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孝庄太后停尸37年,康熙为什么不将她下葬?

孝庄太后,历史上一般称呼为“孝庄文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祖母,也是皇太极的妃子。关于孝庄太后的影视剧不在少数,尽管仍旧有所更改,但是很多人还是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于真实的孝庄太后的历史情况。然而,孝庄太后死后,竟然长达37没有下葬,一直停尸宫中,而这又是康熙的安排。康熙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起孝庄太后,大概无人不知。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她是公认的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也是古代皇族女性中极富人格魅力的一位传奇女子。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75岁的孝庄太后结束了她辉煌而操劳的一生,驾鹤西去了。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他的丈夫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一直在宫中停放着灵柩,而且这一放就是37年之久。康熙帝这一出乎情理之外的安排,曾一度引发了多方揣测,更被称为“清初疑案”之一。

这背后究竟有些什么隐情呢?且听有书君细细道来:

一、难以割舍的祖孙情。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会对康熙皇帝和他祖母孝庄太后的深厚感情很有印象。

康熙帝幼年即位,全凭老祖母为他殚精竭虑,笼络朝臣,排除异己,一步一步,用心血将他培育成一个杰出的帝王,帮助他建立起清王朝第一个黄金时代。连康熙帝自己都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康熙与孝庄太后的确是祖孙情深。有一年春天,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捎书信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装封好,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

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孝庄太后病危,康熙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晚年的孝庄太后对这个孙儿不仅倾注了全部的慈爱,更为孙儿的皇朝政权呕心沥血,尽全力扶持。

因此,孝庄崩逝之后,康熙的悲痛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据说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又改戴孝两年。

康熙不愿意将老祖母过早下葬,于是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其后,在他在位期间,康熙几乎每年都去遵化祭拜祖母。因此清朝皇室对此事的解释一直就是康熙与祖母感情太过笃深,不忍下葬。

但是,在中国的丧葬礼节中,“入土为安”是个特别被强调的重要环节。康熙三十多年不葬祖母,显然仅凭感情笃深这一点是说不过去的。那么纯孝之外,康熙还有什么迫不得已,无法示人的隐情呢?

二、老祖母的遗嘱给康熙帝留下了难题。

史书记载,孝庄太后在临终时,曾给康熙皇帝留下了遗嘱: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当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

这个嘱托成了康熙年间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因为她留下话了,不要将她跟皇太极合葬,只能将她葬在顺治帝孝陵附近。孝顺的康熙自然不愿意忤逆祖母的遗愿。

那么问题来了,顺治帝乃是孝庄皇后的儿子,孝陵范围内,最尊贵的地方已经建有顺治帝陵寝,如果将孝庄太后葬入其中,是乱了辈分。因此在无陵可葬的情况下,康熙帝只好先在孝陵附近修建一座暂安奉殿,用以暂时放置孝庄太后的灵柩,也算是权宜之计吧。

话说到这儿,想必很多人会疑惑,孝庄太后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遗嘱,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极合葬呢?

三、康熙太了解祖母心中的隐痛。

这第三个原因,关乎孝庄太后一生唯一的一个污点。那就是史学界争议很大的孝庄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的传言。

关于这段公案,民间一直多有流传,虽然并没有太后下嫁的可靠的史料佐证,但孝庄和多尔衮曾经相恋却是事实。

孝庄太后生于万历41年,据说她最初入宫去投靠她姑姑——皇后哲哲时,还是个13岁的孩子。本没有打算要成为太宗的妃子,只是想等到年龄合适时再择偶婚配。

而多尔衮生于万历40年,当时由于政治利益斗争失去了母亲,年幼的多尔衮和弟弟多铎就由太宗抚养。

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且年岁相当,滋生情愫是极为正常的事。

然而帝王家的爱情之花,从来只盛开在清宫剧里。孝庄太后最终还是遵从公主们和亲的共同宿命,作为一颗政治联姻的棋子嫁入了皇宫,跟她的姑姑哲哲,姐姐海兰珠一起侍奉同一个丈夫皇太极。

孝庄先后为皇太极生下了三位公主一位皇子。皇太极驾崩时,孝庄皇后6岁的儿子福临被拥立为新皇。此时,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势力已是今非昔比,说他是皇权的实际操控者也不为过。

然而在众多皇子中福临中选,手握兵权,党羽密布的多尔衮竟欣然支持,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关于孝庄和多尔衮的民间传言。不仅如此,在现存的清宫档案里,还出现了对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称呼。什么样的关系,可以让小皇帝福临称呼为“皇父”呢?

多尔衮从没入关时就觊觎皇位,到此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

孝庄太后为了保存儿子和皇位,这其间费了多少苦心,绸缪委屈,调护化解,个中款曲也许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

根据这些细节判断,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虽然无实据可考,但其为了保存儿子的皇位失身大概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孝庄太后留下遗旨不与太宗合葬,极大可能是认为自己白壁有玷之身无法与太宗同穴。

康熙皇帝完全了解祖母当年屈身以保全太宗一生奋斗而来的天下这份苦心,所以孝养无微不至。

孝庄去世之时,尊重她个人意愿不能葬于皇太极昭陵,但是康熙又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别葬他处,所以才会出现孝庄棺椁在宫中停37年无法下葬的局面。

综上所述,孝庄太后去世后在宫中停尸37年而不下葬,这件事虽然乍一听有悖于常理,但细究其背景因素,却让我们剥洋葱般看到了令人唏嘘感叹的历史真相。

即使白壁有瑕,孝庄太后在历史上堪称后宫楷模的正面形象也丝毫不受影响。她在清朝刚入关内忧外患的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保护培养了历史明君。她的贤德无私和高贵大气,今天依然令后世人敬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下葬  下葬词条  停尸  停尸词条  太后  太后词条  康熙  康熙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