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熟悉宋史的读者都知道,因掌管后周殿前禁军的都点检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在陈桥驿这个地方,发动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被手下将史们拥立为帝,从而黄袍加身,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宋朝。
赵匡胤由此成为大宋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大宋立国后,在位十六年的赵匡胤通过一系列"文治武功",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先南"的目标,恢复发展了社会经济,和平安定的环境得以重新呈现,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建隆之治"。
可以说,大宋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影响深远的伟大王朝,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功不可没。
不过,因"陈桥兵变"系历史剧重演,也给猜疑心很重、武将出身的赵匡胤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后遗症,在担心别人效法的阴影下,他不仅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部分大将的军权,还立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大宋沿着文人政治的方向拓展,呈现军事上的"弱宋"形象。
更离奇的是,赵匡胤自34岁称帝,在位不过16年,就在正值壮年时(公元976年)突然暴死,一代雄主就此倒下,卒年50岁。给后世留下了“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的千古玄谜,让人唏嘘不已。
一、历史剧重演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字元朗,又名赵九重,公元927年出生于河南洛阳,乃行伍出身,其父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
赵匡胤年少时,正值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起先在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效力,立下不少军功。
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后,郭威受命辅佐幼主后汉隐帝刘承祐。在郭威兢兢业业的帮衬下,一举平定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又大败契丹,使风雨飘摇的后汉得以稳定。
不过,威望提升的郭威一时功高震主,令后汉隐帝心生不安,便于公元950年痛下杀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诛杀郭威等人,意欲铲除郭威势力。
谁知,李弘义害怕,阵前倒戈,向郭威透露了皇帝的密令。
拥兵自重的郭威遂起兵反抗,走上两军对垒的谋反之路。结果可想而知,两败俱伤。后汉隐帝随及被诛杀,郭威亦"绝后",其两个儿子,还有养子柴荣的三个儿子及其家属也在这场战争中被诛杀。
公元951年,郭威在众将士的拥立下,取代后汉,建立后周天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黄袍加身。
郭威称帝后,即迁任所信赖的贴身侍卫赵匡胤为后周滑州副指挥使、开封府马直军使等职。
公元954年,郭威崩逝,因无子嗣,由其养子柴荣继位,时称周世宗。
柴荣登基后,又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
从此,赵匡胤便追随柴荣御驾亲征,在攻打北汉、契丹联合入侵的高平之战、征讨南唐的涡口、清流关、扬州、寿州、莫州等之战中,屡立军功,历任殿前都虞侯、都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等显要的军职。
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的途中突生大病,便改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傅,全面统管禁军,护驾回京。回京后不久,有着"五代第一明君"之称的柴荣怎奈"天不佑我"英年病逝,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这就是后周恭帝。
柴荣只好临终前托孤,委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随同宰相范质等重臣辅佐年幼的新帝。
哪知,有着雄才大略的赵匡胤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主,他怎会久居人下!见后周式微力弱,便有了复制老领导郭威黄袍加身的想法,意欲建立新朝成就自己的千古伟业。
就在公元960年,机会翩然而至。
宰相范质风闻北汉、契丹联军再次南下入侵后周,不察之下奏报新帝,令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敌。
赵匡胤大喜,便与亲兄弟赵匡义及亲信赵普等人密谋,商议如何兵不血刃取代后周。
于是,在赵匡胤统率北周大军到距都城开封二十公里之处,也就是陈桥驿,今天的河南开封陈桥镇。赵匡胤的手下在赵匡义、赵普等人的授意下,先于晚上散布兵变的情绪,说"今皇帝幼弱,难以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如拥立节度使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们原本对能征善战的赵匡胤折服不已,如今知悉赵匡胤的心思,无不听从,次日,便一致拥护赵匡义、赵普等人的运作,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强披在赵匡胤身上。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黄袍加身。
赵匡胤披上黄袍后,假意醉酒才醒来,装出很不情愿的状态,说,"各位非要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当天子。"
赵匡义、赵普率众将士忙拜于陈桥驿下,齐声表示"惟命是听"。
于是,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并下达命令,"回京后,善待后周恭帝和太后及公卿大臣,对侵掠朝市府库。"(后来,赵匡胤为此刻碑立誓,这就是有名的"誓碑遗训")
宰相范质,守卫都城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知悉赵匡胤已发动"陈桥兵变",又见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想反抗当即被处死后,已知大势已去,只得打开城门迎接,率百官听命。
见此,后周恭帝柴宗训只好同意翰林学士陶谷事先拟好的禅代诏书,宣布退位。
这就是历史,阴差阳错中似乎重复着一个奇怪的定律:郭威代后汉建立后周,不过9年,他手下的亲信赵匡胤亦效法于他,以同样的手段代后周建立北宋。
假如郭威没有第一次黄袍加身,或者在后汉隐帝的诛杀之中,其子没有被杀,还有柴荣登基后,一直高寿……也可能没有赵匡胤的什么事,当然也就没有第二次黄袍加身……
历史不容假设,就有这么吊诡的巧合。也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冥冥之中早已刻下了某些更改不了的注定,增添了一份玄谜。
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因其所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便以宋为国号,改元"建隆"。
北宋自此取代后周,开创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盛世王朝。
二、兵不血刃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立宋之初,天下仍处于五代十国割据之中。为一统天下,在赵普等谋士的策划下,赵匡胤着力改革军制,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平定天下"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军事战略。
出征前,为防止历史剧再次重演,赵匡胤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暗示一批高级将领主动交出兵权。
因他是通过"陈桥兵变"得来的大宋皇帝之位,总是担心手下信不过的大将也会效法于他,在某一天采取类似的办法篡夺其位。
公元961年7月,赵匡胤特意安排了一次酒宴,将石守信、张令铎、高怀德、王审琦等手握重兵的将领请来饮酒。
酒宴正酣时,赵匡胤便发话说,"各位军将,没有你们,我当不了皇帝。但今天我当了皇帝,每天都没有睡好觉,还不如以前当节度使快乐。"
石守信等人一听,大惊失色,忙问,"陛下何出此言,难道有人要算计你吗?"
赵匡胤说,"这倒没有,我担心有朝一日,有人将黄袍披在你们某一位将领身上,即便不想当皇帝,那时还由得你们吧?"
石守信等大将瞬间明白,皇帝赵匡胤是担心他们拥兵自重造反呀。便纷纷放弃兵权,于次日称病辞职,解甲而去。
这就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通过此举,他"温和"地收缴了军权,于是,放心地进行了一系列一统山河的战争。
公元963年,赵匡胤令慕容延钊、李处耘以荆湖之战为突破口,占领荆南、湖南。
公元964年,赵匡胤令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分兵两路,合击成都,于次年一举灭掉孟昶统治的后蜀。
公元970年,赵匡胤又令潭州防御使潘美统率大军攻克南汉。次年,南汉灭亡。
公元974年,赵匡胤令宣徽南院使曹彬率军向直抵金陵。次年,南唐灭亡,后主李煜投降。
经过以上战争,赵匡胤实现了"先南"的大部分任务,使北宋逐步走向统一。
三、终结"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虽说是武将出身,但并不是草莽英雄,亦有勇有谋,也有文才,其清正廉洁、为人宽厚、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他还有一首七言绝句《咏初日》流传于世: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诗其实寓意深刻,很形象地表达了赵匡胤铲平割据、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所以,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令手下一批大将交出兵权,才放心地南征北战统一山河。
当赵匡胤觉得武将的功能差不多都实现了,大宋天下还得依靠文官集团来执掌朝政,逐渐恢复和发展已达崩溃边缘的经济。
于是,赵匡胤"偃武修文",便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大宋国策。此后,宋太祖开始着力于"文官政治",通过选贤任能、重用德才兼备的文人推进北宋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
在强化中央集权方面,分设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平行系统,由皇帝直接统管,地方权力集中于朝廷,由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另置通判与之牵制。
同时,改革科举制度,实行誊录、弥封、锁院等系列制度,力求通过科考使有才能的士子脱颖而出,凭着满腹经纶有效治理国家。
此外,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桑,减轻徭役,澄清吏治等。
这些利国利民的举措,有力医治了五代十国长期以来的割据局面和战争创伤,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大宋朝的经济。
赵匡胤在位的十六年,为大宋经济的繁荣夯实了基础,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建隆之治"。
据考,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大宋虽有"弱宋"之说,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的软弱,而在国家财政上,大宋其实是最有钱的王朝。
四、实现"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和吊诡的"烛影斧声"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自小就有异相的一代雄主,竟在50岁时猝死。
据说,赵匡胤刚出生的那天晚上,自带金色,满屋都映照着赤红的光,还奇香无比,一夜都未散去。由此,人们认为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故称之"香孩儿"。
赵匡胤玄奇的出生似乎应验了他的不凡,他的离奇去世也留下了让人猜测的千古之谜。
就在赵匡胤一系列"文治武功"的打造下,大宋步入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公元976年10月19日晚上,赵匡胤高兴之下,召来兄弟赵匡义,一道喝酒,商议国家大事。两弟兄聊得是酣畅淋漓,当晚,只见二人杯来盏往,好不快活。大醉之下,兄弟赵匡义就夜宿赵匡胤的宫中。
那知,第二天醒来,赵匡义就听闻哥哥赵匡胤突然暴死的消息。
随后,赵匡胤隆重葬于永昌陵,庙号太祖。赵匡义在"兄终弟及"的遗命下继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宋太宗。
据说,宰相赵普后来从金匮(柜子)中取出杜太后生前留下的关于帝位"兄终弟及"的遗书,这就是"金匮之盟",也称"金柜之盟"。系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的母亲杜太后当年病危时,因赵匡胤在侧侍候,便召见赵普,记录其遗言:若赵匡胤驾崩后,传位于兄弟赵匡义。
由此,赵匡义得以合法继位,他继位后改名赵炅(之前为避兄长赵匡胤"匡"的名讳,曾改名赵光义)。
曾有人质疑赵匡胤之死,认为这是赵匡义的蓄意谋杀,所谓的"金匮之盟"无非是一场骗局,是赵匡义收买赵普后伪造的。
有一本书叫《湘山野录》,就详细记述了赵匡胤在开宝九年一个大雪飞扬的冬夜,召见赵匡义共商国是,赵匡胤屏退下人后,他们兄弟俩喝酒对饮,在那次吊诡的夜宴上,只见宫室里烛光下人影晃动,略微听见赵匡胤用玉斧刺雪说话的声音。于是,就有了赵匡义谋杀赵匡胤的"烛影斧声"之说。
赵匡胤究竟是怎样死的,已无从查证。只留下这一千古不解之谜,任由后人评说。
欣慰的是,赵匡义接过帝位后,沿着兄长的宏愿,继续前行。在公元979年,御驾亲征,包围太原,北汉灭亡。宣告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总体上实现江山一统。此外,宋太宗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夯实文官政治。在位21年,顺应了历史潮流,稳步推进了北宋发展。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