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体看下来,北宋的综合实力非常厉害,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都能排进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的水准。不过北宋的强大为什么偏偏没有体现在军事上呢?每当我们提到宋朝,就总觉得宋朝军事是最大软肋,但北宋不比南宋,北宋军队真的就打不赢当时的辽国吗?竟然还签下檀渊之盟这种并不平等的盟约。其实北宋军事的乏力可以说是作茧自缚,但其中又有有意的成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北宋军事上的问题
并非是宋朝无可用之将和可用之兵,也并非宋之将士无一战之力,而是老赵家从一开始就打定了打压将士的心思。
何也?
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将领,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心腹。
可是当柴荣病逝了之后,赵匡胤却仗着自己手握禁军大权而选择了黄袍加身,抢走了柴宗训的皇位。
这倒也不是说赵匡胤如何如何不忠不仁,实在是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就是如此。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原本也只是后汉将领,可是刘知远驾崩了之后,他也一样运用手中的兵权取后汉而代之。
也正是因为将领动辄以手中兵权取“老东家”而代之,才让黄袍加身之后的赵匡胤对手握兵权的将领充满了忌惮。
于是,赵匡胤问计于谋士赵普,如何才能让我老赵家避免重蹈老刘家、老郭家二世而斩的覆辙?
赵普想了想,您自己心里没点数吗?短短几十年换了这么多皇帝,还不是藩镇将领手上的兵权太大了?
赵匡胤听完瞬间就懂了,于是这才有了杯酒释兵权,也才有了宋朝崇文抑武并且以文驭武之策。
如此一来,武将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被士大夫集团狠狠地踩在脚下。
老赵家也一直在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也一直在强化这句话,所以治天下之人就没有武将的份。
而在此之前,士大夫虽然也瞧不起武将,可是慑于武将之兵权,他们多数时候也只能吹胡子瞪眼。
赵匡胤和赵普觉得崇文抑武并且以文驭武还不够,于是又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也就是更戍法。
所谓更戍法,也就是轮番戍守之意。
宋朝将禁军分为中央禁军和地方禁军,但是却定期让中央禁军和地方禁军进行轮换。
今年驻守京城的禁军,明年可能就会被调去驻守地方。
地方禁军,亦是如此。
不过,这个中央禁军和地方禁军轮换的过程只限于士卒,将领不会调动。
这样就造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从而弱化了将领对军队的控制力。
然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却也显而易见,因为每一个将领都会有自己的指挥风格。
倘若一支军队今年跟着一个善守的将领,明年又跟一个善攻的将领,好的结果是这个军队会变得既善攻又善守。
实则作茧自缚
可是,现实当然不会这么理想。
当一支军队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个将领的只会风格之后,又将他们调到另一个将领手下,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混乱。
似乎既善守又善攻,可实际上却既不善守也不善攻。
赵匡胤之所以会弄出这么一个漏洞百出的兵制,说白了他就仅仅是为了对内,而不是为了对外。
他一心只想防着内部的将领,而刻意忽略了外部的威胁。
这一点从他筹备了“土地收购基金会”也可看出一二,他知道这个兵制必然会弱化老赵家的兵,才想用钱把那块打不回来的土地买回来。
当年老赵家为什么明明经济发达,却沦落到谁都能够过来揉捏一下?原因就在于这个兵制限制了军队战斗力。
老赵家擅长搞经济,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可是,老赵家真的无法将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吗?
老赵家如果想这么做的话,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他们宁愿交“岁币”,也不愿意这么做。
原因可以说有两个方面,一则是一旦将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赵匡胤的布局就会被打乱;二则是这个兵制已经实行了太久,已经成了老赵家的一个重疾,谁也不敢轻易动。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老赵家不愿意冒这个险,他们还是怕将领拥有了兵权之后取老赵家而代之。
对于老赵家而言,被取而代之的风险和每年交一些不痛不痒的岁币,哪一个更为划算?当然是岁币。
后来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早就看出了更戍法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桎梏,所以将更戍法变成了将兵法。
将兵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一问题,让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为什么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呢?原因就在于根本性的病症其实仍然还没有得到解决。
更可怕的是这个根本性的病症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因为老赵家和士大夫根本就不允许被踩下去的武将再一次站起来。
老赵家一直以文驭武,武将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武将和军队的地位就起不来,那么军队再强也不会强到哪去。
王安石将更戍法变成将兵法之事,也证明了老赵家能够将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而,老赵家和士大夫都不想,也不愿意这么做。
所以,他们就只能任人揉捏了,也才有了靖康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