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大家都知道,盐这个东西一直都是严令禁止走私的。一旦发现有贩卖私盐的,就会受到处罚,而且严重的可能还会斩头!可想而知在古代,盐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什么鱼商可以非常容易的买到盐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人是怎么卖咸鱼的
从留存下来的史料来看,清代政府在对盐政的改革中得到了不少好处。产盐的盐丁不再是政府的苦役,而成为较为自由的“打工人”。盐商的生产经营具有了更多自主性,能更好适应市场。普通百姓不再是被官盐“卡脖子”的被动者,而更接近普通消费者,社会矛盾也得到一定缓和。但有趣的是,直到清代末期,还有人在靠咸 鱼私贩食盐。
在没有冷链运输的清代,要把从沿海打捞的鱼类运送到千家万户,人们只能将新鲜鱼类制作成咸鱼。而在当时,要用足够多的食盐制作咸 鱼着实不是什么低成本的活计。是故为了维持沿海渔民的生计,清廷在渔业领域推行了一项食盐专卖制度——渔盐。
其实这种渔 盐并不是只有清代才有。在明代,渔业用盐就已经得到了朝廷的优惠。但在清代,一些地方将渔盐纳入正式法律。所以清代的咸鱼制贩也算是一件合法之事。
但如同以往的一些放权于商人一样,渔盐的存在也给了许多人私贩食盐的机会。尽管朝廷要求,每逢渔 汛,沿海渔民需先到海关缴纳船税,并根据船只大小支领足够的渔盐,并在渔获后上报捕鱼量且退回未用的食盐,但还是有渔民谎报数据,借机将渔盐私贩。
至于将食盐过量用于鱼类储存,并以贩卖咸鱼来贩盐,做这事的人其实还不如直接私贩渔盐的多。一方面,以贩盐为目的卖干鱼,势必导致鱼价上涨。这会“反噬”渔民们赖以生存的渔业。另一方面,清廷没少把贩卖干鱼的商人当作私贩食盐的商人处罚。所以商人们也不太乐意借此谋利。
上有政策,现有对策。在食盐不能自由买卖的古代,依靠咸鱼贩盐其实是很奇葩的事情。像晋商和徽商一样,通过发展自身实力进而成为朝廷认可的盐商,反而才是行之有效的生财之道。食盐虽珍贵,贪吃却无益。
2、为什么鱼商可以买私盐
在古代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没有冰箱且路途遥远,他们为了可以让自己的鱼更好地保存,就会将其进行腌制。“商人无利不起”,因为官府售卖的盐比较贵,这鱼估计还没有卖出去就赔完了吧?私盐也成了最合理的选择,官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盐业对于一个朝代来讲,也是很重要的经济产业。朝代想要发展,这些行业也必须要发展,所以官府准备了一些比较便宜的盐让老百姓腌制咸鱼。不过这个数量是有限的,有心之人也会借用这个机会进行倒卖,并以此获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官府将盐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正常的官盐,第二种就是鱼盐,并对后者进行染色。同时规定渔民在捕捞之后必须将数量上报给朝廷,领取对应数量的盐。有的人可能会报多,但也要付出比贩盐更高的捕鱼税,这样的意义又何在呢?
一般情况下,朝廷给的盐都会多上那么两三克,渔民用不了的时候都要进行上交。如果让朝廷发现贩卖这种染色的盐,只要超过一克就会被送上“断头台”。这一克才能卖多少钱呀,为了这点钱如果把自己命丢了,这买卖真的有点不划算。
说到底,我们也不能只怪朝廷,因为在当时茶叶和食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算得上是战略储备物资。因为国家只有获得了税收,军队的装备才能得到改良。在和平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得到发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