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其中的《中庸》更是被公认为哲学思想水平最高的儒学经典,宋明理学家一直对《中庸》推崇备至,认为该书是道统的精髓。
大儒朱熹
大儒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给予《中庸》高度评价,开篇语“《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这一段话就把《中庸》的地位拔高到近乎神圣,传承自上古圣人尧舜禹,包含至极之理,而《中庸》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更是儒学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正是根据这“十六字心法”,人心和道心得以区分,所谓人心就是普通的心,道心就是追寻天道的心,两个心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心,人类追寻天道的过程,就是压抑人心,开启道心的过程。
十六字心法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叮咛告诫,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细品这话,尧舜禹口口相传的十六字心法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加之孔子的嫡孙子思,宋明理学的一哥朱熹竭力推荐,奠定了十六字心法理学正宗根基的地位。
如果根基出了问题,那千年理学大厦是不是就岌岌可危,甚至轰然倒塌呢?
十六字心法源自《尚书·大禹谟》。该文大意是,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传授了一系列的修身治国之道,这代表了古人的最高智慧,寓意非凡。
如此神圣不可侵犯之经典,难道还会有人质疑?难道还会是造假?说到这,该轮到本文主角登场了,他就是明末清初年间的学者阎若璩,字百诗,山西太原人,生于明崇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
阎百诗
阎若璩的出现并非偶然,到了清初年间,学术界的主要趋势是放弃那些空洞无物的宏大叙事,从细微处着手做起,研究实实在在的学问。阎若璩是考据大家,他博古通今,对于古书之中的每一处记载,每一行每一句都大胆怀疑,小心求证,逐一考察来龙去脉,是真是假都要弄个明明白白,他研读《尚书》的集大成之作《古文尚书疏证》就成功挖了理学的墙角。
《尚书·大禹谟》属于《尚书》中的古文部分,说起《尚书》,分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尚书》在汉代开始有今文古文之争,《今文尚书》是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则多出了拆除孔子旧宅时发现的孔安国所传的十六篇。在西晋年间,由于战乱不断,今文和古文尚书都已经失传,到东晋时梅赜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的《尚书传》,唐代时开始推广使用这个版本的《古文尚书》作为统一教科书,并一直沿用到清代,成为儒家经典的标准版本。
自晋代之后很少有人怀疑《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因此阎若璩的考证结论“《古文尚书》是晋朝时伪造的”可谓石破天惊,让无数儒生大跌眼镜,瞠目结舌。在《古文尚书疏证》中阎若璩详尽列举出一百二十八条质疑,对于《古文尚书》的篇数篇名、文体文法、字句来源,乃至其中的史实和地名都进行了事无巨细地考证,通过点点滴滴地梳理,最后得出结论,《古文尚书》中有一大半作品是晋朝时伪造的,其中包括《大禹谟》也被确认是伪作。
结论一出,理学家们恼羞成怒,这一千多年来,他们一直把这些经典奉若圭臬,作为日常生活修身养性的至高心法,虔诚地相信这些内容是尧舜禹圣人所传,丝毫不加怀疑,突然之间,所有坚信的都土崩瓦解了,这让他们颜面扫地,也让一直以来顽固坚守的信条烟消云散。
《古文尚书疏证》是阎若璩四十余年阅读思考的结晶,其中内容都详加考辨推敲,力求精准无误,问世之后,由于书中内容太过于惊世骇俗,被很多理学家群起而攻之,历经多次公开讨论抗辩,真理越辩越明,《古文尚书》经过轮番锤炼轰炸,确认伪作无疑,铁案难翻,最终阎书结论被广泛接受。而近期清华大学对出土的战国书简的研究也更加证实了《古文尚书》的确是伪作。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虽然阎若璩名不见经传,却仍然被公认为近三百多年第一流学者(据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所言),为何?全凭一部《古文尚书疏证》。
辩明《尚书》之真伪值得如此赞许吗?阎若璩的学术贡献岂非一件寻常之事?其实不然,《古文尚书疏证》作为清代考据学的一面旗帜,影响深远。要知道阎若璩所质疑的可是被众人奉若神明的圣人之言,这些话语在千余年间一直属于信仰的对象,类似于西方的圣经,只需要儒生信徒默念传诵即可,是不容置疑的,阎若璩在书中把信仰的对象变成可以去怀疑、去研究、去批判的对象,抽茧剥丝,一点一点把信仰对象的神秘面纱揭开,让无数儒生民众认识到自古以来从小被灌输接受的史实、思想并非确凿无疑的真理,其中包含着谬误,也有造假和作伪,这不啻为一场学术解放运动,阎若璩此举如同在黑暗封闭的屋子里打开了一扇小窗,让光亮透射进来,自此之后,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的学术道路被开拓出来。
虽然清代学术发展受到文字狱等文化压制措施的荼毒,有些领域无法涉及只能规避,但学人们的选择也不仅仅只是被动的无奈逃避,更是主动地与时代接轨,抛弃大一统的远离现实的哲学思辨,拥抱求真务实、更接地气的专门学问,返璞归真,发展考据功夫,重新审视古代史料,进而磨炼思维,培养科学精神,这恰好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提供了站在现代社会门口,与西方世界碰撞融合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