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了,而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当中,有一些是可以解读出来的,但还是有一些并没有解读出来。不过,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在甲骨文之前,是不是还有一些更早的文字,这都需要考古人员去发现才能知道了。然而在一座江南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一些比甲骨文还要早1500年的文字,这种文字又是什么呢?
1.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之一。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很多人不认可考古,认为考古无非就是挖掘古人的坟墓,出土古墓中的各种稀世珍宝,然后展览与各大博物馆中,用以收取门票。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历史、古生物、地质、人类起源等的科学。大多数的考古都是研究史前时期,就算挖掘的古墓,也是抢救性挖掘。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护古墓,保护墓中的文物,若是没有考古,绝大多数的历史文物将在历史上消失,或许是被盗墓者盗掘贩卖,或许是因为自然的原因消失殆尽。
中华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在在考古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其年代距今3600年左右。尽管还发现了很多史前的遗址,出土了不少的史前珍贵文物,但还不能证实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因为西方人制定的历史定义中,历史的象征是“文字”和“城邦”。而我国在江南的一次考古中,意外的发现了比甲骨文早1500年,距今5000年的古城以及古文字。
一般来说,我国发现大型史前遗址的都是在中原一带,但这次的发现却是在曾经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江南。这次的考古发现不仅在国内影戏深重,而且还有望改写世界历史。考古发现的这个古城遗址便是“良渚古城”,远古文字便是“良渚文字”。要知道,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1959年,在几十年的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神人纹玉琮王”。
对于考古家来说,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自然非常的重要,但更在意一些看似一般的文物,这些文物就是古人一些日常的石器,如石钺。因为这些石钺上有着非常多划刻,一开始没有人重视这些划刻,但随着考古的进行,越来越多这样的石器的出土后。有考古家开始猜想“五千年前,古人刻那么多笔画在石钺干嘛,莫非是象征这是谁人之物”。经过研究,这些刻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已经被良渚刻符已经被鉴定为一种远古的文字。
3.良渚遗址的文字
考古家、古文字专家徐新民还表示“良渚遗址,尤其是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这些石钺是一种远古文字,已经相对的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至于古人为何要将这种远古文字刻在石钺上呢?该专家还推测,石钺其实就是良渚古人的一种书写材料,与商代的甲骨、战国的竹简是一样的。随着良渚文字的出土,证实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并非是甲骨文,在甲骨文之前还有着更古老的象形文字。
不仅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于2013年7月9日,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表示,这是中国最为原始的文字无误,但文字背后的历史还有待考古研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学界对于良渚文字有着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字,是中华多元文化的象征;还有专家认为这些远古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传递关系,属甲骨文的前身文字。
良渚文字被发现后,还有待改写某些世界历史,毕竟在此之前,国外尤其是西方都认为中国的文字只有3600年的历史,出土的这5000年文字直接改写了这个说法,也改写了此前认为的最古老的文明属苏美尔以及古埃及,证实中国有着不亚于这两个古老文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