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来,一生都是谜团。有人说他是最早的摸金校尉,盗墓无数,所以死后他十分害怕自己的坟墓有朝一日也会被盗。所以造了72疑冢,那么此事是真是假?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狡猾奸诈、自私残酷被罗贯中描绘的淋漓尽致,即使在曹操临死之前,罗贯中都不忘给曹操的奸诈形象再添上重重的一笔: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很多古文献里都曾提到过,如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元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也有:“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在古邺城(河北临漳)附近,确实有很多墓冢像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但这些均不是曹操之墓。
1949年后,所谓的曹操“七十二疑冢”相继得以考古发掘,真相大白。考古证实:曹操“七十二疑冢”不过是东魏、北齐皇室与贵族的墓葬群。原来,“曹操七十二疑冢”里,埋葬的是“北人”(即金人)的先祖,不是曹操。除七十二疑冢之外,关于曹操墓的传说还有很多。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收入了一篇《曹操冢》,文章说曹操墓在许昌的清潩河。蒲松龄还在最后感叹: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家藏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疑冢之外乎?奸哉瞒也!褚人获《坚瓠集》续集中有曹操墓设在漳河之下的说法。当然这两种说法均没有事实根据。
还有传说曹操死后被葬在铜雀台之下,当地也有民谣说:“漳河水,冲三台,冲出曹操的红棺材。”但实际上,曹操临终时交代子女说:“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这则史料很显然否定了曹操墓在铜雀台之下的传说。
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中记载,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但这一说法并没有证据支撑。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宋书·礼志》两部史书都记载了曹操生前的两份遗嘱,其中包含着关于曹操墓位置的重要信息。《终令》有:“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遗令》有:“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
这两份遗嘱指明了墓葬的地址要选在西门豹祠附近。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未解之谜,如今曹操墓已经被发掘,但是所谓的72疑冢依旧没有消息。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