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明朝是如何把人民装进笼子里的

现在大家都喜欢做比较,小到自己个人,大到国家社稷,再进一步就是东西方之间的比较。曾有人把明朝和当时的欧洲做过一个比较,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明朝这两百多年时间中,对应的刚好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么大家都知道文艺复兴的最后结果,就是英国人把国王给装进了笼子,把国王给限制了起来,不可以随心所欲做事情了,后来再开始了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一直到现在。而当时的明朝恰恰相反,不是人民把皇帝装进笼子,而是皇帝把人民装进了笼子,这个笼子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政治、思想、经济。

朱元璋废除了1500余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就做了一件震撼全国的事,那就是把宰相胡惟庸给杀了,再后来又发生了兰屿一案。这两次的大规模清洗一度把官员杀得都几乎找不到人办公了,最后只好从监狱中放一些人出来,让他们戴着手铐和脚镣去继续工作。

在杀了胡惟庸之后,便正式下令废除了已经存在1500余年的宰相制度,而且还立下祖训:严禁子孙后代重新设立宰相,如有违者治重罪。没有了宰相之后就意味着皇帝作为国家元首,同时还要执行行政首脑的工作,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国家的权利全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还一个就是皇帝的工作量变得空前巨大起来。

嘉靖时期形成了内阁制度,有人做过一个统计,朱元璋一天不吃不睡需要处理的国家大事有四百多件,每天阅读的文字可能在20万左右。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他也确实十分热爱这种超级枯燥的工作,他每天大概五点起来,一直工作到晚上天黑才结束。然而朱元璋却忽略了一点,他的后代是否会像他这般精力旺盛,超级热爱这项工作呢?于是经过一代代的演变,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内阁制度。内阁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皇帝处理各地和中央各部门的文书报告,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上处理意见,就是所谓的“票拟”,建议皇帝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有时候文书太多,皇帝看不过来,就会按照这些票拟用红笔在上面批字,说“行”或是怎么样,批完的字就叫“批红”。

虽说这些在内阁工作的官员没有行政权、用人权,但他有替皇帝写指令、起草中央文件的权利,又有推荐人的权利,所以如此一来,他们有时甚至比真正的宰相还要大。

到了宣德皇帝的时候,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他对这些繁重的行政事务已经没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每天内阁呈上来的报告只选择看个六七本,然后就交给身边的太监去批,自己则玩去了。如此一来,原本属于皇帝的两大权利,一个落在了内阁手中,另一个则落在了太监手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明朝会有那么多可怕的大太监出现了。他们把天下玩弄得日月无光,把大臣们治得痛苦万状,就是因为手里有这个权力。

科举八股文禁锢了头脑

明朝除了政治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之外,在精神上也把国民装进了笼子,四书五经、孔孟之道,被整个贯彻到了科举考试当中。

科举制度曾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用今天的术语来说那就叫科教兴国。然而到了朱元璋的时候,这个制度出现了特别大的变化,那便是:内容只考四书五经上的东西,形式则必须用八股文。从此在明朝和清朝五百多年时间里,中国人的头脑就被凝固在了四书五经当中: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不死则为不忠;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不亡则为不孝;不忠不孝就叫无君无父,无君无父就是禽兽,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

老百姓限定在“士农工商”范围

在经济上,朱元璋把中国人关进笼子的一个做法就是:把当时的社会阶层划分为四种,叫士农工商。每个人都必须在他的身份里面去做允许的事情,不允许超出职业范围。

他规定,百姓每天必须生活在五华里之内,超出这个范围的就需要10人以上结伴而行,要互相知道对方都在干什么,如果说这个人出了什么事儿,而他周围的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那么对不起,要一起丢进大狱。此时的中国依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集中营。

明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心理以及社会状态?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朱元璋用政治、意识形态,用文化、科举考试和八股文,再用经济制度把中国人牢牢钉死在那儿,装进了笼子里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装进  装进词条  明朝  明朝词条  笼子  笼子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人民  人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