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他不是最富帅的,但绝对是最有才的,其才学之高,在文学评论上可谓是一骑绝尘了。要不当时的皇帝也不会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就连后世文学大家鲁迅先生也感慨其才学高绝,死得可惜。
每当他露个面总能引起士子追捧狂潮,据后人记载,他短暂的一生,不仅评了《国语》、《国策》、《左传》和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不下百篇,单说这些足够笑傲江湖了,可人家还觉得不够,愣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统称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批注一番,若不是后来摊上了杀头的大事,我相信以他之才,完成这项壮举并非难事。
他便是来自苏州的——金圣叹。
二
公元1608年,正月,江南淫雨连绵,江湖泛涨。自南京至苏、松、常、镇诸府皆被淹,圩岸溃决,庐舍倾颓,暴骨漂浮。是明朝建国后从未有的灾难,一时人心慌乱,逃离苏州的百姓不计其数。
这样的年月不是一个生孩子的好年月,因为家家户户都不容易,谁也不能保证生下来的孩子有一口饭吃。
但金家却没有顾忌这些,这一年的三月三,随着苏州城外金家的一声啼哭,金圣叹出生了。
金家在苏州算不上大户人家,但家里还有些良田,加上金父通晓文墨,对这个灾年诞生的儿子期望不小,九岁便将其送入读私塾,系统了学习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这些圣人之言实在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在别的孩童一板一眼跟着先生大声念书的时候,被金父提着耳朵送入私塾的金圣叹大多数是趁着先生不备,呼呼大睡,这一睡便是一年。
一年后,他自问心中所学较之私塾的先生还多,在去私塾有些对不起自己的才情,寻各种理由请假在家躲着看杂书,据记载不过十一岁的金圣叹就看了《史记》、《水浒传》等三教九流的杂书,书不光看,还有自己的见解。
十一岁读《水浒传》,挥笔批道:“吾每见今世之父兄,类不许其子弟读一切书,亦未尝引之见于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错。夫儿子十岁,神智生矣,不纵其读一切书,且有他好,又不使之列于大人先生之间,是驱之与婢仆为伍也。”
十二岁读《西厢》,读到“他不偢人待怎生”七字时,常常为此句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地躺了三四天,如痴如醉。
杂书看多的后果不光学到了见识,也多了几分傲气。
三
他自述“为儿时,自负大材,不胜佗傺,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只我一人独沉圣者”。期许之高,足以让我辈汗颜了。
本着这份自傲,他开始了人生的科考。
十五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这话儿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说,我仿佛就是匏瓜,不是挂在那里给你们看的(我要给人吃的)。老师的皮外话很简单,写一个怀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的道德文章,字数不低于八百字要求。
老师明明要求是写道德文章,诗词字画除外,金圣叹却视而不见,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大笔以挥,零分。
古代第一个零分作文就此产生。
一年后,第二次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语出自《孟子》,其原文为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监考老师的用意很明显,以圣人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千字抱负的文章,哪知金圣叹本性难改,按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意思是说,人家圣人说了男人四十才不动心么,我今年才三十九,动动心也无妨。
老师一听勃然大怒,去年你画一幅字画还勉强看得明白,今年纯粹是来搞事情了,你当老夫是什么,供你消遣的小丑么,大怒的老师大笔又是一挥“零分”。
按说科考不是儿戏,仗着才情闹腾两次也就算了,可金圣叹一而再,再而三了。
四
第三年,一个花开叶落的日子,金圣叹再一次走进了科场,这次的题目以“西子”为题,比起前两次,这次老师来了个简单的,是人都看得明白的题目,本以为这次金圣叹会老实点,哪知金才子全然不领老师的好意,明明规定不可写诗词的,他偏偏提笔写道:“
出其东门,
西子不来;
出其南门,
西子不来;
出其北门,
西子不来;
出其西门,
西子来乎?
西子来乎?”
主考官一看,也幽了他一默,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依旧是“零分”。算得上旷古烁今了。
游戏了几把,金圣叹决定好好科考一回,不过在这之前,他得改改名字,因是老主顾,无论是老师喜欢如否,本名算是臭了。
恰巧这天,他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时,大典方毕,平日斯文温顺的学子,竟突然都丑态百出地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儒生们都信一种传说,就是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馒头,以后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他见此情景,就写了一首打油诗,进行辛辣的讽刺。这首打油诗是:“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小,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叹:‘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从此以后,他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了。“金”者,偶像之所谓金身也;“圣叹”者,孔子为之叹息也!
不得不说这名字改得极好,当年他就考中了秀才。
考官看了考卷,大为惊叹,在其试卷上批曰:“如此奇才,岂可不中。”
这一中就改变了他的人生。
五
和寻常的士子高中去翰林院,或外放一个知县不同,以乡试第一名成绩的金圣叹却选了一个时下最冷门的职业。____扶乩。
每次看到这儿,我暗中为这个才华横溢的才子捏了一把冷汗,至少在生活面前,他比我们更有勇气,更像一个英雄。
对于这个职业,我特意查了一下,准确的说不过是一个文化高手没事去玩玩文字游戏,顺带请个神仙,烧几道黄纸,再解读一下仙人的指示仅此而已。偶尔玩玩陶冶陶冶情操还行,可要想混口饭吃就不太容易了,除非是这行当的高手。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不管玩什么,哪怕是玩火,也能玩出别样的境界,很显然金圣叹就是这样的人。
二十岁顶着苏州大才子的名头,开始在吴县扶乩,自称收纳三十多个已逝女子为冥间弟子,到后来,名头大到就连当时最活跃的文化名人叶绍袁、钱谦益、姚希孟、戴汝义等士大夫也常常请他帮着扶乩,这些人当中,以钱谦益名头最响,才情最高,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这里可参看本人所写料定青山应如是),还是金圣叹的舅父,这老头看似什么都有了,唯独没有骨气。
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六
孟子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钱大人此举还不如一女子。
尽管后来,钱大人才情名望依在,但水冷这事儿在算得上是钱大人人生最大的污点,旁人轻易碰不得,但金圣叹偏偏要去碰一下。
顺治十八年,钱谦益八十大寿身为朝廷的礼部尚书,前来道贺的官儿不少,金圣叹架不住母亲和妻子反复劝说,前往祝寿。
酒席宴上,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心头却是万分痛恨,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拂袖人去吧了。
这种态度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其中一个宾客这时站起来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这话儿引起了不少嬉笑,在他们看来,一个骗鬼的人,能有多大的才情。
换做旁人这事儿也没在意,权当笑话一笑而过,可金圣叹却板着脸站了起来,当着那宾客的面拱了拱手,也不多言,让人准备了笔墨,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那宾客也只是开开玩笑,没料到对方真写,一看对联,不免脸色大变,再一看高坐的钱大人,这位老大人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
正要呵斥,却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
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七
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宾客自讨了没趣,再也不敢多言。
这场宴会也就不欢而算了,而通过这次宴会,金圣叹也看清楚了这帮所谓才子所图不过是那点末尾虚名而已。指望他们治国救人,实在是奢望。
为了避免自己也变成这样的好名之辈,他自绝才人圈,以读书著述为乐。
这其间,他深感人生只是大梦一场,全然虚幻,短暂易逝,充满烦恼失意,一切都不可恃,向往闲适平和的田园生活。他把男女之情与其他人情区分开来,强调其中必然含有色欲,出于自然,圣人礼制亦不废情欲。
他开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
没想到这次的无心之举,竟引起了火爆。
这本人人都看做淫书的爱情故事,经过他的手重新换发了光彩,书本出版后引起了潮流,整个江南差不多人手一本,就连当今的皇帝也爱上了这场大团圆的爱情故事。
《西厢》的巨大成功,让他寻回了精神上的归宿,开始将目光看向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加以点评。并挨个儿给天下书定下了座次排名,合上《西厢》六本,以《离骚》第一,《庄子》第二,《史记》第三,《杜诗》第四,《水浒传》第五,《西厢》第六,为天下六才子书。
这一番排名,引起了不少文人的反对,他们极为不爽,破口大骂:“惑乱人心”。
骂声越来越多,一时之间仿佛一个叫金圣叹的读书人做了一件十恶不赦的大事一般。
比起世人的狂躁,金圣叹却独守心头的宁静,那双洞察世人的眼神越发的犀利,狠辣。
书越评越多,言辞越发犀利不留情面。
八
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
除了批书,剩下的就是批人批物了。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金圣叹感题时势
一个文官小花脸;
三朝元老大奸臣。——题舅父钱谦益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金圣叹题书斋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撰技巧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金圣叹题戏台
天地万物批得愈多,让他越发看不惯这个世道。
九
公元1661年,苏州吴县一位新的县令走马上任。
新县令一面严刑催交赋税,杖毙一人,一面大举盗卖官米,中饱私囊。吴中百姓不堪其苦,金圣叹应百姓请求领着一帮秀才聚众与孔庙放声大哭,请求朝廷治罪新任县令。
这本是苏州一带流传已久的习俗,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作《卷堂文》,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后,更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但换了新朝,规矩不再是规矩。
朝廷对此举大为震怒,当场逮捕了倪用宾等五名秀才。后来被逮捕的十一名主犯中,金圣叹高呼先帝,被掌二十巴掌。朝廷将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十八人被判死罪,七月十三日立秋,在南京三山街执刑。
七月十三日,阴天,四周围了不少百姓,侩子手的鬼头刀打磨得寒光逼人。
十八个囚犯,披枷戴锁,走向刑场。
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早早赶来的两个儿子,早已哭成了泪人。
十
金圣叹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
随即吟出上联:
莲(怜)子心中苦。
儿子跪在地上肝肠寸断,哪有心思对对联。金圣叹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短短十个字便肝肠寸断,催人泪下。
“是时候了!”刽子手不耐烦的呵斥了声。
金圣叹扭头看了一眼等候一旁的刽子手:“可有酒菜。”
刽子手是个老实人,又听过金圣叹的名头,让人端来了酒菜。
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刽子手一笑,将一碗酒汤递了上来。金圣叹仰头畅饮,大呼: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这一声疼,疼的又何止是金圣叹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