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癌一定要切除乳房?
发达国家保乳率在50%以上
王斌介绍,保留乳房的术式在医学发达的欧美比较常见,保乳率在50%以上,而在我们国家,即使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保乳率也不超过30%。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担心局部复发,不了解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局部手术范围扩大并不能改善预后。而医生在诊治中严格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掌握保乳的指证:对于原发病灶小于三厘米,距乳头乳晕的距离超过三厘米,没有远隔转移的患者,都建议其保乳。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无直接联系
门诊中,很多女性都会自述常感乳房疼痛,而一旦听到医生说乳腺增生,就会十分焦虑,担心会发展成癌。王斌说,成年女性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的会随着月经周期加重或者减轻。乳腺增生不是癌,只有很少的严重的乳腺增生会成为癌前期病变。
女性30岁以上每月自查乳房
王斌说,30岁以上妇女每1-2个月要自查一次乳房,最好在两次月经之间进行。可以平卧在床上,右手查左侧,左手查右侧,依次检查全部乳房区域。检查时,用食指和中指并拢的第一指节轻轻按下,反复触摸,不能抓捏,正常的乳腺组织极易抓捏成“肿块”,平按的乳腺组织呈扁平而柔软或隐现条索感,而不是包块、肿物感。也可以在洗澡时自查,对照镜子看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小坑”,乳头位置是否正常,有没有溢液。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人们与化疗、放疗相比较会有些陌生,那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依据是什么呢?乳腺癌肿瘤中,存在一种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一旦患者体内雌激素与这些受体结合,将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内分泌治疗就是通过药物治疗,阻断雌激素与这些受体的结合或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复发率和转移风险。因此,内分泌治疗的选择与否,关键在于雌激素受体是否是阳性。
子宫内膜增厚不会增加患癌风险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对于三苯氧胺的内分泌治疗存在某些偏见。她们认为,长时间服用三苯氧胺将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副作用,进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其实,三苯氧胺的内分泌治疗在预防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正作用,远远大于子宫内膜增厚的副作用。很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为了防患于未然,患者在接受三苯氧胺治疗时,如果出现阴道流血、白带有异味等情况,应该及时去妇科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也建议患者不要频繁去做妇科B超检查,一般而言,一年只需做1次~2次即可。如果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时,可暂时停药。
总之,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型的肿瘤,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相关代谢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内分泌治疗对于术后乳腺癌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比没有接受此项治疗的患者,可以相对降低复发风险达20%~30%。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时间和药物应因人而宜“内分泌治疗具体应该多少时间,一年?五年?还是终身治疗?”这是门诊患者经常问及的一个问题。需要明确的是,由于手术后1年~3年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高峰期,因此,临床上推荐内分泌治疗至少应坚持5年,部分被证实淋巴结阳性的高危人群可能需要坚持更长的时间。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品种繁多。主要有以三苯氧胺为代表的抗雌激素制剂,以弗隆、瑞宁得为代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以诺雷得为代表的卵巢抑制剂。三大类药物如何使用是许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
抗雌激素制剂和芳香化酶制剂同为口服型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一般都需要坚持至少5年,三苯氧胺可用于绝经前后的患者,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只能用于绝经后患者。当然绝经后患者也可先用三苯氧胺以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卵巢抑制剂则适用于绝经前的妇女,因为绝经前的妇女雌激素相对比较高,选用这种制剂,可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复发风险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淋巴结有转移、肿瘤分化比较差,或者年纪小于40岁的乳腺癌患者效果比较好。
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经常让人谈之色变,随着内分泌治疗的不断进步,它在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方面起着颇为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内分泌治疗的成功与否与准确的病理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及积极的随访策略密切相关,无论医生、患者还是家属都应该以积极正确的心态,认识和接受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