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谎言史。它靠着一层又一层谎言的支撑,度过了悠久而漫长的岁月。然而到了1840年,这个古老的帝国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轰然倒塌,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真正摧毁这个帝国的,或许不是英国人的洋枪洋炮,而是我们自己的谎言!
说起鸦片战争,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呈现出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这位深受道光皇帝器重的钦差大臣,在虎门销烟中不仅烧掉了数千吨鸦片,也消弭了孱弱不堪的大清帝国在世人面前的败象。然而,如此自豪感并未持久,在烟雾尚未散尽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一场更大的悲剧。有历史学家指出,中英鸦片战争在本质上并不是一场军事战争而是一场文化战争。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理念的战争。对此我深有同感。本文将从一个侧面来阐述——“谎言”作为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维持专制独裁的制度性手段,也是不断促使王朝更替的政治性因素。从三国时代的赵高到隋朝的杨素,从宋朝的秦桧到明朝的魏忠贤,从清朝的文字狱到1957年反右后谎言的再度泛滥,在相当意义上来说,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由谎言战胜真话的历史。更可悲的是,只有当谎言作为“正常”语境才能维持这个庞大帝国的时候,“说谎者”已经不是柏拉图眼中的“恶”者了。换句话说,任何在威权下苟活的人无论其品行优劣,说谎已成了某种“言语的基因”并形成了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无人否认,林则徐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好官,尤其是在大清帝国行将就木的腐朽之际,他的刚正廉洁之气是何等的高贵。但林则徐依然不能摆脱威权之下谎言的困扰,他在虎门销烟的同时,也本能地说些谎言。但就是这一系列的谎言,使得道光皇帝血脉高涨,龙威大震,并最终发布圣旨: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于是鸦片战争的战火开始蔓延。
1839年7月9日,九龙炮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紧接着9月17日的穿鼻海战,首次交锋的清军以失败告终。但林则徐在向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却吹嘘到:“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道光阅后龙颜大喜,当即朱批:“可嘉之至……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视兵威。”同时道光帝鼓励林则徐要:“计出万全,一劳永逸,”断不可“稍形葸畏,示以柔弱。”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据史料记载,九龙海战,英兵无亡者,仅有四人受伤。哪来的“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而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但林则徐却奏称:“夷人有数十人中炮,纷纷滚跌入海。”。有学者指出,林则徐谎报军情或许是轻信了属下虚假的上奏。如此猜测也不可谓离谱,犹如当下统计数字层层上奏中普遍存在虚报一样。但问题是,日后人们发现了林则徐当时的日记。关于穿鼻海战,林大人是这样记载的,从海中捞取的“夷帽”并认定“毙敌”的人数是十一个,但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却变成了二十一人。这多出来的十人无疑是林则徐有意加上去的。
如此辉煌的战绩通过奏折被送到了紫禁城,原本无心交战的道光帝被频传的捷报所激扬。于是战争向纵深发展。同时谎言还在继续。1841年3月18日,英军攻入广州,由于前面的战斗清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所以未战先溃,但此时的新任参赞大臣杨芳在奏章里对失败绝口不提,反而说已屡败英军,唯恐其逃窜云云。1841年5月初,各地援军相继抵粤,道光几次发出激昂圣旨“分路兜剿,务使该夷片帆不留”,21日,奕山下令对英军舰船火攻,英军略受损失。但清军却损失惨重,但奕山给道光帝的奏折中不仅对失败只字不提,反而满口胡言宣称打了大胜仗,并说英军举白旗乞和。道光得知龙颜大喜,并下旨允许其求和。
然而当定海失守之后,一直被蒙在鼓里道光终于发现,他的那些铁杆部下,包括林则徐在内的钦差大臣们用谎言编造出来的故事,使他在被不断愚弄之下一次次误判大局,致使鸦片战争不断升级乃至大清帝国最终沦亡。尽管道光曾秘谕当时的司法部长黄爵滋亲赴前线暗中探实,但在一个以谎言构筑起来的行政系统面前,黄爵滋亦无力为之,他最终给道光帝奏折中只能无奈地采用当地官员的说法,因为谎言在当时已经成为惯用的行政语言。据史料记载,在鸦片战争期间,各级官员上报的“夷兵”被清军“击毙”的数目至少高于实际数目十倍以上。作家麦天枢在《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一书中这样写道:从这些虚假的数字看,“整个英国舰队就应该溃不成军、难以为继了。战争是最讲究‘知己知彼’的。强敌面前,既不大知晓对方,又不大清楚自身,从决策的角度来看,拖拖拉拉稀里糊涂地走向失败,也是可以料定的了。”
由此可见,谎言笼罩下的鸦片战争是必败无疑的。在高度强调全方位精确定位的近现代战争,何以在朽烂的帝国体制下靠谎言支撑?不仅如此,纵观整个鸦片战争,除了谎言之外,清帝国本身的腐朽没落也注定了他必将成为自身的掘墓人。据记载,清朝末年:“督抚不理兵政,武将不事营务,官兵不事操练,甚至皇帝亲临检阅的军队,在万目睽睽之下,还有‘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笑话。”可悲的还在于,战争已迫在眉睫,而那些本已羸弱的清兵却:“沿途劫夺、捶挞贫民……兵将不相见,遇避难百姓,指为汉奸,攮取财物。”更滑稽可笑的是,在面对强大的、现代化的英军面前,清指挥官居然还以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诸葛亮的战术为楷模,如让一群士兵在炮台上转圈以造成人数众多的假象。然而在望远镜和大炮面前,这些不幸的清兵在英军准确无误的炮弹围剿下粉身碎骨。如此骇人听闻的国况,即便有一百个铮铮傲骨的林则徐也挽救不了大清帝国沦亡的命运。
逝者已往矣,但往事并不如烟。对鸦片战争过度的民族羞辱感,并不能消弭我们文化中至今不散的阴霾,比如谎言,比如潜规则,比如权力膜拜下的心灵萎顿和变态,并由此导致的种种不幸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