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么几个词:犒赏三军、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等,周朝时期,周天子设六军,而诸侯设三军,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军中的设置基本都是三军,譬如晋国、齐国、鲁国等的上、中、下三军,楚国的左、中、右三军,魏国的前、中、后三军。这三军的统帅都是卿,军中设将、佐,比如中军将、中军佐,一正一副。而随着周天子式微,很多大的诸侯国国内不再局限于仅仅设三军,不仅三军的军队人数增加了很多,在三军之外,还会设置一些类似于杂牌军的军队,他们也有自己的统帅,这些统帅加上三军中的统帅卿都可以统称为将军,当时的将军只是这些统帅的一个统称,并不是真正的一个官职。前、后、左、右、中等军将都是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和中将军。后来到了战国末期,将军真正成为一个官职,不过当时真正称得上将军的都是各个军的主帅,基本属于最高武官职位。

从战国时期到汉朝,将军的设置都是比较慎重的,数量极少,也很贵重,不过东汉后期,将军就泛滥了。前后左右将军和偏将军都是古代军队中常设的职位,前后左右将军又叫四方将军,属于古代军队中的高级职位。在秦朝时期他们的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在汉朝时期情况有所变化,拿东汉来说,在他们之前的有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和位列九卿之上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而在四方将军之下的还有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等。说到偏将军,顾名思义,偏将军是在将军前加了一个“偏”字,是古代军队中仅次于将军的一个职位,在裨将军和中郎将之上,在正式的将军封号之下。

前后左右将军和偏将军的封号主要用来区分将领的地位高低,并不代表具体的职务。历史上担任过前将军的人有李广和关羽,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战中,难以封侯的李广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是依旧多次请求汉武帝出征匈奴,汉武帝只得任命李广为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但同时汉武帝也给卫青通气尽量不要让李广与匈奴首领正面接触。因此在卫青和匈奴单于决战的时候,卫青让李广领兵与右将军汇合绕道东路进攻,李广认为自己是前将军,应该打前锋的位置,原本确实该是如此,但有汉武帝的指令在前,李广的命运早已被设定,即便成了前将军也必须受卫青调派,让你绕道东路,你就不能坚持去打前锋。但这并不是最无奈的,最无奈的是,李广在绕道东路的时候迷了路,然后在卫青追究此事的时候,李广揽下责任自尽身亡。

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任命关羽做了前将军,都督荆州地区的军事。由于关羽一直心高气傲,当关羽得知黄忠被封后将军之后勃然大怒,大骂:“大丈夫不能同老卒平起平坐!”,后来在使者的劝说下,关羽才勉强接受了前将军的封号,关键是不接受也不行,军中不是儿戏,不是你想当什么就给你什么。

历史上担任过后将军的人有黄忠和姜维,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任命黄忠做了后将军,黄忠担任后将军期间,后将军是前后左右将军里面地位最低的职位。姜维第9次北伐失利后,自贬为后将军,仍然掌握蜀汉的军权,姜维担任后将军的时候,后将军是前后左右将军里面地位最高的职位。

历史上担任过左将军的人有马超和刘备,刘备投奔曹操之后,曹操表奏刘备为左将军。左将军的职位一直伴随了刘备二十多年,一直到刘备在汉中称王,左将军的职位才传到了马超的手中。马超是蜀汉将领中的一个另类,蜀汉的大部分将领除了将军封号外,都有具体的职务分配。而马超除了一个左将军的封号,唯一的职务是都督荆州小城临沮的军事。

历史上担任过右将军的人有张飞和徐晃,张飞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担任右将军,徐晃在曹丕称帝后担任右将军。虽然张飞和徐晃都是右将军,但是蜀汉和曹魏的官职制度不同,曹魏的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的地位更高,而蜀汉的前后左右将军的地位更高。因为偏将军的地位低于前后左右将军,大部分前后左右将军都是从偏将军的位置一步步升上来的。

东汉末年偏将军的封号非常的泛滥,许多三国时期的名将都担任过偏将军的职位。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一直到去世都是偏将军的封号,关羽在被曹操封为偏将军后,一直到了二十多年后才被刘备升为前将军。马超割据凉州期间,正式官职也是偏将军,曹魏的于禁、徐晃、张郃等人也都曾经担任过偏将军。其实不管是前后左右将军,还是偏将军,都只是将军的封号,并不代表实际的职务。不同的将领获得同一封号,所拥有的权利并不相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将军  将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