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最后各方面条件都更优的项羽是被刘邦逆袭,完成反杀。在双方最后一次大战时,刘邦还有反楚联盟共集结了56万大军,刘邦准备一举击败项羽,不过此时有位叫董公的长着出现,他让刘邦大军着丧服出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打仗前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如果士兵都穿丧服,那士气何来?不过刘邦似乎洞察到了董公此举用意,大家能想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吗?
1、刘邦率先入关中
秦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蚁聚,中原战火连连。原本被秦始皇征服的六国,在楚人陈胜、吴广的带领下,纷纷复国。而楚国,不是点燃秦末战火的火种,同时也是反秦力量的核心。
陈胜吴广死后,项梁扶植牧羊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为了纪念当年惨死秦国的楚怀王,因此将熊心的王号也定为“楚怀王”。
不久后,项梁战亡于定陶,原本只是一介傀儡的楚怀王趁机夺权,执掌了国政。于是,楚怀王下达命令,以宋义为上将军,带领项羽援救巨鹿;以刘邦为征秦主将,一路西向灭秦。出征前,楚怀王约定:
“先入关者王!”
而最终,项羽击杀宋义,夺回兵权,并在巨鹿击破50万秦军。而刘邦则一路势如破竹,最终从武关杀入关中,占领咸阳,彻底灭秦。
项羽挟战胜之威,再次架空了楚怀王。刘邦灭秦后,项羽从函谷关杀入关中,并在咸阳四处烧杀,无恶不作。
之后,项羽派使节回报楚怀王,希望能在关中做王。然而楚怀王却强硬地回答:“如约”。也就是说,秦地理应属于先入关中的刘邦。
项羽见楚怀王如此不识抬举,于是他愤怒地对属下说:
“楚怀王,是我们项家立的。他没有战功,凭什么指挥我们?我们能平定天下,都是靠我和诸将的功劳!”
六国将领们一合计,觉得确实如此,于是他们绕开了楚怀王,自行分割天下。其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刘邦则被封为汉王。对此,项羽辩解:“巴蜀之地也是关中,我没有违背楚怀王的约定”。
2、项羽自立为王
既然项羽自立为楚王,楚怀王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于是项羽和诸侯们将熊心尊为名义上的共主——义帝。与此同时,项羽扬言:“古之帝王,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于是,项羽将义帝熊心分封在今天湖南郴州。名为尊奉,实则流放。
而义帝刚到郴地,项羽就指使心腹——九江王英布将他淹死在湘江之中。秦汉之间本应有个“楚朝”,结果因为义帝的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项羽的分封,实际矛盾重重。没过几个月,诸王便开始了火并。首先,项羽吞并了魏国的精华——梁地,而把魏王魏豹赶到了河内;其次,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而齐国实力最强的军阀——田荣,因得罪项羽,竟一块土地也没分到;再次,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而他的好友、与他功劳相当的陈余却只被封了三个县。最后,被封到巴蜀的刘邦,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于是,田荣不顾项羽反对,吞并了三齐;陈余联合旧赵国贵族赵歇,赶走了张耳,重建赵国;而汉王刘邦则以暗度陈仓之计,灭亡三秦,一统关中。
而项羽呢?不顾最危险的刘邦,反而带领主力倾巢而出,进攻田荣的齐国。虽然项羽连战连胜,但是他在当地四处烧杀,得罪了齐人,导致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可自拔。而刘邦则趁此机会,杀出函谷关,决定一战而定天下。
3、刘邦大战项羽
刘邦出关后,原本就对项羽不满的诸侯,纷纷聚集在汉军旗下。其中,魏豹在彭越的帮助下收复了梁地,领兵加盟。而刘邦又诡称自己杀死了张耳,又将让陈余的赵国加入麾下;而张良与韩国后裔韩王信,带兵来援。一时间,反楚势力竟聚集了空前的56万大军。
正当刘邦金鼓齐鸣,齐聚兵马,准备一战灭楚时。一个名叫董公的老头却拦在大军面前,他对刘邦说:“全军必须穿丧服出征,否则必败。”
董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此战必败。因此必须要名项羽为贼,敌人才能服从。项羽无道,谋杀主上,乃是天下之贼。因此,汉王应让全军都穿着丧服,并告知诸侯一起讨伐无道。四海之内,必然赢粮而景从,此乃三王之举!”
按说军队出征,都要讨个彩头、找个吉兆。穿丧服出征,简直是找晦气。换做旁人,恐怕会以动摇军心为名,一刀剁了董公。然而刘邦哪是常人,很快便意识到董公的高明之处。
兵者乃凶器,人人都厌恶战争。因此要发动战争,必须给自己的军人树立一种信念:“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符合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道义的军队,就如高屋建瓴,战无不胜。
因此,刘邦命全军都着丧服,为义帝发丧。在仪式上,刘邦脱去上衣,为义帝号啕大哭,诸侯、诸将与士兵莫不为之“忠诚”而流涕。三日后,刘邦对诸侯们说:
“天下共立义帝,项羽却杀之于江中,大逆不道。因此希望和大家一起,除掉项羽这个暴君!”
于是,56万大军如风卷残云一般横扫楚地,攻占了楚都彭城。如果没有全军素服,为义帝发丧的骚操作,汉军哪能如此轻而易举地攻占楚都呢?哀兵必胜,古人诚不欺我。
然而进入彭城后,刘邦却忘乎所以,每天喝美酒、和美人游戏,没有乘胜追击。失去了道义的心气,56万大军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结果竟被项羽以区区3万士兵,杀得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