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大夫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在治疗腹泻时都不注意要忌奶或至少要减少一半的奶量。直接导致疗效不好。为什么呢?我从以下几点来解释:
1.我们先说母乳:
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含有百分之五十的脂肪,丰富的钙和磷,免疫球蛋白,还有寡糖和比非得因子可以抑制肠道病菌增生和帮助消化。母乳中的糖份是母乳低聚糖,又称乳糖,由超过150多种不同的寡糖组成的复合糖。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为哺乳动物特有的糖。当腹泻时,人体肠粘膜处于水肿状态,就不能正常分泌消化酶,消化酶缺乏,消化酶中包含乳糖酶,乳糖酶分泌不足,还摄入那么多母乳,则乳糖就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酵解产气,加重腹泻和患儿不适,使肠粘膜得不到休息,消化酶分泌更不足则腹泻更难愈。
2.消化酶:消化酶是参与消化的酶的总称。消化酶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分解成人体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所有的消化酶都是专一的,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所以消化酶有很多种。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都会引起暂时性肠道消化酶缺乏。使奶蛋白,脂肪,奶乳糖等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被消化分解。所以母乳、肉、蛋、奶等食物都要禁食或控制摄入量。以利肠道能充分休息,促进肠粘膜恢复,以分泌消化酶。
3.腹泻患儿母乳尽量不吃,那么奶粉呢?
国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规定:“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并且0—6月阶段的奶粉不能添加蔗糖。目前一段奶粉普遍都做了全乳糖配方,但二段以上奶粉,差不多有一半都有添加糖。也就是说不管几段的奶粉,乳糖都是主要的成分,二段以上的大部分还有添加糖。有关资料显示,奶粉中可能含十种糖:乳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棉子糖、异构化乳糖、蔗糖、玉米糖浆、麦芽糊精。这些糖中,除低聚果糖、多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属于单糖,可不经消化直接被机体吸收外,其它都属于双糖都要靠相应的消化酶来分解成单糖后才能吸收。也就是说腹泻患儿食用奶粉一样的不易消化。
4.那为什么谷类可以呢?
谷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荞麦等。谷类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平均高达70%左右,其中大米和面粉中含量较其他谷类高。可达75%以上。谷类除淀粉以外,还含有一定的糖(果糖和葡萄糖),而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可直接吸收。而消化淀粉的淀粉酶不是肠道分泌的,而主要是胰腺,所以腹泻患儿可以吃谷类。其中的淀粉比较好消化。
常见误区
不可见泻止泻。很多家长一看宝宝拉肚子,就赶紧用止泻药,这是错误的,如果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腹泻,过早吃止泻药只会闭门留寇,表面上大便次数减少了,但细菌病毒会在肠道快速滋生繁殖,继发高热。我曾看过一个病毒性肠炎的孩子,腹泻一天十来次,来外贴一次,第二天腹泻五六次,我已经解释很清楚,病毒性肠炎不可着急止泻,孩子病毒性肠炎中医症候属湿热泻,通过经络外贴调整孩子肠道湿热环境,病毒就无法生存自己就可死亡而康复。但是孩子爷爷着急,期望的是一次就好,带孩子去某地的一位老医生那说是吃的药面,一次就不拉了,结果夜里高烧40度不退,孩子烦躁不安,去医院输液三天仍然高烧不退,也不拉大便,医生又灌肠导泻才慢慢退烧。这样的例子不少。
很多人看到大便化验里有白细胞就认为是有炎症就给孩子吃头孢,结果很多孩子腹泻更厉害了。其实,腹泻较重的孩子或腹泻时间久的孩子,肠粘膜水肿,细胞间隙增大也会有白细胞甚至红细胞漏出,不一定就是有炎症。这时候建议根据中医辩证论治,辨别症候,寒湿泄温中散寒健脾,湿热泻清热化湿,等等,调理紊乱失常的内环境,同时注意饮食护理,腹泻多可很快康复。
饮食注意:
1.腹泻患儿不要吃红薯、土豆、白萝卜、南瓜、黄豆等,这些食物容易产气发酵。可以吃些芋头,但不要太多。宝宝吃时要做的烂一些。可以将芋头放粥里熬煮。
2.可将苹果切成小丁,在小锅加少量水熬半小时左右,直到水发黄偏粘稠即可。这样便含有鞣酸蛋白了,可保护肠粘膜促进肠粘膜修复。
3.可将大米或小米炒至焦黄,然后加水熬,即熬制焦米汤。有较好的健脾燥湿作用。对消化不良型腹泻尤其是脾虚,伤食引起的腹泻是个很好的食疗辅助方法。不适用于痢疾等湿热泻。
采用任何的治疗方式,忌奶或控制奶量是快速康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