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战役结束不久,红军第一、三、五军团进行了混编,由十二军和红三军重新组成红五军团,董振堂被任命为红五军团长。此后,他率领这支部队,参加了龙岩、漳州等战役,接着又打水口。
水口战役发生在蒋介石对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的时候。
1932年9月,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在水口一线与一、三军团展开决战。敌人依仗人多势众,向一、三军团步步进逼。
面对敌人的攻势,红军第一、三军团不畏强敌,寸步不让。双方形成了短兵相接的阵势,眼看一场肉搏战就要发生。
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央军委决定让红五军团带着一种冷兵器前往参战。
拼大刀原是西北军的拿手好戏。
当年,由于西北军驻守的地方十分贫穷,部队供给相当困难,所以子弹不多,主要武器便是大刀,每人一把,天天操练。天长日久,他们个个练出了一手使大刀的好武艺,部队也就逐渐地以拼大刀出了名。
此时董振堂听说又要拼大刀了,浑身的劲儿直往外冒。他立刻向全军指战员做了战前动员。那几天,整个军营到处响起“嚓嚓”的磨刀声。
经过紧张的准备,队伍很快出发了。
这天,董振堂跟着前卫团来到前沿阵地,在一个土坎旁边蹲下来,拿起望远镜向前望去。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斜坡地,四周被起伏的山丘环绕着。在对面的山头上,敌人正以猛烈的炮火向一、三军困射击。
他看到敌人这股犯狂劲儿,心里狠狠地骂道:“龟孙子们等着吧,过一会儿,老子就要狠狠地收拾你们,让这里变成你们的坟墓!”
趁敌人还没发觉,红五军团一队队身穿白衬衫,手持大刀的战士们,迅速绕到了敌人背后。
董振堂也脱掉了上身的外衣,露出白衬衫。他命令警卫排的战士都脱掉上衣,亮出大刀,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一切都布置好了,董振堂猛地站起身,向司号员果断地下达出击命令。“嘀嘀哒,嘀嘀哒哒……”嘹亮的军号声震荡着山谷,喊杀声立即响成一片,战士们像离弦的箭直插敌阵。
敌人听到背后突然响起的军号声,不由一愣,等他们回头看时,冲过来的红军离他们只有几十米远了。
“快、快射击!"敌兵听到当官的吼叫声,胡乱地放起枪来。短兵相接,子弹都落在了红军战士的身后。一股股浓烟卷带着泥土腾空而起。
顷刻间,红军战士们冲到了敌人跟前。敌军官看到红军战士手里闪着寒光的大刀,这才清醒过来,气急败坏地喊叫:“快上刺刀!快上刺刀!”
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杀——杀——杀!”董振堂不停地为战士们呐喊助威。如果不是指挥重任在肩,他也要上去冲杀一气!
战场上,大刀与刺刀的碰撞声,红军战士的喊杀声,敌人的惨叫声响成一片。在红军战士的大刀面前,敌人吓得连连后退。
一名敌兵见红军杀过来了,吓得撒腿就往回跑,可是没跑几步,腿一软,“噗哧”来了个嘴啃泥。红军战士上前一刀,结果了这家伙的性命。
战斗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突然红军右翼出现了动摇的迹象。董振堂立即命令警卫员小刘:“快!你快去通知王团长,让他亲自上去!”
这时,董振堂身边只剩下两名警卫员。小刘担心地说:“我走了,你……”
“管我干什么,快去!”董振堂大声命令道。
“是!”小刘一溜烟地跑了。
王团长接到董振堂的命令,抄起大刀冲了上去。战士们一见团长亲自上了阵,劲头又来了,大刀越挥越有劲,很快就扭转了局势。
这场肉搏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战士们的大刀拼弯了,战衣染红了,歼敌四千余人,几乎干掉了国民党两个师。
战斗一结束,董振堂立即向战场走去。警卫员怕他中了敌人的冷枪,急忙上前劝阻。
“干嘛?怕死?”他头也不回,仍然朝前走去。
董振堂一见到王团长,急忙走过去,热烈地与他握手。然后,指着敌人成堆的尸体和一队队的俘虏,兴奋地对战士们大声说:“同志们,你们杀了这么多敌人,又捉了这么多俘虏,辛苦了!但大家不要骄傲,大仗还在后头哩!”
几句话,给战士们注人了新的力量。他们望着站在面前的军团长,纷纷感叹:“跟着这样一位机智果敢的指挥员作战,准能回回打胜仗!”
此次战斗,红五军团凭借大刀这种非常落后的武器,与敌人的精良装备进行殊死搏杀,竟取得歼敌近两个师的骄人战果,得到上级的高度评价。
经过水口一仗,红五军团威名远震。后来,这把大刀经过一次又一次战火的砥砺,愈发锃亮锋利,以锐不可挡之势,劈荆斩棘,为红军部队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有关部门评定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