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宋朝时期的孟皇后为什么说是因祸得福?

说到宋朝那可是当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宋朝经济很发达,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改革,当时的王安石变法主要功绩有在富国上,强兵上,以及用人上都有了各自的标准,但是,这样的改革触及到了大地主的利益,很快,随着当时宋神宗的驾崩而失败了。当时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上位了,宋哲宗当时的皇后是孟皇后,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孟皇后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在宋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历经四朝,一生三次被立,两次被废,前后被打入冷宫近三十年,最后竟然因祸得福,两次垂帘听政,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赵宋王朝,帮助宋高宗完成了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这个被宋皇室遗弃却又让宋皇室逃过灭顶之灾的女人,便是宋哲宗的皇后孟氏。

孟氏端庄贤淑,出身世家,是曾任宋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防御使、马军都虞候、太尉孟元的孙女。

宋哲宗幼年即位,逐渐长大后,祖母高太皇太后替他选了世家之女百余人入宫,孟氏是其中之一,斯时孟氏十六岁,经过几年宫中习礼。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岁时,高太后谕宰执:“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遂将孟氏册封为皇后,并举行大婚典礼。婚礼上高太后对哲宗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宋哲宗对比他大三岁的孟皇后并不喜欢,只因顾忌高太后而隐忍了,一年后,孟皇后生下女儿福庆公主。

好景不常,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秋,高太后去世,孟皇后失去了靠山。宋哲宗逐渐疏远了孟皇后,专宠貌美如花,才艺双绝的婕妤刘氏。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福庆公主重病,药石罔效,孟氏之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医治。由于符水之事向为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命人将符水藏了起来,哲宗到时,遂说明原委,哲宗认为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怪罪。后公主病逝,孟皇后养母燕夫人等入宫为孟氏及公主祈福。不料,此事正落人口实,一心想夺后位的刘婕妤将前后两件事联系起来,在哲宗面前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哲宗听后也开始怀疑起来,命梁从政、苏珪调查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授意下,他们逮捕了皇后左右侍女及宦官数十人,并将这些人刑讯逼供,史载“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太监、宫女们不愿诬陷孟皇后,个个被打得体无完肤,割舌断肢者不在少数。最后,梁从政等人不得不伪造供词,才让哲宗相信孟皇后图谋不轨。于是,皇后被废,并将孟氏安置在被废妃嫔出家所居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堂堂皇后成了一个女道士。

由于当时新旧党争正烈,孟氏是支持旧党的高太皇太后与向太后所立,宋哲宗亲政,欲极力摆脱这位祖母的阴影,改而支持新党,提拔新党的章惇做宰相,章惇也支持哲宗宠爱的刘婕妤,有废孟氏后位之图,这才酿成了这件冤狱。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重新抬头,孟氏时来运转,遂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元祐年间,故被称为“元祐皇后”,此时,孟皇后已经二十八岁了。

不料,次年(公元1101年)向太后病逝,随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发生了元祐党人事件,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蔡京等人,贬谪旧党人士,因为当年的刘皇后不愿看到孟皇后恢复身份,已经成为皇太后的她,再次使出结党营私、内外勾结的手段,与权臣蔡京相勾结,利用贬谪元祐党人的机会,逼宋徽宗下诏再次废去孟皇后。徽宗迫于压力,于崇宁元年九月,诏令三十岁的孟皇后“复居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并规定,孟皇后死后不能列入赵宋宗庙祭祀。

皇后在成功驱离孟皇后之后,仗着自己的皇太后身分,“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这让宋徽宗大为光火,便想废掉刘太后。连刘太后身边的侍从也屡屡相逼,刘太后无奈,用帘钩自缢身亡,时年三十五岁。不知道刘太后临死之前,是否想到了被她逼走、尚在冷宫之中的孟皇后呢?

之后的二十五年,孟氏一直在瑶华宫过着清苦的日子,虽然惨淡,倒也平静。然而,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的一场大火,却将瑶华宫化为灰烬,孟氏只好迁居延宁宫。不久,延宁宫又发生火灾,孟氏不得不搬到位于大相国寺附近的弟弟家中居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宋钦宗闻悉孟氏的遭遇,便和近臣商量,想再次把孟氏接回皇宫,重新尊为元祐皇后。然而,诏令还没有发出去,金兵就攻陷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靖康之祸”。

金兵在金太宗的授意下,决定对大宋采取最恶毒的手段,将整个大宋皇室全部掳往金国,企图彻底灭亡大宋。金兵在汉奸的指认下,将京城内外所有皇室成员统统抓捕。随后,金兵押着徽宗、钦宗及宋朝的所有后妃、皇子、皇女、皇孙、宗室、外戚、近臣总共三千多人北撤而去

只有孟氏因被废且居住宫外,而幸运地逃过此劫,不仅避免了被金人虏去、客死他乡的灾难,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享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氏在“靖康之难”中得以幸免,就是很好的诠释。

金兵北撤后,册立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深知自己难得民心,为求自保,遂把孟皇后接回到延福宫,尊为宋太后。但有人认为,这是张邦昌依宋太祖赵匡胤篡后周后,尊后周的符太后为周太后,并迎入西宫居住的往例,张邦昌有代宋自立的野心。后来,大臣胡舜陟、马伸又上书,政事应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决定,张邦昌不得已,乃恢复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并请其垂帘听政。

此时的孟皇后,实际上已被看做宋朝君权的象征,她的政治地位以及号召力无人能替。五十五岁的孟皇后从人生的低谷一下子升到了权力的巅峰,她第一次展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她执政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皇太后的身份,册立因出使在外逃过金人抓捕的赵构为帝,史载:“寻降手书,播告天下”。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是为宋高宗,元祐皇后撤帘不再听政,并被尊为元祐太后。不久,因“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再改为隆祐太后。当年孟皇后被废之时,谁能想到,一个被赵宋皇室抛弃的女人,几十年后,竟对赵宋皇室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由于汴京已不可守,孟氏遂随高宗南渡至杭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护卫统制苗傅、刘正彦不满宋高宗消极抗金,发动兵变,欲逼高宗退位,传位太子,并请孟皇后垂帘听政。危急之时,孟皇后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大局为重,抱着赵构年仅三岁的儿子再次垂帘听政。孟皇后一面对叛将好言劝慰,一面派人联络韩世忠等将领平叛。兵变平定后,孟皇后撤帘,还政于宋高宗。

高宗南渡不久,金兵又大举南侵,赵构逃往东南滨海,孟氏逃往西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孟氏好不容易熬过惊心动魄的兵变,又踏上了颠簸流离的路程,金人一再追击,孟氏随行兵众溃散,甚至到了要以农人抬轿的窘境。金人退兵后,赵构想念孟氏,派人四处探访,得知孟氏处境后,十分痛心地说:“朕初不识太后,自迎至南京(应天府),爱朕不啻己出。今在数千里外,兵马惊扰,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之意。”遂遣御营司都统带人马迎归,太后至越州(今淅江绍兴),高宗亲自迎于行宫门外,遍问所过守臣治状。

从此,孟氏算是安定下来。从靖康之难到赵构即位,孟皇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北宋到南宋过渡时期的政治动荡。没有孟氏,赵构不可能名正言顺地当上皇帝;没有孟氏,赵构也不容易再度掌权。孟氏的地位和威望,为赵构的南宋政权撑起了半边天。鉴于孟氏在国家两度危难之时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赵构对孟氏非常孝顺,“虽帷帐皆亲视;或得时果,必先献太后,然后敢尝”。孟氏可谓独享至尊。长期沦为庶人的遭遇,使孟氏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她每月只肯领一千生活费,能够度日即可。

孟氏喜欢喝越酒,赵构认为越酒酸苦不好喝,命人另买甜酒,孟氏就差人去付帐,从不强取不付酒钱。

孟氏在宫中曾觉头晕目眩,有宫人自称会用符水治病,孟氏想起年轻时的遭遇,惊曰:“吾岂敢复闻此语耶!”马上命令将这个宫人赶出宫外。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春,孟氏患风疾,赵高宗悉心伺候不离左右,接连数日衣不解带,“帝旦暮不离左右,衣弗解带者连夕”。四月,孟氏崩于行宫之西殿,享年五十九岁。

赵高宗下诏:“朕以继体之重,当从重服,凡丧祭用母后临朝礼。”上尊号为昭慈献烈皇太后,她的灵牌放在宋哲宗祀室,位列刘皇后之上,“附神主于哲宗室,位在昭怀皇后上”。孟氏殡葬于会稽县(今浙江会稽)上皇村。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年)改谥昭慈圣献皇后

三次被立,二次被废,并两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孟氏经历之离奇,之曲折,之大起大落,之悲喜交织,在中国后妃史上实属罕见。“祸,福之所倚;失,得之所在。”中国哲学中的这个辩证法真谛,用这位历经离奇曲折人生,遭遇大起大落际遇,并在南宋建国之初,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传奇女子孟氏来诠释,是再恰当不过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因祸得福  因祸得福词条  宋朝  宋朝词条  皇后  皇后词条  说是  说是词条  时期  时期词条  
解密

 五枚为什么杀死方世玉

说到方世玉想必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人吧,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方世玉不仅仅是武功高强,而且为人什么的也非常仗义,但是最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方世玉死了,而且还是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