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育孩子,伤透了脑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乖最听话的。孩子的性格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离不开父母的管教。
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就想孩子过得快乐幸福,什么都依着孩子,可不知,这样的行为容易使孩子被溺爱,形成不好的人格。孩子的性格一旦成型,就不再好改了,甚至成为白眼狼,让父母精神受尽折磨。你知道你在哪些方面的做法有问题吗?
1、百依百顺
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也想办法弄下来。舍不得受一点苦,受一点累,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享受惯了拿来主义,只会一味的索取。
可可的妈妈经常向我吐槽,说自己孩子可可,大了不好管了,说也说不听,打也打不听。原来,可可从小就是奶奶带的,奶奶比较溺爱她,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舍不得委屈孩子。什么事都帮她做完了,怕累着孩子了。
父母看着奶奶那么用心的照顾孩子,对孩子那么好,也就默认了奶奶的做法。现在带在身边上小学了,她依然看见别人有什么,她就要要什么。家长犯难了,这怎么得了,以前几块钱的东西都能满足,现在动不动就是上百上千块钱。
没有满足可可的要求,可可就各种威胁他们,甚至还离家出走。可可妈现在非常后悔对她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教育方式。
2、纵容孩子
孩子小模仿力强,有一样学一样,家长看孩子这样的表现,一般都觉得孩子聪明、可爱。孩子不能分别事情好坏,只照着做,看到家长高兴,他会更卖力的模仿。
比如小孩子打人,样子可能觉得孩子是自我保护,这样就没有其他孩子敢欺负他了。有的朋友孩子还是试探孩子,问他敢不敢打爸爸,敢不敢叫爸爸名字,孩子为了得到表扬,为证明自己的胆量,很可能就去打爸爸了。
有人鼓励,他会更认真。逗孩子可以,但别把孩子带沟里去了。父母发现这样了行为要及时制止。给孩子讲明道理,知道事情的好坏,从根本上让孩子知道原因,教会孩子明辨是非。
否则长大了,孩子经常给你找麻烦,但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永远是孩子。
3、特殊对待
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孩子,快来,这是专门给你留的。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自己也很高兴。那是家长对孩子的爱,即使父母自己很节约,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是对孩子的特殊照顾。
看似没什么问题的爱,但会让孩子认为每个人都过得像他那么好,要什么有什么,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啥了勤俭节约思想。一旦受到点挫折,就容易放弃。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懂事、有修养、有作为的人背道而驰,何不多让他感受生活的不易,感受工作的辛苦,锻炼他的意?
4、包办主义
很多家长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受到了半点委屈,甚至进行承包制,只要孩子认真学习,有好的成绩就行,其他都由家长完成。这类实际案例也有很多,曾经报道过这样的新闻。
说一个学生到大学了都是妈妈照顾他,结果妈妈出了意外,不能再照顾他了。然而,他自己不能独立生活,除了学习,意外的什么事都做不了,承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就跳楼了。
孩子最后都会长大,最终也要独立生活,包括工作、结婚、生子。父母帮他做完了,而他还什么都不会,父母年老了,不能动了,他们不能独立生活,谁再去照顾他?
对孩子的爱要适当,要从小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能够独立生活。有句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谁不希望自己将来有出息、有作为?谁不希望自己的还孝顺呢?