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的一些肉类食物,那肯定是没法和现在比,那个时候的肉类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一般情况下都是打猎,或者就是猪肉,鸡肉,羊肉等等。但是唯独在宋朝的时候,猪肉的地位非常低,然而把羊肉视为非常高贵的食物,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牛是主要生产工具,牛肉不容易吃到。狗肉也不错,从汉到宋都是民间重要肉食来源,但一般都是实在没肉吃,把自己养的狗狗杀了数量不大。猪肉地位就比较低了,苏轼在黄州拼命吃猪肉是因为穷,而黄州猪肉非常便宜,“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而黄州百姓可没有规模养殖生猪啊,黄州穷,顶多一家养一两口,可见确实是不爱吃。宋太祖赵匡胤就非常喜欢吃羊肉,他晚上跑到赵普家去问计,赵普招待他吃的是烤羊肉。他不吃猪肉传说赵匡胤是属猪的,所以爱护猪。他最喜欢吃的一道羊肉菜是“旋鲊”。北宋建立不久,定都于杭州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去东京城朝拜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命令御厨烹制南方菜肴招待,御厨仓促上阵,“取肥羊肉为醢”,一夕腌制而成,叫做“旋鲊”,深受宋太祖及客人欢迎。因此,宋代皇室大宴,“首荐是味,为本朝故事”。从此以后羊肉就成了北宋风靡已久的肉,成为贵重物品
羊肉是常见的肉之一,有人不喜欢吃,嫌弃羊肉膻味,但有人爱得不得了。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在谈及宋朝的祖宗之法时说道:“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这句话的意思是饮食不追求奇珍异味,只吃羊肉就行,上升到了祖宗家法的高度。后来羊肉成为宫廷膳食的唯一指定肉类,宋皇室自然成为了羊肉第一消费大户。宋真宗时期,御厨每年要杀数万头羊。仁宗在位时期一度一天杀羊二百八十只,如果天天如此,一年下来可达十万余只。
统治者们对羊肉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赏赐及官员俸禄中都要送羊,所以巨大的消费导致供不应求,当时北宋还进口辽国羊肉,以至于,在统治阶级外的平民百姓也是很重视羊肉的食用,嫁娶这种大日子是羊肉必须出现的地方了,市场上的生羊肉与熟羊肉更是成为了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销产品,市场上的生羊肉及羊肉熟食都是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销商。
在宋代能吃的起羊肉的都是土豪,宋代羊肉一般公务员是吃不起的,按照工资标准,衙门的三班每月薪水是七百钱,能买羊肉半斤。北宋祥符年间,有一个人在驿馆的房间墙壁上题了一首诗:“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朝廷闻之,谓如此何以责廉隅,遂议增俸。朝廷听到这样的说法,就回复说:如果不高薪养廉,照这样怎么能要求三班廉洁呢? 大宋帝国的高管想通过加薪叫小吏也能多吃到羊肉。可见宋代羊肉非常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