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决定起兵南下,和南军决一死战。不过就当时朱棣和建文帝手上的兵力来说,朱棣处在绝对的下风,燕军人数只有南军三分之一不到,所以开战前根本没多少人觉得朱棣会赢。但结果却是建文帝一方惨败,经历几次大的消灭战后,南军伤亡过半,已是溃不成军,那朱棣究竟如何击战胜建文帝,直下南京的呢?朱棣在用兵方面远高于建文帝,南军虽然数量多,但到了后期建文帝却是无将可用的处境,导致了最终的败局。
最近上映了多部明代历史剧,其中《大明风华》、《锦衣之下》更是刷爆了朋友圈。明朝从来都是一个充满话题的时代,有太多充满传奇色彩的事件和人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说到大明,就不得不提到明成祖朱棣,他的一生波澜壮阔,编撰《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改革吏治、迁都北京等等都是他的历史功绩。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最开始的一场战争——靖难之役的成功。
这一切还要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驾崩说起,皇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即建文帝。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皇帝将直面与诸位皇叔之间的权力博弈,这种对立几乎是很难避免的。朱元璋最初封藩用来作为拱卫皇室的手段,边塞的王爷就有九位,其中太祖的四儿子朱棣镇守在北平,拥兵十万;十七子朱权被封在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我们通过建文帝的视角来看一下当时的处境,他也难免被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吓得夜不能寐。所以为了自保必须要削藩,这是一项浩大且极其危险的工程。在汉朝就有这样的例子,汉景帝刘启曾经采纳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这就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藩王以“清君侧”为由反叛,史称七国之乱,虽然最后反叛被平息,但是也将汉景帝吓得够呛。所以说削藩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事,需要循序渐进且富有谋略。
但是话说回来,朱棣是个极其富有野心的人,也许他就是在等一个合适的借口来闯进南京,把他的侄子从皇帝宝座上拽下来,自己坐上去。建文帝的削藩给了他这样一个借口。
开始的局势明显建文帝更有优势,燕军打了三年多,仅仅控制了北平周边的保定、永平,“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连今天天津地区的三卫都长期在朱允炆的中央军队手中。朱允炆毕竟是传承有序的大明皇帝,他手中掌握了全国的资源,面对燕军猛烈的攻势,打持久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打消耗来拖垮朱棣。同时朱允炆还在北平附近布置了吴杰、平安、盛庸的三支大军,只要燕军敢出来,他们就能乘虚而入直接进攻朱棣的老巢北平,直接击溃燕军。所以就建文三年(1401)年的局势来说,任何人都不会怀疑战争的结果,朱棣的反叛必将被镇压下去,天下还是朱允炆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燕国不过三郡,以三郡而击全国,燕国再也拖不起了。
但是在半年后,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无将可用的建文帝
朱元璋是靠打仗得的天下,能征善战的大将自然数不胜数,为什么传到朱允炆这怎么就无将可用了呢?原因之一就是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害怕自己的部将谋反,于是找理由杀了很多大将,包括战功卓著的蓝玉大将军。其实历史总是相同的,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之后也是“杯酒释兵权”,让文官管军事,造成宋朝重文轻武,才有了靖康之耻。
建文帝知道应该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因此前期派了耿炳文。但耿炳文在朱元璋时期就比较平庸,自然不是朱棣的对手。
建文帝环顾四周,选中了朱元璋时期的将军耿炳文,但是耿炳文的军事才能较为一般,遇到战事胶着时,就会退兵,自然不是朱棣的对手。后来又把大将换成了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大将之材,但是李景隆却更像个纨绔子弟。
朱棣曾给李景隆总结了五条必败之理:
1、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为大将不修政令,军队没有纪律,上下缺乏统一思想);
2、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槁(南兵来北方打仗,水土不服,后勤保证不足);
3、不量险易,深入趋利(孤军深入);
4、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点名批评大将李景隆个人素质太差);
5、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部队的素质也不行)
由此可见,朱棣对于朱允炆任用李景隆是非常不屑的。
《大明风华》中一段朱棣表扬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镇守北平有功的戏码,说的就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朱棣带着几乎全部主力部队在外,北平城内只有朱高炽带着老弱病残驻守,李景隆却没抓住机会,南军甚至有描述看到城墙上有女人向他们丢石子,可想而知,当时的北平城内匮乏到什么程度。当时的南军都督瞿能眼见就要攻下彰义门,却被李景隆叫停。种种匪夷所思的统兵方略让人甚至认为李景隆是朱棣的卧底。
相助朱棣的三次神风
1、白沟河大战
南军主将李景隆会合平安、郭英等将,集六十万大军对阵北军朱棣。两军刚一接触,大将平安就率先冲锋,打了朱棣军一个措手不及,阵势瞬间瓦解,北军被打的四散奔逃。第二天两军复战,平安、瞿能率大军冲击北军后翼,朱棣军后翼崩溃,北军大将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失败,朱棣亲率大军攻击南军左翼,等他抵达敌军左翼时,却发现自己后面杀声四起,被困的成祖奋起反抗,弓箭射尽、宝剑砍断、马换了三匹,身上的战袍都被鲜血染红,眼看就要玩完的时候。突然间,天地变色,妖风四起,这大风起的诡异,吹的也诡异,竟然吹折了李景隆的帅旗,六十万南军直接给吹蒙了,风之子朱棣抓住机会,纵火发动总攻击,将南军击溃,平安败走西逃,李景隆溃败南窜,是役斩南军数万人头,溺死白沟河者十余万。
2、夹河大战
双方在夹河岸边,排兵布阵,南军西南向布阵,北军东北向布阵,双方都没有想到,就在布阵方位完毕的那一瞬间,这场战役的胜败已经决定,双方在沙场上鏖战良久,互有死伤,难解难分之际,突然间妖风又起,这风吹得又是诡异,飞沙走石,而且专门向南军吹,吹的盛庸二十万大军眼不能睁,朱棣又一次乘风发动总攻,盛庸军四散溃逃。
3、滹沱河大战
朱棣以少量兵力攻打吴杰军三面,进行牵制,亲率主力进攻东北隅,突入其阵,遭到吴杰等部的拚命反击,死伤甚众。就在此时,妖风又双叒叕起,大风拔树而起,吹得还是南军,北军乘机进击,吴杰溃败。朱棣督师四面围攻,斩首6万余级。追至真定城下,再擒其骁将邓戬、陈鹏等人。
三场大风吹去了南军近四十万大军,使整个靖难之役的局面为之反转,朱棣燕军由弱转强。
直奔京师
在齐眉山,燕军前锋被徐辉祖击败,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众将要求北返。朱棣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大部分人站于左侧。朱棣明白,此时返回北方,根本不可能安全撤回北平——之前强行军绕过的那些北方雄镇,此时成了撤军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多亏了当初在东昌拼死救援朱棣的朱能这时强力支持,表示“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燕军听罢居然也就稳定了军心。
在这关键时刻,朱棣取得了一个战术性胜利——截取了南军平安部的粮道,这直接改变了战争的最终结局。南军居然在距离首都如此之近的地方陷入了缺粮窘境。燕军以直线向南军全速前进。十八天后,扬州失陷,金陵震动。在燕军进兵距离南京三十里的龙潭时,建文帝已经彻底坐不住了,朝中大臣劝他逃去浙江,或沿着长江溯游而上到达武昌,以图兴复。结果方孝孺前来说:“城中尚有禁兵二十万,唯有力守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国君死社稷,正也!”
随后,25岁的皇帝朱允炆在冲天大火中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