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的社交心理特征
与2岁时相比,3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自私了,对家长的依赖也减少,这是自我识别得到强化和感到更加安全的征象。他会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而不是自己玩耍。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与他完全一样,每一个伙伴都有独特的性格。有些惹人喜欢,有些令人讨厌。你会发现他更加倾向于与一些孩子玩耍,并开始和他们发展友谊。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他会发现自己也有一些让人喜欢的特征——这种发现对他的自尊心的培养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对自己的父亲、哥哥或邻居的大男孩着迷,而女孩会模仿母亲、大姐姐或其他女孩。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间一些明显的发育和行为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例如,一般而言,学龄前男孩更具攻击性,而女孩更加文雅。然而,本阶段的许多遗传特征很容易受文化和家庭背景影响。
即使父母都在工作,并分享等同的家庭责任,孩子也会从电视、杂志、书籍、广告牌和朋友或邻居的家庭中发现家庭中传统的男女角色。例如广告会鼓励女孩玩洋娃娃、出于好心的亲属会以此为礼物相赠,成年人和其他孩子也会赞同这种行为,同时,人们会指导男孩远离洋娃娃(在学步时曾经非常喜欢),而从事更加粗糙和笨拙的游戏和运动。喜欢大打出手的女孩被称为假小子,喜欢打架的男孩叫强壮或有型。孩子赞同或反对这些说法也不会使人吃惊,并依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孩子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时,就已经可以很好地确立自己的遗传特征了。
怎样塑造受欢迎的孩子
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也容易适应新环境。然而,现在家庭中有些孩子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孩子大多爱捣乱、爱逞能、攻击性强;另一类则是性格内向型的孩子,寡言少语,不善于主动结识别人。
一些从小很有才华的孩子,就因为“不合群”,长大以后,一直“怀才不遇”,自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仅才华得不到发挥,而且一生总是“不顺”;一些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受到大家的欢迎,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也感到很快乐。
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性情乖戾、忧郁的人,人人都喜欢与快乐而热情洋溢的人在一起。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
给孩子做好榜样
喜欢模仿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是他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家长是3岁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就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交往的概念就很难形成,交往能力也就很难发展。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如:可以带孩子到社区去,让他们结识更多的人;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朋友聚会,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及时鼓励孩子的交往行为
3岁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家长对于不合群的孩子偶然表现出的良好交往行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并经常与孩子交流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使他们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树立交往的信心。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
游戏是3岁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培养孩子交往的兴趣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在角色游戏中,孩子可以扮演“医生”“教师”“售货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在游戏中必然要和“病人”“学生”“顾客”进行交往,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孩子的交往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此外,通过角色扮演,不但强化了孩子的交往意识,也会使其交往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小贴士: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
一般来说,孩子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往往由于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使交往无法继续,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不良行为,因此交往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教孩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您好”“……行吗?”“……好吗?”“可以吗?”“我们一起玩吧!”等,这些神奇的话在与人交往时很有效,其次教孩子学会等待、轮流、分享,在交往中待人热情、主动,遇到困难、矛盾试着自己解决等,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
3岁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更缺乏交往经验,为了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家长可以教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如言行要有礼貌,只有讲礼貌才会受人欢迎,小朋友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在游戏中要遵守事先定好的规则,否则就容易发生矛盾,造成不友好的气氛;要主动帮助别人,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能获得同伴的喜爱,也能获得更多的朋友,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