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6 年(天启六年)“(正月 )二十四、五两日 ,虏众五六万人 ,力攻宁远 ,城中用红夷大炮 ,奋勇焚击 ,前后伤虏数千 ,内有头目数人 ,酋子一人 ”。这是记录在《明熹宗实录 》上的一段话。从中可知,后金八旗军明军击败,实际上这也是后金发动侵明战争以来第一次被痛击一顿,彭簪古为此受到嘉奖,而威名远扬的红夷炮,更是有了一个大名鼎鼎名字--“神威将军大炮”。
说到红夷炮,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徐光启。
徐光启是明朝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他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
此时适逢明末,明政府内忧外患,自1619年后,与后金进行了几次大战,尽管明军拥有佛郎机、鸟铳等火器,但粗制滥造、技术不娴熟、战术落后,因此屡战屡败,明军士气低落。
明光宗即位后,徐光启上奏向澳门葡人购炮御敌,他说“今时务独有火器为第一义”“可以克敌制胜者 ,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1620年(泰昌元年),徐光启委托李之藻派门人张焘、孙学诗到澳门向西商购买四尊红夷炮,费用都是徐光启私人支付。但这四门炮买来运到江西广信后就不了了之了,可能是徐光启实在出不起北运的费用了。
翌年3月,辽东战局恶化,后金军陆续攻下辽阳、沈阳。徐光启又竭力主张要多造西洋大炮,请朝廷下诏取回滞留广信的四门大炮,并聘请擅长铸炮的传教士毕方济、阳玛诺为铸炮师,从澳门及闽广招募技师工匠来京设厂铸炮。
至天启二年正月,大明丧失山海关外辽河以西的大片土地,这使得徐光启更加迫切地要改良了大炮的铸造技术。
翌年四月,明政府又从澳门新购置了二十二门大炮 ,还招募了帮助造炮练兵的二十三名葡籍炮手和一名翻译。
明政府先后从澳门引进三十门大炮 ,明军实极大增强。而这二十三名葡籍炮手成为史上第一批正式被中国政府雇佣的欧洲军事技术员。
此后,徐光启学生孙元化担任登莱巡抚后,还请洋人任教官,苦心训练,使明军有了一支受西式训练、拥有尖端武器的王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