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1月13日,午睡过后,今年已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江硕鹏来到客厅里,身体站得笔直,拉起了已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小提琴。尽管琴声有些生涩、跑调,但前来探访江硕鹏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郭玲珠却频频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深深的敬意。
“只要我还拉得动,我就要把这些抗战歌曲拉给大家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当年的抗战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江硕鹏说,尽管现在他行动起来不是很方便,但仍会通过用小提琴演奏抗战歌曲的方式祭奠先烈,他希望后来人能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2016年,江硕鹏老人有个新年心愿,他希望能够拥有一把崭新的小提琴,以便常常奏响爱国旋律……
爱国青年投笔从戎
“老爷子就这点爱好,有人看望他时,爱用小提琴演奏抗战歌曲。这把小提琴是几十年前别人送的旧琴,已经严重跑调了。”1月13日,江硕鹏的女儿江蓉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70年前,在国家危难之时,老爷子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奋勇杀敌。而现如今,老爷子最珍爱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去年收到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一个就是小提琴。每当用小提琴演奏抗战歌曲,江硕鹏老人就感觉自己仿佛年轻了,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烽火硝烟、保家抗日的年代。
17岁那年,江硕鹏考入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专攻外语。就在江硕鹏求学期间,“七七事件”爆发了,此时,江硕鹏正在读大二。“日本侵略军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我必须要在学习和救国之间做出选择。”江硕鹏说,鬼子不除,何以为家?因此,他决定投笔从戎。
1937年秋天,19岁的江硕鹏从成都来到重庆,之后又从重庆乘船,花费6天时间抵达南京,报考了黄埔军校。顺利入试后,被编入第14期第二总队炮一队。在黄埔军校,江硕鹏满怀期待,渴望上阵杀敌,但因成绩优异,他被学校要求留校任教两年,担任第17期炮二队上尉区队长。
1942年,上海和南京相继沦陷,江硕鹏所在的部队被迫西迁。处于后方的江硕鹏一心想上战场杀敌雪恨,经过反复申请,他终于被派往前线。
参加“鄂西会战”重炮显威
1943年5月26日,这一天让江硕鹏永生难忘,因为从学校到战场,他终于等到了决战的机会。
大战迫在眉睫,从湖北的秭归东头到宜昌南岸,约50公里防线,地势复杂,西高东低,山脉连绵,易守难攻。江防司令部给迫击炮第四团规定了主防线,即从杨家溪的南面至宜昌南岸。这里全是山地,中间有条小河,是日军进攻和撤退的必经之路。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中国军队则是缺弹少药。而江硕鹏和其他官兵能使用的是15公分口径的重迫击炮,优点是爆破幅度大,杀伤力大,适用于山地作战;缺点是射程短,瞄准值不精确,命中率低。
“我们重迫击炮第四团被安排在王家山和黑狮子堡,由我布置好了40多门重迫击炮,严阵以待。”江硕鹏说,当时,他建议采取山炮交叉试射法,获得批准。
江硕鹏回忆,当时他先熟悉了防区,然后又利用所学对15公分口径的重迫击炮进行了简单改造。
“当我们在炮队镜里看见被困的大批日军窜入火力范围时,就按既定计划,各炮发挥山地作战的优势,大显威风。”江硕鹏说,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几千枚炮弹,炸得日军四处乱窜。
江硕鹏说,当时日军死伤太多,很多尸体都搬不走,他们就用汽油烧了。后来是当地老乡捡来人骨头,才确定炸死四百多名日本鬼子。这场战后来被称为“鄂西会战”,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军事史学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扎根新疆奏响爱国旋律
之后,江硕鹏在1949年11月起义。1955年被发配到新疆修建猛进水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硕鹏被平反,安排到了兵团建工师(当时名为铁路工程局)师范学校任英语教师。日以继夜地备课,悉心地辅导学生,在学校,江硕鹏年年都会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90年底,江硕鹏被任命为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后,江硕鹏更加积极地参政议政,把共30万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译成英文,向世界展示了新疆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成果。
如今,已经98岁的江硕鹏老人喜欢写诗、唱歌、拉小提琴、上网、用电脑录制他唱的抗战歌曲,然后把视频上传至优酷网。
1月13日,记者见到了抗战老兵江硕鹏老人。头发花白,瘦小的身躯有些佝偻,但他时刻保持着“站如松,坐如钟”的军姿,那是参军抗战留在他身上的纪念。
江硕鹏手中的小提琴已经非常陈旧了,琴体漆面有些剥落,调起音来也非常费劲,但这丝毫不影响老人演奏的兴致。老人说,只要拉得动,他就会一直将抗战歌曲演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