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主要战场,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估计到华北抗战形势必将日趋恶化,为此,预定在日寇深入山西时,以八路军的三个师,分别控制吕梁、五台、太行诸山脉,作为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斗争的战略基地。
八路军出师后,正值山西危急,八路军四处出击,积极配合、有力支援友军作战,取得了诸如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等重大胜利。11月12日,针对日军侵占上海进逼南京后正面战场处于严重失利状态的形势,毛泽东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指示八路军当前的任务,就是“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从而“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八路军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第115师除以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外,师部率第343旅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120师继续创建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的第334旅,依托太行、太岳山脉,创建晋察冀豫边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据此,1937年10月下旬,第115师在五台分兵,聂荣臻率独立团等部3000余人,在察南、冀西、五台等地区展开,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1937年11月,刘伯承和张浩率129师主力一部在晋察边区展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团体和武装,建立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晋冀豫边区根据地。
原来山西地区的党组织,大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地下党的同志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组成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等进步的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也在晋东南地区积极地开展工作。冀西地区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创建了太行和太岳两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自誓师出师至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共作战1500余次,歼灭日伪军5万人,缴获各种枪1.2万余支,收复了大片国土,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晋西南及山东等大片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部队也由出征时的3.2万人发展到15万人,成为华北抗日的中坚力量。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连续作战的胜利,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军,使其难以抽调兵力转用于正面战场,因此,对削弱日军的力量,遏制和迫使日军停止正面战场进攻,起到了重大作用。1940年初,日寇实施“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企图分割和封锁各抗日根据地。同时,由于正面战场出现了空前的妥协投降危机。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的好转,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2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军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强大威胁,从1941年开始,集中华北地区一半以上的侵华兵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集中进行野蛮的大“扫荡”,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随即展开反“扫荡”斗争。经过几年的战斗,各根据地粉碎日寇的多次“扫荡”,同时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多次挑衅,在敌顽夹击下克服严重困难,逐渐恢复并发展了抗日根据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1943年夏开始,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八路军的显著变化,开始转入局部反攻,一直持续到全面大反攻并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和形势变化,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充分地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军民团结一心、艰苦抗战的精神。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华民族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