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干政和宦官专权,都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非常严重的两种事情,一般而言,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当时的社会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对于后宫和宦官这两种人群来说,他们考虑的大多数其实都是自己个人家族的利益,而很少会顾虑到整个国家,或者说对于国家的注意力不够。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有后宫干政,为什么明朝却始终都没有呢?
说到明朝,就不可避免的说到太监,明朝的太监可以说是比皇帝要有明的多了,什么刘瑾、魏忠贤、冯保那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太监,他们一度把持着明朝的朝政,是名副其实的权宦。我们都知道,在汉朝时期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后宫干政,从刘邦的老婆吕雉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窦太后,都是后宫干政的典型例子。而且除了汉朝以外,其他的宋朝、唐朝、清朝都有过后宫干政的情况。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就连宦官干政这种现象都很频繁了,为什么后宫干政的情况却没有过呢?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这其中就有严禁后宫和宦官干政的制度。虽然说禁止宦官干政这一条制度到了后来基本上就已经形同虚设了,但是严禁后宫干政的制度还是被历代皇帝严格遵循的。明朝的皇帝幼年继位的也有,但是即便这些皇帝的年龄很小,他们也依然没有仰仗后宫的太后或者皇后,反而是仰仗太监多一些。没有了皇帝的仰仗,后宫里的太后或者皇后就自然没有垂帘听政的机会了。
在明朝宪宗时期,明宪宗朱见深非常宠爱曾经伴随自己度过童年的万贞儿,在当上皇帝以后,朱见深立刻就把她封为了贵妃,于是她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万贵妃。万贵妃可以说是整个明朝历史上最得势的后宫贵妃了,就算是皇后见了她都得绕道走,万贵妃也因此变得有恃无恐,她在后宫里可以说是为所欲为。但就是这样一个为所欲为的妃子,却从来都不过问朝廷的事情,实际上不是她不想干涉,而是不敢。朱见深虽说是一个比较仁慈的皇帝,但是他是绝对不会允许万贵妃干政的。
明光宗朱常洛非常宠爱李选侍,李选侍也因此在后宫中拥有很大的权势,权势大了,李选侍的野心也就大了。朱常洛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去世了,在朱常洛临终之前,李选侍请求朱常洛封她为皇后。如果李选侍被封为皇后,那么朱常洛死后她就成了太后,当时的太子朱由校年龄还小,所以在李选侍看来,只要朱由校继位,那么她必定就能够垂帘听政。但是李选侍想的太美好了,即便是朱常洛再怎么宠爱李选侍,最后也没有封她为皇后。
李选侍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垂帘听政的机会,于是她干脆直接住进乾清宫不出来了。结果李选侍最后是被大臣们联合赶出来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上面看出不只是皇帝不赞成后宫干政,就连当时的大臣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明朝时期根本就没有过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
明朝时期妇女的思想被束缚的很严重,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学说叫做程朱理学,可笑的是程朱理学在宋朝并没有被提倡,却在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兴起了。在古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就是崇尚程朱理学的士人所总结出来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妇女的束缚。明朝的妇女们都讲究三从四德,从来都不过问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后宫里的皇后和妃子也必须要遵守这些,后宫干政在当时来说就是妇女的一种失节,所以一般是不会有人触碰这个底线的。
除了受到思想的束缚以外,明朝的内阁制度也是导致明朝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这种情况的原因,众所周知,万历皇帝是明朝最懒的一位皇帝,他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这么长时间不上朝,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朝政早就乱了,但是明朝不一样,因为明朝有内阁。其实明朝相当于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皇帝的权力都是分散到各个机构的,内阁主要负责的就是处理军机要务,皇帝一般来说只要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了,所以即便是皇帝不上朝,朝廷也依旧照常运转。如此一来,即便是后宫想干政都没办法了,因为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她们瞎凑活。
朱元璋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皇帝,他深刻的认识到后宫干政的危害,所以他从来都不讲究门当户对,不管是太子的老婆还是王爷的老婆都不能是王公贵族家的女子。因为朱元璋知道,后宫干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戚实力强大,再加上王公贵族的女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她们不好受皇帝驾驭。所以综观明朝整个历史,几乎所有的皇后和妃子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女子,她们要么是小官小吏的女子,要么干脆就是一些百姓出身的举人。
前面我们说到的万贵妃,她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很快就有了身孕,但是很不幸的是,万贵妃的孩子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而且此后万贵妃就再也没有生过孩子。万贵妃本来还希望自己能够凭借着孩子得到更加崇高的地位,但是孩子一没,她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万贵妃就开始变的心理扭曲,她不允许别的妃子有孩子,只要是其他妃子怀了身孕,她要么把妃子杀死,要么就把孩子给害死,一时间后宫中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而这样的宫斗现象,在明朝很有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