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明将祖大寿为何投降后金

文 落榜进士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说有志之士想报仇雪恨不必着急,可以等待时机到来的时候再动手。明末著名将领祖大寿也等了十年,可他不是为明朝报仇,而是用这十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投降了后金军。

大寿 1579--1656

在1642年(清崇德7年,明崇祯15年)3月,锦州城已经被清军围困了整整一年,迟迟不见明朝的援兵到来,城里早已经没有了粮食,于是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史书记载为:“粮绝薪尽,军士先杀修城夫役及商人平民为食,析骼而炊,后又执军士中瘦弱者杀食。”皇太极两次致书劝降明朝将领祖大寿,语意诚恳,降书写到:“我之所以爱将军,是因我起自东陲,只知军旅之事,至于养民驻兵之道,实所不知。山川地势状况,也多未识。若将军能倾心从我,战争之事,我自任之;运筹决胜,惟将军指示。修戚与共,富贵同享。此朕之愿也”。

然祖大寿不为所动。后金军在长山又大败明军,祖大寿想自己一个人突围,可是却逃不出去;继续死守,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投降吧,副将何可纲坚决反对。这可如何是好?祖大寿急中生智,命人将副将何可纲抓了起来,并将他拉出城外,斩杀于后金诸将之前。可怜的何可纲含笑而死。饿急了眼的城里人,赶紧争食何可纲之肉,来以充饥。

大寿与副将张存仁等39人只得向后金军投降,此时祖大寿极具男子汉气概,投降宣言说道:“人安得不死,今不能忠于国,也要全身保妻子吧。”便向后金投降了。投降了的祖大寿提出,妻子还在锦州,要诈逃到锦州,自己作为后金军的内应,让守卫锦州城的官兵也投降。是诈降还是诈逃?皇太极相信了祖大寿,慷概放行,你去吧,我相信你我二人终究会再见面的。随后皇太极命令贝勒巴尔泰、德格类、多尔衮、岳托等人率兵4000,穿上汉人的服装,与祖大寿及所属的350军兵,一同做奔溃状,打算夜袭锦州城。

夜,二更天。锦州守将邱禾嘉听见大凌河城内炮声不断,以为祖大寿要突围,于是发兵来营救。祖大寿进入了锦州城,便派人返回大凌河城,告诉后金将领,因为自己所带人少,并不能立即献城,要等待时机,希望皇太极不要着急。皇太极得到消息后,回书曰:“太极不急,勿忘前约”。

锦州守将邱禾嘉知道了祖大寿投降后金一事,便上报朝廷。崇祯皇帝并没有降罪,而是也笼络祖大寿,不仅免去其罪,还晋升为左都督,并前后三次召祖大寿进京。祖大寿不知道明朝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托词不往。自己称自己“断不为失信之人”,可是在锦州一待十年,没有了“内应”下文,仍然在为明朝守卫,与皇太极对峙。

十年之中,皇太极多次派人传话给祖大寿,说:“一别将军数载,很想见将军一面。至于将军去留,决不勉强。将军与我决胜负,为将之道理所当然,朕绝不以此介意,也愿将军勿疑。”又有:“朕做梦也想与将军见面,忘将军速给回音。”祖大寿回到家里,可谓是掉进了温柔乡,对这些信件一概不理。不知道他是不是会搂着老婆,吟唱着那首“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只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松锦大战后,明朝军兵全线溃败,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不得不再次投降。皇太极见了祖大寿并不怪罪说道:“你背约十年,是为了你的主子,为了你的妻子,我曾对诸臣说过,祖大寿必不能死,以后再降,我决不杀他。哎,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你今后竭力事朕吧。”仍然宠信重用祖大寿。并对诸位贝勒说:“朕对十年前和现在投降的汉官一视同仁,不惜衣服、财帛、马匹加以恩养。”众汉官感激涕零:“我等愿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

明朝将领祖大寿终于投降了皇太极,但是他还有一个正当少仕,大有前途的外甥。他的这个外甥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舅舅,他会替舅舅报仇吗?

 感谢《美玉良言》圈子将本文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明将祖大寿为何投降后金  明将  明将词条  后金  后金词条  大寿  大寿词条  投降  投降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