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通婚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有话说的啊,这个一般不会结婚的最后的结婚了,才能用通婚这个词语来形容,话说这个少数名族在古代和汉人一般是不会结婚的,所以要结婚的话也是通婚了,最近不少人问了,这个在金代女真人会不会和汉人通婚,毕竟身份社会地位都不一样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先概括回答一下,金代,女真人和汉人是可以通婚得。
但这种通婚主要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金朝灭亡北宋之初。
当时就已有汉族女子嫁给女真人的先例了,只不过,这些汉族女子都是可怜的靖康俘虏罢了。相比于任人蹂躏,嫁给女真人也不算太坏。可这强掠为妻的婚姻又能有几许郎情妾意,能有几丝情深意浓那?带给女方更多的,是挥之不去的辛酸、悲戚和屈辱而已。值得一提的是,金熙宗先后迎娶过九位被俘的宋朝皇族帝姬(公主、郡主)。自这些帝姬入宫侍寝伊始,便整日给金熙宗吹枕边风。金熙宗早就对一帮老臣看不顺眼,再加上,心怀亡国之痛的帝姬们不断怂恿。短短几年内,金熙宗便将完颜宗翰、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完颜希尹等一大批位高权重的老臣,逐个干掉。不计已经病逝的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完颜斜也,当年,积极主张灭亡北宋的主战派,全都死掉了。沦落敌手的帝姬们也算用自己的方式,向灭亡故国的仇人,报了昔日的一箭之仇。
第二阶段是在金朝的统治逐渐稳固后。
起先,金朝出于“虑中国怀二三之心”的考量,以军事部落移民的方式,数次大规模地将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迁至中原各地,迁移的女真人数达到几百万之众。史称,“徙内地女真人散居汉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皆迁”。而汉人与女真人交错杂居的局面,在客观上,又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当时的社会风气,女真人学效汉文化已成为一种风尚。正如前文所言,在金熙宗、海陵王的示范和导向下,内迁的女真人纷纷改汉姓,“学南人衣装”,效仿汉人的饮食及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的情况逐渐增多起来。
随着,汉人、女真人相互交流的加深,彼此交往的增进,真正构建于平等、自愿基础上的两族通婚开始出现。《金史·兵志》有明确记载:“猛安谋克(即女真人)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婚姻以相固结”。在汉人、女真人的平等通婚中,汉女嫁女真男者有之,女真女嫁汉男者亦有之。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战功赫赫的金初名将,金太祖的次子,完颜宗望先后迎娶了靖康之变中掳来的庆福、华福两帝姬,玉嫱、飞燕两宗姬,以及宋高宗生母韦后的侍女张氏。张氏为完颜宗望生下一女,只是,此女不从父姓完颜,改从母姓张。完颜宗望死后,其女张氏继续活跃在金朝政治舞台上,并积极撮合宋金双方的停战与议和。宋徽宗的梓宫能返归南宋,全赖完颜宗望之女张氏的大力运作。作为金朝宗室女,张氏后来就嫁给了山东东路益都府的一位张姓汉族官员。这支完颜皇族的旁系血脉,也由此改姓为张,扎根在了山东。另对北京通县金墓的考古发现,墓主石宗壁汉人,生于辽末,死于金大定年间,石宗壁的妻子纥石烈氏就是女真人。事实上,不管是汉女嫁女真男,还是女真女嫁汉男,都在加速女真人的汉化。就连南宋都注意到,女真人在与汉人通婚后,愈发汉化的境况。南宋官员蔡戡就明确指出,“后来生于中原者,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人”。
金世宗时期,为防止女真人被汉人同化掉,金世宗还禁止猛安谋克户与州县汉人通婚,甚至,试图隔离女真人同毗邻汉人的交往。任凭金世宗三令五申,两族之间依旧照常婚嫁,禁婚令实际上形同废纸。仅以皇族为例,金章宗就生于两族禁婚令期,其生母乃汉人刘氏。金宣宗有载可寻的四个妻妾都是汉人,其中,包括金哀宗生母王氏。以上可见,女真与汉人之间的普遍通婚已然是大势所趋。
金世宗死后仅两年,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四月,尚书省便以“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为由,奏请废止金世宗颁布的禁婚令。又到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十一月,金章宗下诏,“诏屯田军户与所居民为婚姻者听”。由此,在法律层面上,金朝再次允许女真人与汉人自由通婚。而学术界也多以金章宗废止禁婚令,作为女真民族彻底汉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