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根据史书记载,端午节萌芽于先秦。《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东汉崔木舜著、缪启愉辑释的《四民月令辑释·五月》亦称:“阴阳争,气血散”;“暖气始盛,虫蠹并兴”。从自然气候上看,农历五月酷热将至,蜈蜙、蛐蜒、蛇、蝎、蚊、蝇之类肆虐,传染病也趋于流行,威胁人们的健康,故而是月被视为“恶月”。端午处于五月之初,自然也被视为“恶日”。
所以人们通过举办一系列民俗活动,以求达到祛病驱瘟、禳灾除害的目的。后来端午节渐渐加入了纪念历史名人的内容,如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于公元前278年是日投汨罗江而死,长江下游一些地方还流行于此日纪念伍子胥、越王勾践及孝女曹娥。
端午这一天,酒泉的主要习俗活动是插艾、蒲、柳条、沙枣花、戴五彩花绳子、吃米糕或粽子。
插艾条或蒲、柳枝、沙枣花
《方技书》:“常五月上卯,取东南桃支(枝)悬户上,鬼不敢入舍。”相传桃枝具有驱鬼避害的神异功能,《风俗通义·祀典》:“桃弧棘矢,以除其灾也。”因五月系“恶月”,故取桃枝悬挂于门户上以辟邪驱鬼。不仅桃枝,柳枝、菖蒲、艾蒿等物亦可悬于户首避害。《东京梦华录》卷8记载:“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佛道艾即艾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能祛寒湿,干艾点燃后可驱蚊蝇。
《荆楚岁时记》曰,端午“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蒲叶即菖蒲叶,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窍、杀菌。端午悬挂艾蒿、蒲叶,可以驱虫菌,除病害,成为民间流行的一种防病健身方式。这一习俗至今沿而不辍。甘肃民谣:“五月初五过端午,天师尊神骑艾虎。蒲剑利刃斩百邪,鬼魅瘟神入虎口。”
端午这一天,于五更时分做父亲的就起床,从野外找来艾、蒲、柳枝插在门户窗子之上,以避瘟疫。酒泉一带的一些老人认为,由于“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柳条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当太阳探头时,孩童穿戴整齐,母亲把准备好的花绳、柳圈(用柳枝条编成的帽圈)戴在孩子头上,说是戴了头不疼。另外在酒泉本地,端午节这天也有插沙枣花的习俗,由于沙枣花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植物,花香十里不散,香味馥郁独特,因此成为酒泉特有的一种风俗。
吃米糕、粽子、喝雄黄酒
藏于法国与英国两处的敦煌《方技书》中,皆绘有端午避虫毒之符,要求于端午日日出前按照一定的仪轨书写此符,并且“药涂磨(抹)身,虫毒自除”。《隶古定尚书》后面还记有一句咒语:“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恶事尽消灭,急急如律令。”这一风俗在今天河西民间已演变为端午日佩戴荷包“送五毒”之俗。五毒即指蛇、蝎、蜈蚣、蟾蜍、壁虎。端午一大早,大人们给小孩戴上装有香草的荷包,并在其手腕、脚踝缠上五彩丝线,在耳、鼻、口等处涂上雄黄酒,以送“五毒”。老人们则喜欢这一天饮少许雄黄酒,并在正午时分从井里打上新鲜的水煎煮艾叶,然后用艾蒿水擦洗全身,认为午时之水性阳,可除阴毒,并防蚊虫叮咬。
民歌唱到:“五月里,五端阳,糯米粽子蘸砂糖,喝上三杯雄黄酒,我和张哥闹端阳。”酒泉人在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做米糕、喝雄黄酒,还要洒雄黄水,并在小孩子耳后抹雄黄,这些其实都是一种防蚊虫、避疫病的讲究。酒泉人独有的米糕是用糯米或黏米蒸制而成,里面撒有葡萄干和红枣,在食用米糕时撒白糖并用柔软酥嫩的油饼卷起来,更别具一番风味。
根据敦煌文书记载,端午节敦煌还有团粽宴请的习俗。《民俗杂抄》、《杂抄》记:“五月五日何谓?高辛子姓耆(嗜)粽,以其因之。又说昔屈原投汨罗江水而死,后人作粽祭也。”可见吃粽之俗早在帝喾高辛时即已有之,后又以粽祭祀屈原。《时文轨范》:
“五月五日,节名端午,事出三闾,既称长命之辰,亦为角黍之日。”
三闾即屈原,角黍即粽子。杜友晋《新定书仪镜》中有《屈宴书》云:“五月五日长丝节,角黍奉屈,降趾为辛。”端午节邀请朋友屈尊光临,品尝粽子。撰于唐大中十年(856)的张敖《新集吉凶书仪》中有《端午相迎书》:“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新集书仪》亦有《端午相迎书》,内容与上大体相同。端午佳节同僚、亲朋之间相互邀请,品尝团粽。
团粽,为具有敦煌当地特色式样的粽子,不同于内地用菰叶包裹起来的角黍,敦煌虽不产菰叶,但可以将粽子做成团状,不必包裹,而供人食用。今天敦煌当地亦多见此种形状的粽子。
戴花绳子
这天,酒泉民间讲究用五彩丝系臂和戴五彩丝荷包(五彩指青、赤、白、黑、黄)。人们要给孩子们的颈项、手腕、足腕上戴上五彩线合成的花绳子。传说端午这天,五毒百怪纷纷出来伤害小孩,有一年端午,龙王实在看不惯,便让龙子龙孙把小孩围住,结果五毒百怪再也不敢靠近小孩子。后来龙王给人间托梦,告诉人们于每年五月五日戴上五彩线花手镯,就可防范五毒与百怪。这样便形成了端午戴花绳子的习俗。
抢香囊、香袋
据说在汉代,就形成了青年男女于端午互赠、互抢香袋香囊的习俗。香袋香囊也就成了男女谈情说爱的信物。旧时的酒泉,未嫁的姑娘大都遵守在母亲指教下绣香袋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穿着一新,胸前挂满精美别致的香袋,呼朋结伴,一起出游。姑娘们胸前挂着的香袋香囊,特别欢迎年轻小伙子们来抢。哪位姑娘的香袋或香囊被抢得越多,甚至被抢完了,说明她心灵手巧而且美丽聪明。还有的姑娘则将自己精心缝制的香袋香囊在端午这天当做信物悄悄赠给意中人,以表达自己的心意。酒泉人还将端午节称为“濯发节”或“女儿节”。端午节这天,她们云集泉湖边上,在游人面前飘散长长的发辫,以清冽的泉水洗一次头发,不但不会受到责备,还会受到众人的赞许。所以端午节在酒泉又被称为“濯发节”。一年四季,唯有这一天,酒泉的女儿们可以像男子那样充分享受自由,所以,酒泉人又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
如今人们虽然有了更多的生活娱乐方式,然而一些端午习俗仍在流传延续。如吃粽子,插艾和草蒲,但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很多小孩子也不再佩戴香囊了,更很少有人去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