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食盐也冶铁的事宜是国家直接管辖经营,利润很大。当年朱元璋在陕北建立九镇卫所防御外族。为了减轻国家负担,鼓励百姓给九镇卫所供应军需粮草。
但是不给钱,而是根据粮草多少给你“盐引”。有了“盐引”就可以贩卖同等价值的盐。陕西渭南孝义镇一代的人就车拉驴脱的将关中的粮食贩卖的陕北,换区“盐引”。这时陕商是中国最大的“食盐贩卖集团”。
陕商迅速积累巨大财富转战江淮一代。清兵入关,江南沦为血海,陕商资本毁于大火。随转战川康,名曰:““蹚古道”。
陕商在川康一代,挖起了盐井,贩卖起了茶叶。到了清朝中期陕商几乎掌握了四川的金融命脉,并进而垄断了四川井盐生产资本总量的八成以上,清代中期,陕西商人欲在成都建一所陕西会馆,以便联络乡情。可蜀地当地人深信“张献忠屠四川”,因张献忠是陕西人不愿意卖地给陕西人。后历经波折才买了一块烂池塘作为会馆用地,并有附加条件那就是“盖会馆可以,但不得用四川的土”。
要修会馆,首先得用土石将烂泥塘填平,所需土方以万计,万般无奈之下,川康一代的陕商竟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人决定,由同乡会发起倡议,凡从陕西到成都来的,每人都必须至少携一麻袋本乡的泥土,陕西商人纷纷回到自己故乡,背着一口袋、一口袋的家乡黄土,用了两年才把近一亩的烂泥塘填平,之后筹资建起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陕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