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因推行商鞅变法而变得强盛,不过刚推行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对商鞅并没有太多感激之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只要推行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会因此发生改变,而商鞅所推行的理念是让百姓叫苦的主要原因。当然,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但早期推行阻力是最大的,商鞅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商鞅南门里木》讲述了战国时期,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便让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表示:“谁若是把此木搬到城门,就赏赐十金。”结果无人敢信,商鞅便加至五十金,终于来了个人搬木头,并获得了五十金(史称徙木立信)。这下大家终于相信,商鞅没有说谎,而变法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国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强大了,经济水平直线上升,为其日后成为战国末期最强大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完这篇课文后,孩子们不但知道了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重要性,还看到了商鞅过人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商鞅变法”与教科书上展示的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教科书上只展示了变法积极的一面给孩子们看,却没有提到弊端,以及给百姓造成的伤害,以至于不少人都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全貌,更不知道这位“勇敢”的变法人,最后竟然惨死于车裂,全家都被杀掉了。
2、秦人不悦
商鞅,出生于公元前395年,卫国人(在今河南省),此人年轻时便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并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只可惜一心想要变法的商鞅,并没有得到魏国国君的支持。
此时恰逢秦孝公上位,这位国君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一收到消息,自然立马选择入秦,一个想改革,一个想变法,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特别是听到了商鞅的具体措施后,秦孝公更是对其赞赏有加,当年商鞅提出的举措主要包括: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
然众所周知,无论何时何地,“变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要否定过去的制度,否认人们曾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更别说这个提出变法的,是个“外国人”,别说贵族不服商鞅,恐怕老百姓都不会服。
果然,当年秦孝公试探性提出要变法后,贵族们立刻站出来反对,他们直言:“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但面对这些反对者,商鞅是一点也不怂,直接表示:“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意思是,你不变法就等着亡吧。
商鞅如此坚定的态度,也给了秦孝公信心,于是压住了那些贵族们,与此同时,商鞅为了取得老百姓们的支持,则想出了文章开头的“立木为信”,得到了一部分百姓的认可,然而随着变法的实施,百姓们却是叫苦连天(史书上书“秦人不悦”)。
3、商鞅被杀
那么为啥老百姓们会不乐意呢?首先,商鞅向来提倡竣法酷刑,他认为,实施酷刑是一种“爱民”的方式,因为实施酷刑,大家就不敢犯罪,不敢犯罪自然就安居乐业了。商鞅还在《法经》,增加连坐法,并且轻罪用重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家有人犯了罪,你却没有报官,那你也得一起受罚,并且受重罚,于是乎无数无辜百姓受到牵连,最可怕的一次,商鞅把处决的犯人的尸体,统统扔进了渭水里,尸体的鲜血直接染红了整条渭水。
其次,商鞅主张重农抑商,令商人们苦不堪言;最后则是重战尚武,大家伙儿为了钱,纷纷上了战场,可战场是九死一生的地方,哪有几个人能回来?你让他家中老母、妻儿,如何受得了?这一切,百姓们自然怪在商鞅头上。
老百姓们尚且如此恨商鞅,更别说那些被损害了利益的贵族们(商鞅变法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无数人将其视为眼中钉,等到秦孝公一死,商鞅没了靠山,公子虔等贵族势力立刻谋划除掉商鞅这个眼中钉。
商鞅虽提前逃跑了,但因为他没带凭证(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客舍、车夫都拒绝他,因为商鞅自己在变法中提出,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于是商鞅想要回魏国,可他当年为了秦国得罪了魏国,所以魏国拒绝他入境。
走投无路的商鞅,偷偷回到封邑商於,组织了一支军队,想着进攻郑县,占地为王,不过很快就被秦惠文君的军队打败了,商鞅战死,但秦惠文君仍然难泄心头之恨,便将商鞅的尸体带回咸阳,当众对其处以车裂,并且下令诛杀商鞅全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