”,也为后世打造了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雏形,和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一起位列大唐四位可供后世王朝祭拜的唐朝明君。
一、“智障人士”唐宣宗的登基之路
据《旧唐书》: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母曰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
生于公元810年的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唐穆宗李恒同父异母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三个皇帝的叔叔。
1、庶出皇子,屡遭戏耍险丧命
《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十余岁时,遇重疾沈缀,忽有光辉烛身,蹶然而兴,正身拱揖,如对臣僚。乳媪以为心疾。穆宗视之,扶背曰:“此吾家英物,非心惫也。”赐以玉如意、御马、金带。常梦乘龙升天,言之于郑后,乃曰:“此不宜人知者,幸勿复言。”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巨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
因为李忱的母亲生他时,只是一般身份的奴婢宫女,所以始终以一副胆小怕事、木讷寡言的面目示人,经常遭人唾弃,受其他嫡出皇子欺负,但他从来没有任何反抗,只是默默承受,因此落了一个“智障”的外号。因为他被封为光王,所以也被那些看不起的侄辈们戏称为“光叔”。
有一次,他的侄子唐文宗曾经在宴会上公开戏耍他,说谁要是能让光叔笑一下,就赏赐谁。这下子可开了个好头,只见那些皇子皇孙们一拥而上,极尽调戏侮辱之能事,但李忱就是不见一丝笑容,一直就木讷的坐在那里,好像这一切和他毫无关系似的。
到了他另一个侄子唐武宗时期,他的境遇更加的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武宗看出来他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样愚蠢,内心对他有了一丝忌惮,就时不时的测试他,甚至还要直接了结他的生命。
《贞陵遗事》记载:唐宣宗在藩时,常从驾回,而误坠马,人不之觉。比二更,方能兴。时天大雪,四顾悄无人声。上寒甚,会巡警者至,大惊。上曰:“我光王也,不悟至此,方困且渴,若为我求水。”
于是,诸如摔跤啊、走路不稳啊等等各种意外时不时的光顾李忱。曾经有一次,武宗带领皇室子弟饮酒作乐,故意设计让李忱坠马,猝不及防的李忱一头栽了下去,昏迷在大雪纷飞的狩猎场上。要不是一位巡逻的士兵发现后救了他,还真的就一命呜呼了。
看看怎么弄李忱都死不了,唐武宗心里那个腻味的不要不要的,干脆不再遮遮掩掩,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命宦官把他绑起来丢茅房淹死。这个时候,内侍宦官仇公武出场了。他对唐武宗说,陛下,我看想让他死不太容易,还是我去一刀结果了他吧,唐武宗就让他持刀去直接杀了李忱。
唐武宗
如果你以为仇公武真是为唐武宗着想,那你就错了,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见他急匆匆的赶到茅厕,支走了其他宦官,把泡在茅房里奄奄一息的李忱捞了出来,装在运粪的车上偷偷的送出了宫外。而对宦官仇公武信任有加的唐武宗并没有查看虚实,还以为李忱这个时候早已经是一具冷冰冰的充满了屎尿味的尸体呢。
狼狈不堪、大难不死的光王,只好隐姓埋名,辗转逃到了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的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名琼俊。而对李忱有所图的宦官仇公武,则一直关注着李忱的行踪动向。
2、韬光养晦,36载隐忍终出头
唐宣宗的上台,在唐朝历代帝王中,属于最具戏剧性的一位。在经历了其父唐宪宗的“元和中兴”之后,他的弟弟穆宗和侄子唐敬宗、唐文宗相继因为各种原因,都在壮年时期驾崩,最后,武宗也追随太宗、宪宗、穆宗在嗑药成仙的路上狂奔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仙丹妙药的加持下,皮包骨头的他,如愿以偿的驾鹤西去,时年32岁,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孤儿和寡母还在凡间煎熬。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李炎病危,因为他并没有册立太子,这个时候,立谁继位,就成了唐王朝最大的政治。
就在人们惶惶不安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自唐朝中后期,朝政大部分时候都把持在宦官的手里,他们的势力非同小可,就是皇帝也要顾及宦官几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宦官们还掌握着皇帝的生杀废立大权。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为了继续维持宦官对朝政的把持,选一个对自己基本上没有威胁的人继承皇位,就是他们的终极目的。于是,那个一直被弟弟和侄子们戏耍欺凌,几次三番差一点死于武宗手里的“智障人士”、“废柴”光叔李忱,被这群宦官纳入了视线。在宦官头子仇公武、马元贽的操纵下,很快就秘密的把他从外地接入了宫中,并将其立为皇太叔,履行监国之职。别小看这个“太”字,那可是相当于储君的位置了。李忱作为唐宪宗的儿子,后面几位皇帝的叔叔,资历那是足够的老了,虽然给外界的印象是呆傻智障,但因为有主管内廷事务的宦官们力挺,朝廷的大臣们虽然知道宦官们这样做的居心,但也无可奈何。
三月二十三日,油尽灯枯的唐武宗李炎驾崩,几次三番大难不死,隐忍了36年、被宦官视为可以玩弄于掌骨之间的“傀儡”“废柴”皇太叔光王李忱在宦官们的簇拥下继位大统,是为唐宣宗。
3、唐宣宗继位的疑虑
据唐宣宗继位后的表现,促使宣宗继位的推手,除了宦官集团,内廷另一大势力翰林学士集团不可小觑。翰林学士身居内廷,位于权力中枢,但他们在宣宗前面的几朝里,也是被李党打压的对象,因此,他们在宣宗登基问题上应该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虽然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宣宗登基以后,翰林学士五员的白敏中拜相,韦琮、徐商先后登上相位,其他二人也得到重用,就明证。
所以,有人也怀疑从一开始,就是宣宗本人主导了这一切,宦官和翰林学士们只是他的棋子,只是他隐藏的够深而已。这些在《唐故振武麟胜等州监军使孟秀荣墓志》有蛛丝马迹可寻。
二、压宦官,除党争,牢固树立皇权的核心地位
1、见朝臣,立君威,摆脱宦官干政
据《旧唐书》:及监国之日,哀毁满容,接待群僚,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
在行使监国职能期间,李忱就开始表现出一丝帝王之气,但还稍为隐藏,并没有被拥立他的宦官们察觉,可见李忱真够隐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让自己功亏一篑。
在登基前,按照惯例,新君是要先接见大臣的。作为皇太叔监国的光王李忱,自然也要走这一道程序。别看只是一个例行的程序,它却可以让即将登基的新君观察朝臣的反应,同时也能够让大臣们对这个即将登基的新皇有一个直观的判断。
而这一天,正是李忱初现峥嵘的时刻。肃静而又压抑的朝堂上,只见大臣们默默地立于两旁,一个个的望着李忱,而李忱也端坐龙椅,静静地注视着这些臣子们。这个时候,怀着对即将掌控“傀儡”皇帝的满腔喜悦,踌躇满志的大宦官马元贽,以趾高气扬的神态把目光对准了李忱。
这一看不打紧,马元贽的内心突然冰冷了起来,因为他看到了李忱扫射给他的那双冷厉的眼神,才知道,这个皇帝可不是他表现出来的傻呆,绝对的扮猪吃老虎的角色!这时,他心里那个后悔啊,但是肯定晚了,李忱继位那是板上钉钉不可逆转的事情了。本来想借机干政,谁知道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以后还真的小心翼翼,说不定哪天就被皇帝干掉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自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党,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诛窜甚众。”
唐宣宗一上台,就把那些涉及其父唐宪宗被杀案的宦官、外戚等等收拾了个遍。
当然,唐宣宗的目的是压制宦官,只要他们不干政即可,毕竟他能够登基,宦官功不可没,所以继位以后对这些有功于他的宦官一直不停的赏赐,以使他们有个心理平衡。
另外,唐宣宗严厉禁止内臣和外臣之间的勾结。一次宣宗看到前几天赐给宦官马元贽的玉带系在宰相马植的腰上,所以宣宗皇帝很快将马植贬出长安,外放为天平节度使。
初登大宝的唐宪宗,压制了宦官干政的可能性以后,吸取前几朝的弊端,通过亲手处理唐武宗驾崩后的一系列旧朝事务,以非凡的气魄一下子就把政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2、除党争,树皇权,权臣李德裕被贬
牛李党争
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就开始,到宣宗上台,跨度长达40余年的牛李党争,不仅搅乱了朝堂的政治氛围,也极大地消耗了唐王朝的政治资源,让本就江河日下的唐王朝更加的衰败。唐宣宗上台以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压制了蠢蠢欲动的宦官集团以后,立马着手解决困扰朝廷的朋党之争。
由于李党的当家人李德裕属于唐武宗的坚决拥护者,而唐宣宗一直遭受唐武宗的打压,吃尽了苦头,加上李德裕平时比较飞扬跋扈,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革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位,并且一贬再贬,由东都留守,贬为潮州司马,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忧郁中死在遥远的崖州。其余的李党众人也都遭到了清洗。
总体来说,排除李德裕的跋扈作风外,他在主张强化朝廷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抑制藩镇势力,反对和边的姑息政策,加强吏治,扶植农桑等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建树,唐宣宗没能继续用他,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打压了以门阀士族的代表李党以后,唐宣宗就把目光转向了出身主要的寒门子弟的牛党,将牛党令狐绹、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牛党首领牛僧儒也返朝为官。
牛李党争虽然到此结束了,但牛党确确实实没有什么能力强大之人,这也是唐宣宗的损失。当然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不用李德裕,也能说得过去,虽然但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但也为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台。
至此,通过对宦官集团和朋党的处理,唐宣宗牢牢的掌握了大唐的权力,也成了宣宗一朝唯一的权力中心。
3、息灭佛,拢人心,建立政治资本
武宗灭佛
武宗在位时的大规模灭佛运动,起因是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在唐武宗的支持下,由宰相李德裕直接操刀。一方面,佛教寺院财产被剥夺,僧尼还俗,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也因此走向衰微。另一方面,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收归政府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使中国社会免于陷入宗教狂热,避免了宗教势力主导国政的情况。
唐宣宗即位后,针对灭佛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停止了这种做法,使其得到了适当的恢复,争取到了一定的民意拥护,从而建立他的政治基础,对加强皇权起到一定的作用,十分有利于他在后来的一系列举措中获得支持。
三、整顿吏治,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雏形
解决了权力问题后,唐宣宗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吏治问题。一个运行良好的官僚系统,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唐宣宗在方面是有所建树的,可以说打造了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雏形。
1、掌握重要官员的任免权,从根本上排除朋党可能
《唐语林·卷一·政事上》:宣宗命相,一出于己。尝诏枢密院,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邺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仰指挥学士院降麻处分。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以邺先判度支,再审圣旨,未审下落,抑或仍旧?上疑左右党萧,乃诏翰林院,户部侍郎判户部事崔慎由,可工部尚书平章事,落下判户部。
李忱任用宰相,皆由自己亲自选定。一次,李忱命萧邺为相,遣枢密使询问是否留其史职,李忱惧有朋党,遽换崔慎由为相。马公儒多了一句嘴,萧邺已经到手的宰相位置没了,就是唐宣宗担心他们会有朋党之嫌。
白居易
本来唐宣宗想提拔自己的诗友白居易担任宰相,但下诏的时候才知道白居易已经去世八个月了,只得另寻他人。为此,在847年五月唐宣宗还写了一首诗吊唁,从诗中可以看到唐宣宗文采也很了得: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资治通鉴》记载:兵部侍郎、判户部蒋伸从容言于上曰:“近日官颇易得,人思徼幸。”上惊曰:“如此,则乱矣!”对曰:“乱则未乱;但徼幸者多,乱亦非难。”上称叹再三。伸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复得独对卿矣。”伸不谕。十二月,甲寅,以伸同平章事。
唐宣宗通过观察,发现蒋伸此人有大才,可用,后来就被任命为宰相。
2、重视科举,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官员队伍。
古代人才的来源不外两种,一种是名门大家望族的子弟,这些人具备寒门子弟很难超越的基础优势,他们有足够的人脉和财力,入仕对他们来说相对很容易。但对寒门子弟来说,只有科举一条路,相当于我们现在高考一样,同样是普通人家入仕的最佳,也基本上是唯一的途径。
放在今天,对依然存在的寒门能不能出贵子的讨论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科举考试
唐宣宗在打击了士族势力以后,就把开科取士看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了。当然也不是不要士族势力,而是对他们要求更严格了,都要走科举这条路,也算是科举面前人人平等吧。
皇帝是世袭制,不用参加科考就能坐到天下第一的宝座。但唐宣宗却不这么想,为自己不能经历科举考试耿耿于怀。为此,他曾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所以唐宣宗重视科举也就容易理解了。
《唐语林》卷四记载:“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
在朝堂上会见群臣的时候,喜欢进士及第的唐宣宗经常会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如果是,就替人家高兴,还要询问进士的诗文词赋等等;如果否,就叹息半天为之惋惜,这在历代皇帝中可谓独特唯一。
唐代孙棨的《北里志序》就说,唐宣宗“往往微服长安中,逢举子则狎而与之语。时以所闻,质于内庭”。五代时期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八记载:唐宣宗有一天遇到时任陕州廉使、颇有诗名的卢沆,向他索取诗卷,“袖之乘驴而去”,第二天,对大臣说起卢沆,“令主司擢第”。
《旧唐书》记载:“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
唐宣宗喜欢微服私访,他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想深入实际了解民间舆论对科举录取情况的评价,以便纠偏。
据《云溪友议》记载:唐宣宗临死前下诏裁放大批宫女,准许放出的宫女嫁给文武百官,但就是不许嫁给没有考中进士的举子。
在唐宣宗朝,“进士自此尤盛,旷古无俦”了,能宣宗一朝参加科举,对学子们来说实在是一大幸事。
3、重视官员资历和能力,建立官员任期考核制
朝堂之上
我们知道现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有任期要求的,要履历充分,而且还有考核机制。其实在唐宣宗执政时期,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唐宣宗对官员任命很谨慎,绝对不会因为心情而决定升了谁的职,没有特定的时间,没有特别的贡献都不会升官加爵的。
朝廷规定,地方官员要有任期要求,必须在一个位置上干够规定的年限才可以提拔调任,比如规定县令在地方任职必须满三年,才可以调任。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减少官员的频繁调动,影响地方施政效果,让官员在任期内专心致志的搞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光有任期限制还不行,任职效果政绩如何,那是要有考核的,宣宗就亲自抓州刺史一级官吏的任职绩效考核工作,因为地方官直接涉及百姓的利益。宣宗规定,州刺史不得直接外调到他处做官,在上任之前,都要进宫拜见,由其亲自对其进行考核,然后再决定任免。
宣宗的考核,并不是随随便便的问问,而是准备充分,询问有的放矢。为此,他专门安排翰林学士韦澳秘密编辑了一本名叫《处分语》的关于各州户口田亩、山州境物、风俗人情的书籍,方便宣宗了解地方情况。
他日,邓州刺史薛弘宗入谢,出,谓澳曰:“上处分本州事惊人。”澳询之,皆《处分语》中事也。(资治通鉴)
一次,邓州刺史薛弘宗进京朝拜宣宗,退朝后私底下对韦澳说:“皇上对邓州的情况如此了解,太让人惊讶了!” 其原因就在于这本《处分语》。
对表现不好的,唐宣宗对其不会客气。
大中十二年,冬,十月,建州刺史于延陵入辞,上曰:“建州去京师几何?”对曰:“八千里。”上曰:“卿到彼为政善恶,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则万里也,卿知之乎?”延陵悸慑失绪,上抚而遣之。到官,竟以不职贬复州司马。
唐宣宗对建州刺史于延陵说:“你到建州后为政的好坏,朕都知道,不要以为天高皇帝远就恣意妄为!万里之遥就像和在这阶前一样,你知道吗?”
这番话把这个表现不好的于延陵吓的汗流浃背,到任建州后,最终还是因为不称职被贬为复州司马。
令狐綯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上见其谢上表,以问綯,对曰:“以其道近,省送迎耳。”上曰:“朕以刺史多非其人,为百姓害,故欲一一见之,访问其所施设,知其优劣以行黜陟。而诏命既行,直废格不用,宰相可畏有权!”时方寒,綯汗透重裘。
看看,皇帝规定要面试即将赴任的刺史,令狐宰相擅自做主没有安排面见皇帝就直接就任,还找了个路远麻烦的理由来解释,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由此也可以看出,唐宣宗对官员任用的认真程度。
4、重视官员品质,无论皇亲国戚
郑太后的弟弟郑光,在面见宣宗的时候,说话没有礼节,言语粗鲁卑俗,宣宗认为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担任重要职位哪,就把他河中做镇守官改任为京师中级别比较低的右羽林统军,而且不允许再到地方任职。
对于擅自篡改奏章的枢密承旨孙隐中,毫不留情的进行了处罚,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除了对皇亲国戚中的官员加以约束,就是对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
大女儿万寿公主就因为不守妇道而被宣宗惩罚。
四、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唐宣宗同样非常重视依法治国,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中七年(853年)五月,唐宣宗命令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中法令条文相类似的条目一千二百五十条,分为一百二十一门,取名《刑法统类》(亦称《大中刑法统类》、《大中刑律统类》),作为依法治国的法律依据,并对五代和宋朝立法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语林·卷二·政事下》: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这个深得皇帝喜欢的乐工罗程,弹得一手好琵琶,仗着皇帝宠爱,竟然因小事就胆敢杀人。有乐工们为他求情,说他有绝艺,要求赦免他。可李忱却说:“你们怜惜的是他的才艺,而我怜惜的是祖宗的法度啊。”下令杖杀罗程。
五、勤政事,善纳谏,闻过即改
唐宣宗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时常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地阅读。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绚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会让令狐绚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宣宗随后便命宰相编了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
勤政的君主总是喜欢事必躬亲,并且总能明察秋毫,宣宗李忱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虽然中国古代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说法,但这只是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对依法治国、约束官员并无好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缺乏透明度,给官员提供腐败的空间。
善于纳谏,是李忱有别于唐朝晚期其他君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对纳谏接受的程度,仅次于唐太宗。
我们知道现在西方国家的总统,经常会去度假胜地度假,那你可知道唐宣宗想去华清宫休闲休闲,就遭到了谏官们的激烈反对,怕他会步唐玄宗的后尘,唐宣宗认为谏官们提醒的很对,便取消了行程。
除了谏官们的谏言,就算是自己的诏令,如果大臣们对此提出异议,只要认为正确的,他都会虚心接受,收回成命。
唐宣宗对臣下的尊重,不仅表现在重视谏言建议,对大臣们上奏的建议书之类的,都会先洗手焚香,然后才接手认真阅读,能这样做而且坚持不懈的皇帝,可是屈指可数的。
对于谏官魏,这个尽职尽责的魏征五世孙,谟李忱常叹:“魏谟有他祖辈(魏徵)的风范,朕心极重他。”
贞观政要
六、重民生,大力发展经济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宣宗一样深谙此道,在政治上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以后,在经济上也颇有斩获。
在平息灭佛的事情上,唐宣宗并没有把已经收缴的佛院财富交还,而是充实到了国库,极大的加强了宣宗一朝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改革漕运,充实大唐粮仓。大中五年(851年)二月,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立漕法十条,革除以前漕运屡遭岛侵、运输损失极大的的弊端。以往,每年运输四十万斛江淮米,运达渭仓的还不到一半,在漕运新政的加持下,每年运米至渭仓达到了一百二十万斛。
因为宣宗比较重视地方官的治理效果,所以一般地方官都不敢胡作非为,地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老百姓也有了一定的富足与安宁。
同情弱势群体,最看不惯仗势欺人的事情,这和他自小受尽屈辱的经历有关,但何尝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幸事?委屈我一个,受益千万人,对宣宗来说,值得。
七、平叛乱,收河湟,定边疆
唐宣宗不仅在政治上大有作为,而且在军事上也可圈可点。大破北狄,稳定北方;驱逐吐蕃,收复河西;平定安南,都护南疆;抚平党项,安定西陲。
收复河湟
先说一下被许多人吐槽的收复河湟,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从天上掉下的馅饼,恰巧被宣宗赶上了,这种说法不是幼稚就是刻意为之。吐蕃内乱是不错,这是能够收复失地的关键因素,但如果此时的唐朝也是一个内战纷起、混乱不堪、百业凋敝的王朝的话,你以为河湟之地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回归吗?答案的显然的,就是因为有唐宣宗治下的中兴局面,让河湟之地的军民看到了希望,沙州首领张议潮起义回归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中元年,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捷京师。这是继武宗时期大破回鹘汗国以后,又一次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军事胜利,至此以后,北方再无大的军事威胁,得到了彻底的平定,这绝对是宣宗的军事胜利。
王式授安南都护、经略使,到任后平定纷扰数年的安南之乱,稳定了唐王朝的南部边疆。
困扰唐王朝西部边陲的党项骚扰,在武宗时期多次出兵围剿,但毫无效果,而且损失不小。到了宣宗即位,经过调研,发现党项人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唐王朝的边将经常劫掠党项人的羊马,使得党项人不得不反抗。鉴于此,宣宗改变了武力讨伐的策略,改由文臣治理边疆,安抚党项人,慢慢的就结束了西部的混乱状态。
观宣宗一朝,这也是自安史之乱以后,最稳定的时候。
所以,治理国家,不只需要武力,脑子是个好东西,找到症结,用文火也可以治病的。
八、大中之治,晚唐的最后一抹辉煌
唐王朝近300基业,到了宣宗一朝,可以说接手的一个比较烂的摊子,虽然有其前任武宗打下了底子,但前面几个废物皇帝折腾的太厉害了,挖的坑实在是太深。诸如藩镇割据死灰复燃,土地兼并,宦官干政并没有彻底解决,实际上也解决不了,但宣宗靠个人的手腕与能力,在自己的一朝生生的把他们完全压制的不能不敢动弹,这就是其个人能力的表现,也是与其他同时期几位皇帝不同的地方。
唐宣宗早年的痛苦经历,早就他不屈不挠的性格,登基为帝后,节约自律,励精图治,在其统治的十三年里,唐朝的政治风气、社会繁荣稳定情况在晚唐时期无疑是最耀眼的,史载“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让大唐帝国的子民再次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气度与风流。
唐宣宗在位的十三年,虽然不能和太宗的贞观之治相比,但对于大厦将倾的晚唐来说,实属不易,这段历史被为"大中之治",也是实至名归。
司马光就这样评价唐宣宗: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 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历史上,以宣字作为庙号的,基本上都是中兴之主,比如汉宣帝,唐宣宗,明宣宗等等。因为宣本来就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庙号,不是什么皇帝都能评得上的,必须在治国理政上有很高的建树才行。宣宗在位时的许多治国方略,都值得后世参考,有些方面,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不能不说,这也是宣宗留给后人的财富。
遗憾的是,宣宗也和他的几位前任一样,没有挡住长生不老的诱惑,在丹药的侵蚀下,于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驾崩,享年五十岁。 而随着宣宗的病逝,大中之治宣告结束。而选储的失败,则让好不容易见到一丝光明的大唐帝国,也缓缓的落下了她那华丽的帷幕,成为晚唐历史上最后一抹绚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