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举考什么
碰到一朋友诉苦,说孩子立马就要高考,压力大得不行,那天更爆发了,歇斯底里吐槽:高考考这么多课干嘛啊,还是穿越到古代科举好,就考一门写作文,多简单。
我答:穿越古代考科举?就算科技允许,那也是吃了豹子胆,真考非得糊了。
平心而论,孩子吐槽的也没错,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考能耐。
考法最复杂的,当属唐朝,包含门类竟达五十多个,但真正分量极重的,就是两类考试:“明经”与“进士”。
好考一点的是“明经”,也就是基础知识考试,核心环节是“贴经”,就是找经典古文,遮住句中关键字词,让考生填出正确的。跟英语完形填空差不多。难考的是“进士”,主要考诗赋,另外还有“论议”,也就是议论文写作。还有“对策”,是考时事政治问答,最后考“经义”,也就是默写古文。
从技术含量说,“进士”的难度大得多。成败关键是“诗赋”环节,不但考文采,更得看考生日常的作品和名望。所以说“明经”考试,唐朝人叫“三十老明经”,也就是说这考试简单,三十岁考上都算没本事。说“进士”考试,却是“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这门考试太难,五十岁能考上,就算年轻有为了。后来名垂青史的唐朝诗人里,“进士”考试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典型如杜甫,写诗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
当然也得说句公道话,唐朝考不上不一定是水平不行。当时科举看重门第,且徇私舞弊方便。所以唐朝的落榜生们,好些人也写诗咏叹,表达各种不服。但从宋朝起,假若科举落榜了,却十有八九是水平问题,不服都不行,因为科举也改革了。
宋朝的科举改革,一是制度环节,确立了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环节,也就是考生们要经过秀才——举人——进士的晋级道路。而且最后一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制度改革,一直被沿用到科举制度结束。二是考生范围扩大,不再看门第出身,两宋329年,中榜者九成以上是平民百姓子弟。还有一些影响到今天的改革,如“糊名法”今天还在用,只是称呼换了:高考密封阅卷。
考试内容上,宋朝改革更大,“贴经”给废了,新增了“经义”,也就是写议论短文。参考书目包括《诗经》《周礼》等儒家典籍,可谓考试范围广,知识含量大,书写难度高。两宋一百一十八次科举考试,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两样全考,总的趋势,是诗赋越考越少,经义越考越多。考试的难度,自然也越来越大。
宋朝的“经义”考试,后来几经变化,终于在明清时代,到达了难度的顶峰,成为公认的科举最恐怖考试模式:八股取士。
所谓八股取士,也就是考试写八股文。这是一套严格到极致的写作规范:全文分成八个部分,从内容到篇幅都有苛刻的要求。主题更有严格限制,每一个观点,都得遵循大儒朱熹的名著《四书章句集注》,连修辞手法也有规定,文章的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子。如此苛刻规矩,好比杂技表演里的走钢丝,多迈一小步,就是万丈深渊。
而且跟宋朝不同,明清的科举,方式变得最单一,只有“经义”考试,也就是写这恐怖的“八股文”。莘莘学子想要金榜题名,就得从“八股取士”的钢丝上走过去。
再看看明清科举的考试过程,就不得不感叹,这“钢丝”太长,跟万里长征差不多。
▲科举看榜图
明清科举制度沿用宋代,只是称呼改了,叫乡试——会试——殿试。考法却恐怖,考生要先经过检查,排队脱光衣服接受搜身,平均每个考生要被搜查两个小时。考场都是单间,称为“号房”,名字听着像监狱,其实也差不多,就是高六尺宽三尺的小黑屋,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第二天早晨才能出来,中间可以睡觉,却连床都没有,只能拿两块木板拼起来凑合下,也可以在里面上厕所,却其实没茅厕,只能在“号房”里随便找地方解决。而且房间严密,夏天不能透风,冬天不能生炉,所以冬冷夏暖,比集中营还惨。
但最惨的,却是高强度的答题过程,以明朝乡试为例,考生的第一场考四书五经,得一口气写七篇论文。第二场要写一篇政论,五篇判词,外加一篇公文。第三场考策问,要写五篇时政评论。所有这些,都是那种结构严整到苛刻,小心应对如走钢丝的八股文。闭眼就能想象,在昏天黑地的考场里,接受如此大运动量的书写考验,表面简单的明清科举,是一场怎样七荤八素的折腾。
这样恐怖的考试方式,不管是当时的亲历者,还是后来的旁观者,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明朝人有诗形容得最形象:三场辛苦磨成鬼。虽说夸张,却也有理,这么个折磨过程,且不论中榜与否,全程咬牙熬过来的,就真不是一般人。看看明清的牛人就知道,大儒王阳明,大改革家张居正,大英雄郑成功,大名臣曾国藩……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从这场辛苦的折磨里熬过来的。他们后来留在煌煌史册上,被冠以“大”字的种种能耐,更是从这看似简单,其实艰辛无比的炼狱中,实打实考出来的。
2、科举怎么抓作弊
以下作弊工具始于明朝,清朝时登峰造极
▼
科举作弊用的夹带鞋。
蓝圈中是放大镜下的小抄。
很多历史研究者,都曾表达过一个这样的感慨:在交织着权谋黑暗的中国封建政治史中,拥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算是难得的“净土”。
自隋朝创建科举以来,至清末废科举,金榜题名的幸运儿们,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放在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的宋明清三朝,比例更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论录取公正性,确实很“干净”。
但算是“净土”的科举,却从来不是“静土”,也有一股“暗流”,不但从始至终涌动,甚至时不时的闹出点动静:作弊。
最“低端”的方法,就是贿赂考官。这招在唐朝最流行,唐朝科举漏洞太多,对科举舞弊处罚也极轻,唐穆宗年间,礼部侍郎钱徽主考时受贿,后来东窗事发,也不过是贬官到地方,没几年就大摇大摆升官回来了。这样状况下的唐朝科举,也就越来越不靠谱。唐朝最后灭在了军阀朱温手里,朱温的谋士李振,屡次科举不中,被营私舞弊欺负得冒火,这回趁机报仇,三十多名曾当过科举考官的唐朝大臣,被统统砍了扔进黄河里。
宋太宗年间出台“糊名法”,也就是考卷密封,后来又出台了“誊录法”,也就是所有的考卷,密封完后由专人负责誊抄,再交给考官批改。明朝开始,处罚力度越来越严,清朝更到了顶峰:顺治皇帝砍了20多个考官,咸丰八年的科举案涉案的最高官员,是清朝军机大臣柏葰,他并非舞弊主谋,咸丰帝也批示“言念及此,不禁垂泣”,但虽然抹眼泪,一样照杀不误:柏葰在内的三位主考全部被处决。科举腐败,真个成了封建官场最“高危”的腐败方式。
鉴于“腐败”越来越高危,很多作弊考生也改弦更张,开动脑筋,发明多种作弊方式。
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枪替”,也就是找人替考。宋朝起,这个“产业”就被严打了,典型政策“浮票”制,一张薄薄小条,却简要写明考生的各类体貌特征,考官要按照“浮票”内容查对,对照无误才能过关,而且宁可弄错绝不放过,宋朝曾有考生“浮票”上写明是个胖子,却在复习中累瘦了,对照的时候考官不答应,硬当“枪手”给处理了。
对“枪手”的处理,历代也越来越严,宋朝逮着还算好,最严也不过是限定几年内不得再考,明清可就惨了。比如清朝乾隆年间,广西考生岑照雇人替考,嘉庆年间,湖南考生傅晋贤买通书吏替考,东窗事发后,这几个涉事者一律处斩。
而最普及的作弊方法,就是“夹带”,也就是俗称“打小抄”,明朝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参加县考时只因同考场有人“打小抄”,结果连他在内所有考生,都要在冬天脱光鞋袜,集体站在雪地里接受检查,险些脚给冻残了。被查出来则更惨,轻的当场打板子,终生不得考试,情节严重的,发配充军流放乃至杀头,各种处罚都有。
但这样的风险下,还是涌现出不少作弊“奇葩”,比如南京贡院出土的清朝科举“小抄”,长6厘米厚0.5厘米,却包含了八万字的内容,还有一种55厘米宽的麻布坎肩,上面写满了四万字的八股文,其他类似的“小抄”,也有多种携带方法,有藏在靴子的鞋跟部的,有编到辫子里的,甚至还有“动物专家”,专门驯养了鸽子,考试时用鸽子稍进来……
对付这些“奇葩”,朝廷也有办法,最恐怖就是突击检查,而且规定士兵逮着一个作弊考生,就赏白银一两,折合人民币六七百块。 “战果”最辉煌的,是乾隆九年(1744年)顺天府乡试,一场突然搜查,当场逮住42个“打小抄”的,牢房都蹲满了人不说,还有两千多考生,竟吓得当场弃考。搜查出来的“小抄”,更堆积如山。这事完了之后,乾隆恼怒不已,不但连发圣旨大骂,更规定“突击检查”成了常例,每次开考,清政府都专门组织“巡考队”,游走在各地考场间,时不时搞突然袭击。
这以后,“突击检查”一直是清朝科举的惯例,而严苛的搜查制度,更从此贯彻下来:考生不许穿皮帽和棉衣参加考试,即使冬天也必须穿单衣,笔管必须空心,连带入考场的食物,也必须在入考场前切开,弄成小块带进去。这般折腾,也令诸多考生苦不堪言。清末一位名臣,就曾对属下感慨,大意是我虽然没有科举功名,但能在一场严苛的科举考试中坚持考完,就已足够磨练意志。说这话的人,便是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的主倡者,近代枭雄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