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各地起义不断。王莽登基后,意图通过改制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
西汉中期土地兼并,流民问题慢慢地出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当时董仲舒上书的时候就明确说出来了,汉书里面记载,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是每个王朝中期一般都会开始,朝廷也都会用各种方式来抑制它,拖上一段时间,西汉中期的情况就是这样,但是这个问题后来没真正解决,这跟汉武帝的战争直接有关系,汉武帝反击匈奴非常必要,但是反击匈奴有后遗症。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反击匈奴也给带来很多问题。其中就是经济的衰退、民生的凋敝。当时历史记载,汉武帝打了匈奴以后到了什么程度,国家叫做国库虚耗,海内虚耗,实际上就是老百姓也没钱了,政府也没钱了,户口减半,人口减少了一半。我们知道 在农业社会里面,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没有青壮年了你还耕什么田,都荒废了,这个带来了什么问题,老百姓生活资料没有了,生产资料没有了,那他只能依附于那些豪强,或者说成为流民,豪强地主土地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汉武帝的后期就出现,越来越严重,汉武帝以后,短暂的中兴叫“昭宣中兴”,但是时间很短,到了汉元帝,汉成帝,觉得这个问题要改,但是他们改革思路有问题,当时他们觉得,汉武帝也好,汉景帝也好,包括汉宣帝也好,觉得自己父辈做了大量工作,为什么效果不是太好,他们简单地认为,是其父祖搞了法家那一套,内法外儒,表面上是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做的是法家的东西。
现在汉元帝认为还是儒家的仁政德治是最好的,所以他纯粹的用儒家。儒家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当然是很好的,从孔子以来一直到历朝历代影响也很大,都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儒家有时候操作层面并没有落实。
它是一种理想态,而不是一种现实态,这样一来以后,不能解决问题,光是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一种提倡,所以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王莽,我们知道他是外戚,他姑姑当了皇后,王太后,这种背景下,他实际上应该说是是很早就进入政治,对西汉社会的问题,土地兼并,民众流离失所的问题他是看到了。所以他知道不改变不行,他后来慢慢地进入了权力中枢,最后当了摄政王,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他姑妈都控制不住他了,他姑妈还是忠属于刘家天下的,但是这时候王莽气候已成了,最后他就用新朝取代了西汉。应该说王莽代汉,用儒家观点来说,就是说篡汉,我们不管,不说篡,哪个人当皇帝都是可以的,对老百姓,对民众好都可以。王莽代汉以后,他看到这些问题,认为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少数豪强手上,把普通老百姓,弱势群体剥夺了还剥夺,而这些富人是锦上添花,政府根本没对弱势群体雪中送炭。
所以他觉得这是第一个问题,即土地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老百姓的人身自由问题,所以他觉得这两个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在汉朝,王莽“篡”汉之前汉平帝时代,也有好多人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了。他们也想改变,比如说非常有名的一个大臣叫师丹,他当时就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叫做限田限奴议,限制土地兼并,限制老百姓转为奴隶。
王莽他现在有权了,已经成了真正的统治者的时候,这时候他觉得正是他要核心解决的问题,当然他还有其他的问题,也是跟它连带着的。所以王田,他说你这个田,你们的田,说到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国家的。
儒家诗经里面理念就明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名义上你占了土地,但是归根结底,是国家的,所以改成王田。你的老百姓,说到底都是国家的子民,奴隶多难听,奴婢多难听,就改名叫做私属。应该说,他主观的动机,的的确确是想解决当时影响社会不安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两个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