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正好遇到了儿童文学家保冬妮老师的讲座,冬妮老师的讲座,索性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看。
保冬妮老师的讲座的主题是书籍《七星瓢虫爱吃肉》,虽然是宣传书籍,但是整个讲座氛围特别活跃。
而也是通过整个讲座,我才明白,能够有独立思考能力,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在这个讲座过程中,孩子们都听得聚精会神,然后讲到蝉的一生都在唱歌时,保冬妮老师向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蝉,是蝉爸爸唱歌还是蝉妈妈唱歌?”
很多孩子都举手想要发言,其中一个女孩说:“是蝉妈妈。”
然后保冬妮老师又问:“为什么你觉得是蝉妈妈爱唱歌呢?”
小朋友回答不上来,并且我观察到周围很多小朋友脸上也都出现了很迷茫的神色。
然后一个小男孩举了手,说:“是蝉爸爸,因为蝉妈妈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她们唱不了歌。”
保冬妮老师和周围的家长都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过了一会,保冬妮老师讲到瓢虫,就问小朋友“瓢虫是吃肉的好还是吃素的好?”
这次回答的小朋友很明显就少了,举手的几个朋友有说的“吃肉的好”也有说“吃素的好”,但是在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却全都答不上来了。
然后刚才回答上问题的小男孩再次举手回答说:“是吃素的好,因为大自然中素食最容易找到。”
他的答案是错的,但是保冬妮老师依旧很赞赏他的思维方式吗,能够从生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个讲座,让人印象深刻的,小男孩无疑是其中一个,之所以会如此,懂得知识多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个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想,敢说。
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相当难得的事情。
因为很多家长都已经习惯性的给孩子规划好人生轨迹,事事为孩子包办,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最明显的时候在孩子小时候,别人在问孩子几岁了的时候,大人都会抢在孩子面前说“我们今年3岁啦”,根本不用孩子自己去调动思维去思考。
而且在当今时代,孩子从小接触电子产品,那么孩子的大脑思维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自己不用主动思考,信息、游戏等就可以引导去孩子去思考。那么沉浸在电子产品的这个时间,就会影响孩子的大脑思维运转。
在生活中,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容易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且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法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找别人解决。
在学习中,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思维不够灵活,老师讲的知识不懂得举一反三,不知道逆向思考,同样的学习时间,吸收的知识比别人少,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比别人低。
01 家长去引导孩子
孩子既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家长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幼儿阶段,孩子正处于为什么事情都好奇的阶段,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别急着给孩子答案,而是去引导孩子去自己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当中,就是在发展孩子思考能力的时候。
即使孩子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至少在思考的过程汇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02 多提问“开放式”的问题
除了孩子主动向家长问问题,那么家长也应该去给孩子一些“难题”,去让孩子思考,曾经有一个爸爸就曾经问他的孩子,有多少种方式消灭蚊子?
这个孩子给了他很多答案,其中就包括“把蚊子放在外太空”这样的答案。
不给孩子设限制,让孩子进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是带着孩子去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这都是对孩子 养成独立思考大有裨益的。
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不仅仅是是在思维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家长允许孩子和家长的思维有不同的地方,有数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并且接受孩子对成人的合理建议等。
家长应当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位置上去交流,而不是用父母的身份向孩子施压,孩子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生活,思维在会更多元发展。
04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因为家长心中已经有有一个答案了,所以在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否定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所以家长其实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鼓励孩子,就像是开头小男孩虽然没有回答对瓢虫吃素还是吃肉,但是保冬妮老师肯定了他的思考角度。
那么这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下一次不再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