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爸爸妈妈是最好的早教老师,10件事,宝宝聪...

最近有一位妈妈很沮丧地对我说,她带8个月大的宝宝早教中心,在短暂地上厕所并快速返回的瞬间,她听见一位年轻的老师逗宝宝:“你妈妈走了!”后来,听说那老师只有普通中专水平,没有教育背景,负责色彩刺激方面的早教课程……

经常也有一些妈妈问,让宝宝早教是否有必要,也有一些爸妈对早教存在很多困惑,例如“早教必须大人陪同参与,在家不是一样吗”;例如也有一些爸妈说“老师让宝宝进行的活动,不就是平时爸妈与孩子互动的事项吗”……

记得有这么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人问达尔文,他问,“我的宝宝才3个月大,这么小进行早教是否太早了?”达尔文说:“你已经晚了三个月了”。当然,“早教”,其实不等于“早教班”,一切亲子互动和引导都是早教

有一项来自密歇根的研究,研究者把一群幼儿任意分成A,B两组,并且进行智商、语言等方面的测试,两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接着,A组孩子接受了早期教育相关的项目培训,B组没有。一段时间后,两组孩子再次进行智商和语言方面的测试,结果发现,A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异于B组孩子,读写能力也表现得更好。

为什么?小朋友早期的成长,就是一个大脑“裁剪”的过程,经常被刺激的大脑会更发达,缺乏刺激的大脑会停滞发展。很多研究者把孩子们生命初期的几年,视为神经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从事的游戏和活动,将决定孩子大脑突触的连结,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开展,以及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学习。

早教不一定要找老师,父母其实是孩子最佳的早教老师

很多早教班都需要父母陪同,或参与到宝宝早教活动中,因为在很多早教活动中,陌生人几乎不能取代。这也说明了,父母才是宝宝早教中的关键角色。所以,如果你“有米又有闲”(有钱又有时间),可以寻找专业的早教老师,如果经济不允许却又重视宝宝的成长,完全可以自己来。

从出生后,爸爸妈妈开始陪宝宝做十件事,宝宝未来会更聪明:

1、与宝宝肌肤接触

除了摸摸宝宝的小脸蛋,爸爸和妈妈还可以经常抱着宝宝蹭蹭小脸,亲吻宝宝的小脸颊。另外,抚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与宝宝肌肤接触的方式。抚触的操作手法也简单,网上有很多视频教程,父母们很容易就学会。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手上涂抹一些润肤油就可以给宝宝进行抚触。抚触不仅能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加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促进亲子的亲密交流,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护和关怀。

2、给宝宝阅读

有些父母曾经问我几岁才可以给宝宝阅读,其实给宝宝阅读刺激是越早越好的。从胎儿在妈妈子宫中获得听的能力后,他们就已经接受外界的声音刺激了。如果产后妈妈身体康复不错,空闲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轻声朗读一些书籍,优美的散文和诗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一位名叫Dana Suskind的儿童发展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早期的阅读刺激,不仅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词汇丰富程度,还将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能力和创造力等。

3、给宝宝唱歌

宝宝换纸尿片时、陪宝宝躺床上无聊时、给宝宝喂食时……妈妈都可以给宝宝唱歌。美国科学院PNAS杂志有研究发现,妈妈的声音能更强烈、更广泛地刺激宝宝大脑多个脑区的发育。除此之外,歌曲的韵律还能给宝宝带来美感,影响宝宝的气质。童谣、儿歌、经典歌曲、现代歌曲,抑或只是随意哼唱的小旋律,都是宝宝很好的磨耳声音。

4、与宝宝亲子运动

妈妈抱宝宝舞蹈、做体操、做瑜伽……都是不错的亲子运动方式。宝宝看着妈妈在动,自然也会手舞足蹈,增加肢体的活动;当宝宝们会爬行后,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宝宝旁边匍匐或爬行;宝宝稍大后,爸妈还可以带他们到公园奔跑;也可以陪宝宝进行亲子游泳。亲子运动,除了让宝宝感觉有爸妈的陪伴外,宝宝还能以运动的方式活络大脑,刺激大脑多方面的感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5、带宝宝接触大自然

翠绿的树木、鲜艳绽放的花朵、透亮而流动的河水、啾啾的鸟鸣、细腻的沙子,吸引宝宝注意力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感官的刺激。大自然的吸引,被心理学者们称为“非自主性注意力”,既能给孩子大脑补充活力,又能改善大脑功能,孩子未来也更容易获得专注力。

6、让宝宝开心玩水

没有宝宝不爱玩水的。当一个宝宝会爬行或会走路时,你很难避免他/她不会溜进厨房、洗手间玩水,他们或许把小手伸进水桶里倒腾,或许模仿大人打开水龙头,任凭水流进衣袖,或直接洒水淋头……在与水的亲密接触中,宝宝们很享受,这也是宝宝身体触觉的发展过程,很多宝宝能从中感觉到,水是凉凉的、清爽的。

7、允许宝宝捣蛋

宝宝8,9个月大,父母们就会发现,宝宝开始捣蛋了,他们或许会手抓蜡笔在地板、沙发肆意涂抹,或许会把妈妈的书撕成垃圾堆,又或许会把爸爸在茶几上留下的烟灰塞进嘴巴里咀嚼……在这阶段,爸妈们可以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基础上,允许他们“捣蛋”,因为这不仅是宝宝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过程,也是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表现。如果大人随意阻挠,会妨碍了宝宝在这方面的发展。

8、允许宝宝抓食

养育过宝宝的爸妈们都知道,当我们让宝宝坐在饭桌前,或把一碗诱人的食物放到宝宝面前,他们常常会一伸手就抓捏,当食物的气味吸引他们时,他们还会把食物往嘴里放,甚至也会往身上、头上涂抹。很多大人常常在这样的场景面前很抓狂,觉得宝宝不仅浪费食物,还不卫生,增加了家务的负担。其实抓食是宝宝独立能力发展的初步表现,当宝宝们通过多次试错,再加上爸妈的正确指导,慢慢地宝宝们就学会了自己吃饭。所以,父母们可以适当允许宝宝在尝试独立吃饭时出现的抓食行为,不过要避免宝宝被烫伤。

9、允许宝宝光脚走路

我们常见很多宝宝在大冬天不爱穿鞋,也不爱穿袜子,而是光脚在冰凉的地板上蹦跶和奔跑。很多妈妈说,夏天还好,可宝宝冬天光脚走路实在让人担忧。可是,妈妈们或许不知道,宝宝光脚走路有很多好处。当宝宝的脚板接触地面,有助于刺激宝宝的脚底,提高宝宝的触觉灵敏度,还有助于宝宝肢体活动与大脑运作的协调,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所以,在干燥平整的地板上,大人可以允许宝宝经常光脚走路。

10、和宝宝对话

很多由寡言老人照顾的小朋友,或爸妈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孩子,他们的语言能力常常会比同龄孩子差一些,这归咎于宝宝从小缺乏与大人的语言互动。所以,宝宝出生后,爸妈们就要养成与孩子“对话”的习惯,一开始,大人可能只是单方面地对宝宝输入语言,但宝宝们有在听,他们也常常以表情、肢体动作回应。这样与大人有“对话”习惯的宝宝往往说话也会比较早。

心理学家们常常发现,即使5个月大的婴儿在听大人对他们说话时,大脑已经有回应。0岁至3岁间,如果大人与宝宝“对话”频繁,会直接促进宝宝语言单词量的发展,最终积极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

所以,宝宝们最好的早教来自父母。没有哪个陌生人,能像爸爸妈妈那样,对孩子影响深远,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吃饭睡觉,甚至是性格和智力……

关键字:早教方法、大脑成长、育儿方法、亲子互动、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早教  早教词条  爸爸  爸爸词条  妈妈  妈妈词条  老师  老师词条  宝宝  宝宝词条  
亲子

 女儿像爸爸还是妈妈 不能妄下断言

女儿像爸爸还是妈妈民间一直流传着“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的说法,但其实是没有绝对的说法,不是女儿一定像爸爸,儿子一定像妈妈。而且这种所谓的“像”,从性格、长相...(展开)

亲子

 ​四大妙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儿童做事往往只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对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他们可能想也没想过。但责任感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父母的指导,孩子是很难懂得这点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