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造化弄人”,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个成语,苍白地躺在纸上。等到长大,才真正明白这个词,背后的伤痛。
援鄂医疗队的护师张静静,还是走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她出征湖北,到了疫情重灾区黄岗。
4月4日,恰值清明,她隔离期满,本来第二天就可以回家,和分别两个多月的孩子相聚。
4月5日,早上7点,在隔离酒店,她突发心跳骤停。“张静静,请一定好起来,我们在等你!”大批网友涌进评论区,但是这次,没有等来奇迹。
4月6日,晚上快7点,张静静的生命就此停滞,和孩子、丈夫,天人永隔。
她是妻子,也是母亲,更是一家的支柱
张静静的孩子才5岁,在她援鄂期间,丈夫曾写信提到:“孩子目前还小,在老家虽偶有因想念妈妈而哭闹,但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孩子慢慢肯定会理解您,并为有这样伟大的妈妈而骄傲。”
不知道在抢救的36个小时里,她的孩子,有没有去看她最后一眼?
而这个孩子刚满6个月,张静静的丈夫就远赴西非塞拉利昂,参与援非工作。4年多来,可以说是张静静撑起了这个小家,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里的老小。
在“大家”有难时,张静静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站到了抗疫一线。
“2020年1月25号注定成为我们人生中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那天你留下一句话:国家困难面前总得有人站出来。面对前方未知的风险,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踏上了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征程。”
这是在援鄂期间,张静静丈夫写给她的信,信上丈夫的骄傲也满溢而出:“远在大洋彼岸的我,虽有万分的担心与不舍,但更多的是为自己拥有如此大爱的妻子而自豪!”
他祈盼着妻子,“在消灭疫情的道路上,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早日平安归来!”,并且打算带着妻子和孩子去补拍婚纱照,然而,他和孩子都等不到了。
因为疫情,西非塞拉利昂停航,在张静静抢救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丈夫只能一边请求回国的机会,一边用文字祈祷奇迹的出现:“抓紧醒过来吧!雅雅不能没有你,我也不能没有你,我们大家庭也不能没有你!”
看到这样的文字,忍不住潸然泪下。
也更心疼她的孩子,在为这样伟大的妈妈骄傲的同时,要如何接受妈妈已经离去的事实?
做好孩子的死亡教育
正好刚刚过去的“清明”,也是怀念逝者的祭祀的节日,对成人来说理所当然,但如何和孩子解释“死”或祭祀这些话题呢?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死”是很让人忌讳的一个词。
很多家长宁愿用“睡着了”、“离开了”、“飞走了”来形容,也不愿意把“死”字说出口。
但是,跟孩子说,妈妈睡着了,妈妈去其他地方了,对孩子来说就是好的吗?他是否会把睡觉、分离和“死”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入睡、分离和飞行恐惧中呢?他是否会在日复一日的焦急、思念和等待中失望、恐惧、绝望,甚至会担心其他人像妈妈一样突然就消失了?
特别是对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父亲或母亲的离世,对他们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死亡,或者死亡的永恒性。刚开始,孩子会抗议父亲母亲不见了,希望他们能回来,甚至幻想已经去世的父亲母亲会出现在熟悉的地方和自己玩儿;等他们意识到,父亲母亲真的离开了,就会陷入绝望,这种表现可能是婴儿的大哭、不吃,幼儿的哭闹、易怒、不配合,和儿童的不言不语、精神恍惚。
虽然最终,孩子会从这种绝望的情绪走出,但却不代表,伤害已经消失。
所以希望张静静的丈夫和家人,化悲痛为力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爱、安抚和信任——
1.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太过悲伤,这样会让孩子的绝望情绪更加强烈。
2.尽量维持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喜爱和信任的家人、或幼儿园的老师、同学来陪ta;也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协调一下,让孩子的爸爸早点儿回国,给予孩子更多的有效陪伴。
3.给孩子正确的死亡教育,尽可能简单和真实,比如:
“每个生命都会死,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小兔子、小狗,还是一棵草、一棵树……”;
“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我们可以记住她,她也会希望你开开心心的……”;
“她死了是因为生病了,这和你没有关系……”
孩子的世界天马行空,他们可能以为死了可以再回来,可能以为是自己做了错事对方才会死。不管孩子怎么以为,重视他的每一点担忧和疑虑,不哄不骗,用很多很多的爱,才能陪伴他们走出伤痛。
4.咨询儿科或心理医生。专业人士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既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也可以预判之后孩子可能出现的感受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也应该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就跟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是跟他们正式地说再见一样;与其让孩子在等不到的期待中绝望,还不如在他们懵懂的时候引入正确的、清晰的死亡概念,明确地告诉ta:妈妈不会再回来了。
但是,虽然你看不到妈妈,也不能再和妈妈说话、抱抱、亲亲了,但是妈妈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保护你的。
最后,希望社会能给张静静的家人更多的关怀。
向张静静护士致敬!请您一路走好!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我,育儿路上,少走弯路,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