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玩水,等会你衣服全湿了!”结果孩子玩得更起劲,浑身都湿透了!
“好好吃饭,不要掉的满地都是!”结果孩子就是要把饭舀到桌子上,搞得满桌都是!
......
似乎你越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孩子越是想要去做。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这难道真的是“孩子不听话”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白熊实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韦格纳对17名参加测试的本科生说:“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请不要去想白熊。”结果发现,受试者越叫自己不要想白熊,就越无法控制地想起白熊。当人们试着不要去想某事时,反而会想得更厉害,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么事,孩子越想做。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总是不断地在孩子旁边提醒“不要...不可以...不准...”没想到反而帮了“倒忙”,让孩子的关注点转到错误上,一再犯错,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觉得孩子总是“不听话”。
其实,没有孩子不犯错,成长的方式那么多,从错误中学习,纠错,成长也未尝不好。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放低期待,给孩子多点耐心和鼓励,用其他的方法代替对孩子说“不”。
1.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否定性的语言不仅伤 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如试试用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给出一些建议,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比如“不要在墙上画画”可以改成“可以在纸上画画”。
2. 让孩子做选择
与其一味地对孩子说“不”,不如把后果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这种权利的下放,会唤起孩子的自尊感和责任感,让孩子感觉自己被信任,慢慢地就不会以身试险,偏要去做危险的事。
3. 该出手就出手
遇到孩子怎么说都不听,就该出手制止。比如孩子看了很久的动画片,这时与其在他耳边大声说“不可以看这么长时间”,不如说“时间到,要关电视了”,等待一会儿,如果孩子不愿意,就过去直接把电视机关掉吧。哭闹发脾气是会有的,等她冷静下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